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莲子

莲子

《中国药典》:莲子

药材名称莲子

拼音Lián Zǐ

英文名SEMEN NELUMBINIS

别名莲肉、莲米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成熟种子。除去莲心者称莲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8cm,直径0.8~1.4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无臭,味甘、微涩;莲子心味苦。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类三角形,有的具小尖突,直径4~25μm,脐点少数可见,裂缝状或点状;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色素层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呈类长方形、类长多角形或类圆形,有的可见草酸钙簇晶。子叶细胞呈长圆形,壁稍厚,有的作连珠状,隐约可见纹孔域。可见螺纹和环纹导管。

(2)取本品粉末少许,加适量水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呈蓝紫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紫色复现。

(3)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ml,浸泡,滤过,滤液置试管中,加α-萘酚试液数滴,摇匀,沿管壁缓缓滴加硫酸1ml,两液接界处出现紫色环。

(4)取本品粗粉5g,加氯仿30ml,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莲子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丙酮(7: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略浸,润透,切开,去心,干燥。

性味甘、涩,平。

归经归脾、肾、心经。

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6~15g。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莲子

药材名称莲子

拼音Lián Zǐ

别名藕实、水芝丹(《本经》),莲实(《尔雅》郭璞注),泽芝(《纲目》),莲蓬子(《山西中药志》)。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睡莲科植物果实种子。秋末、冬初割取莲房,取出果实,晒干;或收集坠入水中、沉于淤泥内的果实,洗净、晒干。或除去果壳后晒干。经霜老熟而带有灰黑色果壳的称为"石莲子";除去果壳的种子称为"莲肉"。

原形态莲(《别录》),又名:荷(《诗经》),芙渠(《尔雅》),芙蓉、水芝(崔豹《古今注》)。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肥厚横走,外皮黄白色,节部缢缩,生有鳞叶与不定根,节间膨大,内白色,中空而有许多条纵行的管。叶片圆盾形,高出水面,直径30~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暗绿色,光滑,具白粉,下面淡绿色: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圆柱形,中空,高达1~2米,表面散生刺毛。花梗与叶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单一,顶生,直径12~23厘米,粉红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或5,绿色,小形,早落;花瓣多数,长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多数,早落,花药线形,黄色,药隔先端成一棒状附属物,花丝细长,着生于花托下;心皮多数,埋藏于花托内,花托倒圆锥形,顶部平,有小孔20~30个,每个小孔内有1椭圆形子房,花柱很短,果期时花托逐渐增大,内堡海绵状,俗称"莲蓬",长宽均5~10厘米。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果皮坚硬、革质;内有种子1枚,俗称"莲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自生或栽培于池塘内。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以湖南产品最佳,福建产量最大。此外,山东、安徽、山西、河南、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陕西等地亦产。

性状①石莲子(《别录》)

又名:甜石莲、壳莲子、带皮莲子。呈卵圆形成椭圆形,两头略尖,长1.5~2厘米,直径0.8~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被灰白色粉霜,除去后略有光泽,可见密生的浅色小点;顶端有小圆孔,基部有短果柄,果柄旁有圆形棕色小突起。质坚硬,不易破开;果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红棕色。内种子一颗,即莲肉。气无,味涩檄甘。以色黑、饱满、质重坚硬者力佳。

②莲肉(《纲目》)

又名:石莲肉(《局方》)。呈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0.7~1.2厘米。外皮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纹,紧贴于种仁上,不易剥离;一端有深红棕色的乳状突起,多有裂口。有的种子已除去外皮,其表面呈黄白色,种仁2片,肥厚,质坚硬,有扮性,中央有大形空隙,内有绿色的胚芽(莲心)。气无,味甘淡微涩。以个大、饱满、整齐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多量的淀粉和棉子糖,蛋白质16.6%,脂肪2.0%,碳水化物62%,钙0.089%,磷0.285%,铁0.0064%。

子荚含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氧化黄心树宁碱和N-去甲亚美罂粟碱。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能力。

炮制拣尽杂质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将石莲子置锅内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

性味甘涩,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本草蒙筌》:"味甘涩,气平寒,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凉,无毒。"

④《随息居饮食谱》:"鲜者甘平,干者甘温。"

归经入心,脾、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胃、膀胱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兼入手少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肝、肾四脏。"

功能主治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

①《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②盂诜:"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

③《本草拾遗》:"令发黑,不老。"

④《食医心镜》:"止渴,去热。"

⑤《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⑥《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

⑦《滇南本草》:"清心解热。"

⑧《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⑨《本草备要》:"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

⑩《随息居饮食谱》:"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注意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生则胀人腹,中薏令人吐,食当去之。"

②《纲目》:"得茯苓山药白术枸杞子良。"

③《本草备要》:"大便燥者勿服。"

④《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疸、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复方①治久痢不止:老莲子二两(去心),为末,每服一钱,陈米汤调下。(《世医得效方》)

