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豆叶七

豆叶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七

药材名称豆叶七

别名绿豆莲、金剪刀蚕豆七、豆叶狼毒

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云南红景天Rhodiola yunnanensis (Franch.) Fu[Sedum yunnanense Franch.; S. valerianoides Diel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接筋骨,除风湿,解毒消肿。外用治骨折,风湿关节痛,乳腺炎,疔疮。

用法用量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豆叶七

药材名称豆叶七

拼音Dòu Yè Qī

别名胡豆莲、绿豆莲、金剪刀蚕豆七、豆叶狼毒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云南红景大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iola yunnanensis(Franch.)S.H.Fu[Sedum yunnanense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云南红景天多年生草本。根颈粗长,直烃可达2cm,不分枝或少分枝,先端被卵状三角形鳞片。花茎单生或少数着生,直立,高可达100cm。3叶轮生,稀对生,无柄;叶卵状披针形、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9cm,宽2-6cm,先端钝,基部圆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聚伞圆锥花序,长5-15cm、多次三叉分枝;花单性,稀两性,雌雄异株;雄花小而多,萼片4,披针形,长0.5mm;花瓣4,黄绿色,匙形,长1.5mm,雄蕊8,较花瓣短;雌花萼片、花瓣各4,花瓣绿色或紫色,线形,长1.2mm;鳞片4,近半圆形;心皮4,卵状叉开,基部合生。蓇葖果,星芒状,长3-3.2mm,先端外折,喙长1mm。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000m的山坡林下岩石上或河沟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肺;肾;肝经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清热止咳;散瘀止血。主虚劳咳嗽;肾虚腰痛;咽喉疼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沼生柳叶菜

    药材名称沼生柳叶菜拼音Zhǎo Shēnɡ Liǔ Yè Cài别名独木牛[藏名]、水湿柳叶菜来源柳叶菜科沼生柳叶菜Epilobium palustr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茜草藤

    药材名称茜草藤拼音Qiàn Cǎo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cordifolia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切段,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茜草,多年

  • 大马蹄蕨

    药材名称大马蹄蕨拼音Dà Mǎ Tí Jué别名马蹄蕨、马蹄根、观音座莲来源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大莲座蕨Angiopteris magna Ching,以带叶柄的根状

  • 紫云英

    药材名称紫云英拼音Zǐ Yún Yīnɡ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铜钱菌

    药材名称铜钱菌拼音Tónɡ Qián Jūn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劣味乳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rs imsulsus (Fr.)Fr.采收和储

  • 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参药材名称刺参拼音Cì Shēn别名刺仙茅、川参来源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大花刺参Morina bulleyana Forr.,以根入药。秋冬采集,切片晒干或鲜用。除前种外

  • 蔓剪草

    药材名称蔓剪草别名回叶对剪草来源萝藦科蔓剪草Cynanchum chekiangense M. Che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红毛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七药材名称红毛七拼音Hónɡ Máo Qī别名红毛三七、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来源为小檗科牡丹草属植物类叶牡丹Leontice robustum (Max

  • 麻叶绣球果

    《中药大辞典》:麻叶绣球果药材名称麻叶绣球果拼音Má Yè Xiù Qiú Guǒ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球绣线菊的果实。性味性微温,味辛。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