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遍地金

遍地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遍地金

药材名称遍地金

拼音Biàn Dì Jīn

别名小疳药、雀舌草、痧子草、青鱼胆、肝炎草、蚂蚁

来源金丝桃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广西。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经活血。主治口腔炎,小儿白口疮,小儿肺炎,小儿消化不良,乳腺炎,腹泻久痢,痛经。外用治黄水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遍地金

药材名称遍地金

拼音Biàn Dì Jīn

别名锅巴草(《云南中医验方》),蚂蚁草(《云南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藤黄科植物遍地金全株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呈须状,黄棕色。茎直立,红色或绿色,圆柱形。叶对生,无柄,卵形或椭圆形;长1~2厘米,宽约0.5~1厘米,先端浑圆,全缘,基部略作心形,微抱茎,具腺状长毛。聚伞花序顶生;萼片5~6,卵状披针形,绿色,先端尖,边缘具红色长腺体;花瓣5~6,黄色,椭圆状卵形,顶端锐;雄蕊多数,基部合成3束,长短不等,花丝黄色,花药椭圆形,黄色;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3室,秃净,花柱3。蒴果近圆锥形,长约3毫米,室间开裂。种子多数,棕色,细小。

生境分部分布云南。

性味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有收涩之功。"

②《云南中草药》:"收敛止泻,解毒。治久痢,久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日久水泻,久痢赤白:遍地金,引用乌梅一个,沙糖少许,同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毒蛇咬伤:遍地金捣细加红糖包敷伤口,同时煎水内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遍地金

药材名称遍地金

拼音Biàn Dì Jīn

英文名Herb of Elodea-like St.John's wort

别名小化血、小化药蚂蚁草、小黄花香田基黄、痧子草、青鱼胆、肝炎草、地耳草对叶草、千锤散、大田基黄、蚁药、苍蝇草、毒蛇草。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遍地金、挺茎遍地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ex Wight et Arn.[H.delavayi R.eller]2.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H.napaulense Choisy]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1.遍地金 一年生草本,高13-35cm。根茎短而横生,有多数黄棕色纤维状须根。茎披散或直立,圆柱形,无毛。单叶对生;无柄;叶小,宽椭圆形,长1-2.5cm,宽5-15mm,先端圆钝,基部抱茎,边缘常有具柄的黑腺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散布透明的腺点。二歧聚伞状花序顶生,较密;花小,黄色;萼片5,边缘具腺齿,并有黑色腺点散生;花瓣5,边缘及上部有黑色腺点;雄蕊多数,合生成3束;子房上位,3室,花柱3,分离。蒴果近球形,具褐色的泡。花期4-5月,果期9月。

2.挺茎遍地金 一年生草本,高20-30cm。须根纤细,黄褐色。茎立,圆柱形,无腺点,少分枝或不分枝,微红或绿色。单叶交互对生;无柄;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浑圆,基部略呈心形,抱茎,有长柔毛,全缘,上面绿色,边缘疏生黑色腺点,全面散布多数透明松脂状腺点。二歧聚伞状花序顶生;萼片5,边缘有小刺齿,齿端有黑色腺体,具粗毛;花瓣5,黄色,上部边缘有黑色腺 点,有时尚有黑腺条;雄蕊多数,3束;子房上位,花柱3,内藏或略伸出,长为子房的1.4-7倍。蒴果近圆锥形,成熟时褐色,外面密布腺纹,室间开裂。种子多数,细小,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田野或路旁草丛中。

2.生于向阳的山坡或路旁。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挺茎遍地金的地上部分含挥发油。

性味寒;苦;涩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主小儿白口疮;小儿肺炎;口腔炎;乳痛;黄水疮;毒蛇咬伤;腹泻;久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

复方①治日久水泻,久痢赤白:遍地金,引用乌梅一个,沙糖少许,同煎服。(《滇 南本草》) ②治毒蛇咬伤:遍地金捣细加红糖包敷伤口,同时煎水内服。(《云南中草药》)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2.《云南中草药》:收敛止泻,解毒。治久痢,久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王母钗

    药材名称王母钗拼音Wánɡ Mǔ Chāi别名碱草、五粒关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种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difformis L.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连根拔起,

  • 白托柄菇

    药材名称白托柄菇别名托柄菇、平缘托柄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

  • 白背杨

    药材名称白背杨拼音Bái Bèi Yánɡ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春、夏季采收。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

  • 带鱼

    《中药大辞典》:带鱼药材名称带鱼拼音Dài Yú别名鞭鱼(《医林纂要》),带柳(《福清县志》),裙带鱼(《柑园小识》),海刀鱼、鳞刀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本草从新》来

  • 苦蘵果实

    《中药大辞典》:苦蘵果实药材名称苦蘵果实拼音Kǔ Zhī Guǒ Shí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性味《扛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酸,无

  • 黄颡鱼颊骨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颊骨药材名称黄颡鱼颊骨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Ji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喉痹,黄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

  • 海红

    《中药大辞典》:海红药材名称海红拼音Hǎi Hónɡ别名海棠(《通志》),海棠梨(《纲目》),棠蒸梨(姚可成《食物本草》)。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府海棠的果实。原形态西府海棠(《

  • 刺楸茎

    药材名称刺楸茎拼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

  • 金莲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莲花药材名称金莲花拼音Jīn Lián Huā别名金梅草、金疙瘩来源毛茛科金莲花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和短瓣金莲花T. lede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