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

《中药大辞典》:酱

药材名称

拼音Jiànɡ

出处《别录》

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

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

㈠豆瓣酱

水分39克,蛋白质20.9克,脂肪11.2克,碳水化物2克,灰分24.9克,钙245毫克,磷174毫克,铁16.1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78毫克,尼克酸2.1毫克。

㈡甜面酱

水分47克,蛋白质5.8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37克,灰分6.3克,钙32毫克,磷104毫克,铁5.7毫克。

酱是酱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故酱油所含成分亦即酱的成分。因此,酱的成分可概括如次:含氮物质有蛋白质、多肽、肽。氨基酸有酪氨酸、胱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等;此外,尚有腐胺、尸胺、腺嘌呤、胆碱、甜菜碱、酪醇、酪胺和氨。糖类以糊精、葡萄糖为主,也含少量戊糖、戊聚糖。大豆约含18%脂肪,在制酱过程中,基本上无变化,故酱中所含脂肪,基本上都存于豆瓣中。酱中所含酸类,其挥发者有甲酸、乙酸、丙酸等;不挥发者有乳酸、琥珀酸、曲酸等。其他有机物有乙醇、甘油、维生素、有机色素等;无机物除多量的水、食盐外,尚有随原料带入的硫酸盐、磷酸盐、钙、镁、钾、铁等。

性味咸,寒。

①《别录》:"味咸酸,冷利。"

②宁原《食鉴本草》:"味威甘,平,无毒。"

③《纲目》:"面酱咸;豆酱甜;酱豆油大麦酱、麸酱皆咸甘。"

归经入胃、脾、肾经。

①《本草求真》:"入肾。"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肾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少阴经。"

功能主治除热,解毒。治蜂虿虫伤,汤火伤。

①《别录》:"主除热,止烦满,杀百药、热汤及火毒。"

②《日华子本草》:"杀一切鱼、肉、菜蔬、草毒;并治蛇、虫、蜂、虿等毒。"

③《纲目》:"酱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飞蛾虫蚁入耳;涂猘犬咬及汤火伤灼未成疮者有效;中砒毒,调水服。"

④《本草汇言》:"祛时行暑热、疠毒、瘴气。"

⑤《本草求真》:"解肾热邪。"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痘痂新脱时食之则瘢黑。"

复方①治百药、百虫、百兽之毒损人者:豆酱,水洗去汁,以豆瓣捣烂一盏,白汤调服。再以豆瓣捣烂,敷伤损处。(《方脉正宗》)

②解轻粉毒(服轻粉口破者):以三年陈酱,化水,频漱之。(《濒湖集简方》)

③治汤火烧灼未成疮:豆酱汁敷之。(《肘后方》)

④治人卒中烟火毒:黄豆酱一块。调温汤一碗灌之。(《本草汇言》)

⑤治疬疡:酱汁研石硫黄作泥,以生布揩破,敷疡上。(《救急方》)

⑥治妊娠下血:豆酱二升。漉去汁,熬令燥,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古今录验方》豆酱散)

⑦治妊娠尿血:豆酱一大盏(微焙令干),生干地黄二两。上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一钱服之。(《海上方》)

⑧治手足指掣痛不可忍:酱清和蜜,温涂之。(《千金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按酱之品不一,惟豆酱陈久者入药,其味咸酸冷利,故主除热、止烦满及汤火伤毒也。能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本经》云杀百药毒者误也。又有榆仁酱,味辛美,杀诸虫,利大小便,心腹恶气;芜荑酱主疗相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酱

药材名称

拼音Jiànɡ

英文名a thick sauce made from soya beans, flour etc.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 陶弘景:酱多以豆作,纯麦者少,今此当是夏者,亦以久久者弥好。又有肉酱、鱼酱,不入药用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用大豆、蚕豆、面粉等作原料,经蒸罨发酵,并加入盐水制成的糊状食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ans

