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苦瓜叶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

药材名称苦瓜叶

拼音Kǔ Guā Yè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苦瓜叶片,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

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喷瓜素为峻烈的水性致泻剂(α-异构体无此作用),不溶于水,微溶于醇,味甚苦,曾用于肾炎病人以消除水肿,但剂量不能过大,应用次数不能太多。

功能主治治胃痛,痢疾,疔疮肿毒。

①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治胃痛,下痢,驱虫。"

②《陆川本草》:"治小儿胎毒。"

③《四川中药志》:"外涂或外洗红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用);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疔毒痛不可忍:苦瓜叶晒干研末,酒送服三钱。(《泉州本草》)

②治热毒疮肿:苦瓜叶捣绞汁抹患处。(《泉州本草》)

③治杨霉疮:苦瓜叶为末,无灰酒下。(《滇南本草》)

④治狗咬:苦瓜叶捣敷。(《陆川本草》)

⑤治鹅掌风:先用苦瓜叶煎汤洗,后以米糠油涂之。(《福州台江验方汇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瓜叶

药材名称苦瓜叶

拼音Kǔ Guā Yè

英文名Leaf of Balsampear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Roem, Luffa acutangula (L.)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细柔毛,卷须不分枝。叶大,肾状圆形,长宽各约5-12cm,通常5-7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基部收缩,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近于光滑或有毛;叶柄长3-6cm。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有柄,长5-15cm,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肾状圆心形,宽5-15mm,全缘;萼钟形,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长4-6mm;花冠黄色,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cm,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3,贴生于萼筒喉部。雌花单生,有柄,长5-10cm,基部有苞片;子房纺锤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细长,柱头3枚,胚珠多数。果实长椭圆形,卵形或两端均狭窄,长8-30cm,全体具钝圆不整齐的瘤状突起,成熟时橘黄色,自顶端3瓣开裂。种子椭圆形,扁平,长10-15mm,两端均具角状齿,两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条纹,包于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Momordicine)。

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Elaterin),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喷瓜素为峻烈的水性致泻剂(α-异构体无此作用),不溶于水,微溶于醇,味甚苦,曾用于肾炎病人以消除水肿,但剂量不能过大,应用次数不能太多。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痈肿毒;梅毒;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成捣汁涂。

各家论述1.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治胃痛,下痢,驱虫。

2.《陆川本草》:治小儿胎毒。

3.《四川中药志》:外涂或外洗红肿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尾伸筋草

    药材名称马尾伸筋草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马尾青青草、飞龙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马尾伸筋草Lycopodium fargesii Her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中药大辞典》:雉药材名称雉拼音Zhì别名华虫(《尚书》),疏趾(《礼记》),野鸡(《广雅》),雄鸡(《日华子本草》),环颈雉(《脊椎动物分类学》),山鸡、项田野鸡(《中国动物图谱·

  • 葛上亭长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上亭长药材名称葛上亭长拼音Gě Shànɡ Tínɡ Zhǎnɡ别名毛角豆芫菁来源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毛角豆芫菁Epicauta hirticornis Haa

  • 通草

    《中国药典》:通草药材名称通草拼音Tōnɡ Cǎo英文名MEDULLA TETRAPANACIS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 乌棒子

    药材名称乌棒子拼音Wū Bànɡ Zi别名水黄杨木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 et Wils.,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鳟鱼

    《中药大辞典》:鳟鱼药材名称鳟鱼拼音Zūn Yú别名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原形态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

  • 白苏叶

    《中药大辞典》:白苏叶药材名称白苏叶拼音Bái Sū Yè别名荏叶(《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化

  • 假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木豆药材名称假木豆拼音Jiǎ Mù Dòu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来源豆科假木豆Desmodium triangulare (Retz.)Merr.[Dendrol

  • 小巢菜

    《中药大辞典》:小巢菜药材名称小巢菜拼音Xiǎo Cháo Cài别名翘摇(《本草拾遗》),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纲目》),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

  • 棉花藤

    药材名称棉花藤拼音Mián Huā Ténɡ别名山木通、木通、川本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钝齿女萎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piifolia DC.var obtusi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