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艾

苦艾

药材名称苦艾

拼音Kǔ ài

英文名Common Wormwood

别名苦蒿、啤酒蒿

出处始载于《生药学》。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中亚苦蒿的叶和花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bsinth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前割取花枝或采叶,晒干。

原形态中亚苦蒿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主根单一,垂直,稍木质化,径达3cm。根状茎稍粗短,垂直。茎单一或2-3个,直立,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部斜上分枝。茎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长卵形或卵形,长8-12cm,宽7-9cm,叶柄长6-12cm,中部叶长卵开或卵形,二回羽状全裂,长6-9cm,宽3-7cm;叶柄长2-6cm;上部叶羽状全裂或5全裂,长4-6cm,宽2-4cm,近无柄;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下垂,于茎端或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中、外层总苞片有白色柔毛,内层者的膜质,几无毛;花序托密生白毛;雌花1层,15-25朵,花冠狭圆锥状,花冠桅部有2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长两性花4-6层,30-90朵,花冠管状,花药披针形,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柱头有睫毛。瘦果长圆形,先端微有不对称的冠状边缘。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山坡、草原、林缘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我国南京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有洋艾双内酯(artenolide)[1],帕氏万带兰素(parishin)B、C[2],-1[(E)-8-异丙基-1,5-二甲基-4,8-壬二烯]-4-甲基-2,3-二氧-双环[2,2,2]-5-辛烯

药理作用洋艾所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侧柏酮,能科生与樟脑相似的中枢兴奋作用。若猫或兔静脉主射洋艾油0.03-0.06ml,能引起知觉消失和惊劂等症状[1]。

洋艾乙醇提取物中得到的24ξ-乙基胆甾-7,22-二烯-3ξ-醇,对酵母菌所致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肯未观察到明显毒性[2]。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驱蛔;健胃。主关节肿痛;湿疹瘙痒;疖肿疮毒;蛔虫病;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和花枝;味苦,性寒,有毒。有清热燥湿,健胃的功能。用于增进食欲,开胃助消化。口服苦艾素 ansumin 能降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炎症程度,且能促进胃壁的再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蚂蚁

    药材名称黑蚂蚁拼音Hēi Má Y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蚁科昆虫黑蚁的全虫。原形态黑蚁(《五行记》)工蚁体长约1s毫米。体漆黑色,平滑有光泽。头圆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单眼3个,品字

  • 旋花根

    《中药大辞典》:旋花根药材名称旋花根拼音Xuán Huā Gēn别名筋根(《本经》),续筋根(《本草图经》),旋蒚草根(《救急方》)。出处《本经》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根。3月或9月采,晒

  • 昆明鸡脚黄连

    药材名称昆明鸡脚黄连拼音Kūn Mínɡ Jī Jiǎo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脚刺、三棵针(《云南中草药》),鸡脚黄连(《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

  • 香艾

    药材名称香艾拼音Xiānɡ ài别名山风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馥芳艾纳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aromatica DC.[Erigeron cochinense Spreng.

  • 水黾

    《中药大辞典》:水黾药材名称水黾拼音Shuǐ Miǎn别名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水和尚,水豆油(蔡邦华《昆虫分类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

  • 樱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药材名称樱桃拼音Yīnɡ Táo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性味核:辛

  • 五托莲

    药材名称五托莲别名毛不出林、细小紫金牛、九节龙来源紫金牛科五托莲Ardisia pusilla A. 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鸭舌鱼鳖

    药材名称鸭舌鱼鳖拼音Yā Shé Yú Biē别名苍条鱼鳖、卧龙草、马牙齿、三百棒、石豇豆、回阳生、金扁担、金挖耳、手指背、石菜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ig

  • 肥猪苗

    《中药大辞典》:肥猪苗药材名称肥猪苗拼音Féi Zhū Miáo别名黄菊莲(《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儿根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

  • 五倍子内虫

    药材名称五倍子内虫拼音Wǔ Bèi Zǐ Nèi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