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败火草

败火草

药材名称败火草

拼音Bài Huǒ Cǎo

别名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矮探春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humile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有时攀援,高0.5-3m。小枝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棱明显。叶互生,复叶,有小叶3-7枚,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叶柄长0.5-2cm;叶片革质或薄革质,下面脉上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稀为倒卵形,先端锐尖至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叶缘反卷,有时多少具紧贴的刺状睫毛;顶生小叶片长1-6cm,宽0.4-2cm,侧生小叶片长0.5-4.5cm,宽0.3-2cm。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线形,通常长2-4mm;花梗长0.5-3cm,无毛或被微柔毛;花多少芳香;花萼裂片三角形,较萼管短;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冠管长0.8-1.6cm,裂片圆形或卵形,长3-7mm,先端圆或稍尖。果椭圆形或球形,长0.6-1.1cm,径4-10mm,成熟时呈紫黑色。花期4-7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3500m的疏、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小叶片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5-2.5cm,宽0.5-1cm,叶缘及中脉有柔毛。质脆易碎。气微香,味炎。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无羁萜(friedelin),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i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性味苦;甘;微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烧烫伤;热毒疮疡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菜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千屈草

    药材名称千屈草拼音Qiān Qū Cǎo别名败毒草、败毒莲、蜈蚣草、对叶莲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

  • 鸡爪槭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槭药材名称鸡爪槭来源为槭树科槭属植物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止痛,解毒。用于腹痛;外用治痈疖肿毒。用

  • 猫头鹰

    药材名称猫头鹰拼音Māo Tóu Yīnɡ别名横纹小枭、鬼车枭、夜食鹰、鸺鹠、鵰鸮、鹫鸺鹠、大猫王、黄嘴角鸮、木兔来源鸮形目鸱鸮(Chī Xiāo)科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

  • 鸡树条果

    《中药大辞典》:鸡树条果药材名称鸡树条果拼音Jī Shù Tiáo Guǒ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果实。秋季果头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

  • 旱芹

    《中药大辞典》:旱芹药材名称旱芹拼音Hàn Qín别名芹菜(《别录》),和兰鸭儿芹(《中国植物图鉴》),香芹、蒲芹(《本草推陈》),药芹(《中国药植图鉴》),野芹(《上海常用中草药

  • 落地生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地生根药材名称落地生根拼音Luò Dì Shēnɡ Gēn别名打不死、脚目草来源景天科落地生根属植物落地生根Kalanchoe pinnatum (L.)Pe

  • 树花

    药材名称树花拼音Shù Huā别名白参、天花菌、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裂褶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phyllum commune Fr.[Agaricusalneus L

  • 猫花

    药材名称猫花拼音Māo Huā别名蜂糖罐(《贵州民间药物》),蜂糖花、来江藤(《四川中药志》),猫眯花(《贵州草药》),蜜桶花、蜂蜜果、铁林杆、小白叶(《云南中草药》),叶上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大叶子

    药材名称大叶子拼音Dà Yè Zi英文名Common Astilboides别名山荷叶、佛爷伞。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子的根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美脉藁本

    药材名称美脉藁本拼音Měi Mài Gǎo Běn英文名Beauty Ligustic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美脉藁本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