②治下痢饮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鲜莲肉一两,黄连五钱,人参五钱。水煎浓,细细与呷。(《本草经疏》)

③治噤口痢:石莲不以多少,不炒,剥去壳,将肉并心,碾为细末。铡艮二钱,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④治心火上炎,湿热下盛,小便涩赤,淋浊崩带,遗精等证: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七钱半。上锉散。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空心食前服。(《局方》清心莲子饮)

⑤治心经虚热,小便亦浊:石莲肉(连心)六两,炙甘草一两。细末。每服二钱,灯心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莲子六一汤)

⑥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清米饮调下。(《奇效良方》莲肉散)

⑦补虚益损:莲实(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猪肚内,用水煮熟,取出焙干。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温酒送下。(《医学发明》水芝丸)

⑧治病后胃弱,不消水谷:莲肉、粳米各炒四两,茯苓二两。共为末,砂糖调和。每用两许,白汤送下。(《士材三书》莲肉糕)

⑨治翻胃:石莲肉,为末,入些豆蔻末,米汤乘热调服。(《仁斋直指方》莲子散)

⑩治产后胃寒咳逆,呕吐不食,或腹作胀:石莲肉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姜汤或米饮调下,日三服。(《妇人良方》石莲散)

各家论述①《纲目》:"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此其权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②《本经逢原》:"石莲子,本莲实老于莲房,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为热毒噤口痢之专药。……补助脾阴而涤除热毒,然必兼人参之大力开提胃气,方始克应。若痢久胃气虚寒,口噤不能食,则为戈戟也。"

③《玉楸药解》:"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④《医林纂要》:"莲子,去心连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煮食仅治脾泄、久痢、厚肠胃,而交心肾之功减矣。更去皮,则无涩味,其功止于补脾而已。"

⑤《重庆堂随笔》:"莲子,交心肾,不可去心,然能滞气。"

⑥《王氏医案》:"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若反胃由于胃虚,而气冲不纳者.但日以干莲子细嚼而咽之,胜于他药多矣。凡胃气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症噤口,热邪伤其胃中清和之气,故以黄连苦泄其邪,即仗莲子甘镇其胃。今肆中石莲皆伪,味苦反能伤胃,切不可用。惟鲜莲子煎之,清香不浑,镇胃之功独胜,如无鲜莲,干莲亦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莲子

药材名称莲子

拼音Lián Zǐ

英文名Lotus Seed

别名的、薂、藕实、水芝丹、莲实、泽芝、莲蓬子、莲肉。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e Gaertn.

采收和储藏:9-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剪下莲蓬,剥出果实,趁鲜用快刀划开,剥去壳皮,晒干。

原形态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土温达10℃以上时。种藕顶芽开始萌发,气温达15℃以上时,茎叶生长,20-30℃最适宜茎叶生长和开花结果,25-35℃最适结藕,当气温下降至15℃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对水位要求:生长初期5-10cm最适,生长盛期20-30cm,水位最高不宜淹没立叶。栽培技术 以支藕、子藕作种,选土壤肥沃、保水保肥的水田。种藕一般要2节,每穴栽子藕2支或亲藕、子藕1支。每1hm2栽 7500-12000支,栽时按藕形开沟,将藕横放,顶芽向下倾斜。盖泥平沟,压紧防止浮起。

田间管理除草,及时摘除枯黄浮叶。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在主茎长出1-2片叶时追肥1次,每 1hm2施粪肥15000-22500kg或氮肥225kg左右,以促进立叶生长和分枝。病虫害防治长腿水叶甲,用 40%乙敌粉每1hm230kg,拌细土375kg,施入田面,放入浅水后耕火土中。莲窄摇蚊,幼虫期喷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莲藕黑斑病、莲藕揭斑病,发病开始用5O%多菌灵500倍加0.3 %洗衣粉喷雾;及时清除病叶。

性状性状鉴别种子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7cm,直径0.8-1.5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先端中央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常有裂口,其周围及下方略下陷。种皮菲薄,紧贴子叶,不易剥离。质硬,破开后可见黄白色肥厚子叶2枚,中心凹入成槽形,具绿色莲子心。气无,味甘、涩,莲子心极苦。以个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①淀粉粒众多,单粒椭圆形、广卵圆形或蚌壳形,长5-21μm,直径5-13μm,脐点缝状,层纹不明显。②子叶薄壁细胞壁做呈链珠状,隐约可见纹孔域,纹孔类三角形或稍延长,排列紧密。③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气孔保卫细胞新月形,细胞现网格样纹理,副卫细胞4-7。④胚根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墨菲薄,有的含脂肪油滴。

化学成分含碳水化合物(62%),蛋白质(6.6%),脂肪(2.0%),钙( 0.089 %),磷( 0.285%),铁( 0.0064%)。脂肪中脂肪酸组成: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0.04%,棕榈酸(palmiticacid)17.32%,油酸(oleic acid)21.91%,亚油酸(linoleicacid)54.17%,亚麻酸(linolenic acid)6.19%。果实含和乌胺(higenamine)。果皮含荷叶碱(nuciferine),原荷叶碱(nornciferine),氧黄心树宁碱(Oxoushinsunine)和 N-去甲亚美罂粟碱(N-norarmepavine)。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1g,加对70%乙醇10ml,冷浸 4h,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棉子糖加 75%乙醇溶解,作对照品。吸取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冰酪酸-水(4:1:5),展开2次,喷以a-萘酚硫酸液,10℃加热显色,供试品包潜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炮制拣尽杂质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将石莲子置锅内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

性味甘;涩;平

归经心;脾;肾;胃;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主脾虚久泻;泻久痢;肾虚遗精;滑泄;小便不禁;妇人崩漏带下;心神不宁;惊悸;不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注意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1.《本草拾遗》:生则胀人腹,中薏令人吐,食当去之。

2.《本草备要》:大便燥者勿服。

3.《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疸、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复方①治久痢不止:老莲子二两(去心),为末,每服一钱,陈米汤调下。(《世医得效方》)②治下痢饮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鲜莲肉一两,黄连五钱,人参五钱。水煎浓,细细与呷。(《本草经疏》)③治噤口痢:石莲不以多少,不炒,剥去壳,将肉并心,碾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百一选方》)④治心火上炎,湿热下盛,小便涩赤,淋浊崩带,遗精等证: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七钱半。上锉散。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空心食前服。(《局方》清心莲子饮)⑤治心经虚热,小便赤浊:石莲肉(连心)六两,炙甘草一两。细末。每服二钱,灯心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莲子六一汤)⑥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清米饮调下。(《奇效良方》莲肉散)⑦补虚益损:莲实(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猪肚内,用水煮熟,取出焙干。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温酒送下。(《医学发明》水芝丸)⑧治病后胃弱,不消水谷:莲肉、粳米各炒四两,茯苓二两。共为末,砂糖调和。每用两许,白汤送下。(《士材三书》莲肉糕)⑨治翻胃:石莲肉,为末,入些豆蔻末,米汤乘热调服。(《任斋直指方》莲子散)⑩治产后胃寒咳逆,呕吐不食,或腹作胀:石莲肉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姜汤或米饮调下,日三服。(《妇人良方》石莲散)

各家论述1.《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2. 孟诜: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

3.《本草拾遗》:令发黑,不老。

4.《食医心镜》:止渴,去热。

5.《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6.《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

7.《滇南本草》:清心解热。

8.《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9.《本草备要》: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

10.《随息居饮食谱》: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11.《纲目》: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士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此其极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12.《本经逢原》:石莲子,本莲实老于莲房,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为热毒噤口痢之专药。补助脾阴而涤除热毒,然必兼人参之大力开提胃气,方始克应。若痢久胃气虚寒,口噤不能食,则为戈戟也。

13.《玉楸药解》: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14.《医林纂要》:莲子,去心连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煮食仅治脾泄、久痢、厚肠胃,而交心肾之功减矣。更去皮,则无涩味,其功止于补脾而已。

15.《重庆堂随笔》:莲子,交心肾,不可去心,然能滞气。

16.《王氏医案》: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若反胃由于胃虚,而气冲不纳者,但日以干莲子细嚼而咽之,胜于他药多矣。凡胃气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症噤口,热邪伤其胃中清和之气,故以黄连苦泄其邪,即仗莲子甘镇其胃。今肆中石莲皆伪,味苦反能伤胃,切不可用。惟鲜莲子煎之,清香不浑,镇胃之功独胜,如无鲜莲,干莲亦可。

临床应用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紫藤根

    《中药大辞典》:紫藤根药材名称紫藤根拼音Zǐ Ténɡ Gēn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藤"条。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浙江

  • 叉枝鸦葱

    药材名称叉枝鸦葱拼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别名苦葵鸦葱、羊奶及及、散枝鸦葱、分枝鸦葱来源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

  • 小叶杨

    药材名称小叶杨拼音Xiǎo Yè Y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simonii Ca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晒干。原形态小叶杨,乔木,高达

  • 小白蜡条

    药材名称小白蜡条别名小白蜡、栋青来源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以根皮、叶及果入药。全年采根皮,夏、秋采叶,秋冬采果,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山土瓜

    药材名称山土瓜拼音Shān Tǔ Guā别名山红苕、野红苕[四川]、土瓜、红土瓜来源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山土瓜Ipomoea hungaiensis Lingelsh. et Borza,以块根入药。秋季

  • 猬胆

    药材名称猬胆拼音Wèi Dǎn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功能主治《纲目》:"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qu

  • 倒挂草

    药材名称倒挂草拼音Dào Guà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倒挂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normale D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

  • 象肉

    《中药大辞典》:象肉药材名称象肉拼音Xià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

  • 兔儿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兔儿伞药材名称兔儿伞拼音Tù ér Sǎn别名雨伞菜、一把伞、水鹅掌来源菊科兔儿伞属植物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 (Bung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