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g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①豆瓣酱:水分39g,蛋白质20.9g,脂肪11.2g,碳水化合物2g,灰分24.9g,钙245g,磷174mg,铁16.1mg,硫胺素(thiamine)0.05mg,核黄素(ribofla -vine)0.78mg,烟酸(nicotinic acid)2.1mg。②甜面酱:水分47g,蛋白质5.8g,脂肪1.2g,碳水化合物37g,灰分6.3g,钙32mg,磷104mg,铁5.7g。酱的成分可概括如次:含氮物质有蛋白质,多肽(polypep-tides),肽(peptides)。氨基酸有酪氨酸(turpsine),胱氨酸(cystine),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脯氨酸(pro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赖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组氨酸(histid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此外,尚有腐胺(putrescine),尸胺(cadaverine),腺嘌吟(adenine),胆碱(choline),甜菜碱(betaine),酪醇(turpspol),酪胺(tyramine)和氨。糖类以糊精、葡萄糖为主,也含少量戊糖、戊聚糖。大豆约合18%脂肪,在制酱过程中,基本上无变化,故酱中所含脂肪,基本上都存在于豆辩中。酱中所含酸类,其挥发者有甲酸、乙酸、丙酸等;不挥发者有乳酸(lac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曲酸(kojic acid)等。其他有机物质有乙醇,甘油,维生素,有机色素等;无机物除多量的水、食盐外,尚有随原料带入的硫酸盐、磷酸盐、钙、镁、钾、铁等。

性味咸;甘;平

归经胃;脾;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蛇虫蜂螯毒;烫火伤;浸淫疮;中鱼、肉、蔬菜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调敷;或化汁涂。内服:适量,汤饮化服。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痘痂新脱时食之则癜黑。

复方①治百药、百虫、百兽之毒损人者: 豆酱,水洗去汁,以豆瓣捣烂一盏,白汤调服。再以豆瓣捣烂,敷伤损处。(方脉正宗》)②解轻粉毒(服轻粉口破者): 以三年陈酱,化水,频漱之。 (《濒湖集简方》)③治汤火烧灼未成疮: 豆酱汁敷之。(《肘后方》)④治人卒中烟火毒: 黄豆酱一块。调温汤一碗灌之。(《本草汇言》)⑤治疠疡: 酱汁研石硫磺作泥,以生布楷破,敷疡上。(《救急方》)⑥治妊娠下血: 豆酱二升。漉去汁,熬令燥,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古今录验方》豆酱散)⑦治妊娠尿血: 豆酱一大盏(微焙令干),生干地黄二两。上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粥钦调下一钱服之。 (《海上方》)⑧治手足指掣痛不可忍: 酱清和蜜,温涂之。(《干金方》)

各家论述1.《别录》:主除热,止烦满,杀百药、热汤及火毒。

2.《日华子本草》: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并治蛇、虫、蜂等毒。

3.《纲目》:酱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飞蛾虫吸入耳;涂犬咬及汤火伤灼未成疮者有效;中砒毒,调水服。

4.《本草汇言》:祛时行暑热、病毒、瘴气。

5.《本草求真》:解肾热邪。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马阴茎

    《中药大辞典》:白马阴茎药材名称白马阴茎拼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别名白马茎(《本经》)。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

  • 一把香

    药材名称一把香拼音Yì Bǎ Xiānɡ别名长花荛花、黄狗头、藤构、构构麻、糯叶叶、香构来源瑞香科一把香Wikstroemia dolichanth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

  • 丛枝蓼

    《中药大辞典》:丛枝蓼药材名称丛枝蓼拼音Cónɡ Zhī Liǎo别名水红辣蓼、辣蓼(《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原形态丛枝

  • 木香子

    药材名称木香子拼音Mù Xiā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木姜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veitchiana Gamble[L.chenii Liou]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黄瓜皮

    药材名称黄瓜皮拼音Huánɡ Guā Pí别名金衣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刨下果皮,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一

  • 拔毒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散药材名称拔毒散拼音Bá Dú Sàn别名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巴掌叶、肯麻尖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 szechu

  • 野牡丹子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子药材名称野牡丹子拼音Yě Mǔ Dān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果实。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福建中草

  • 枳壳

    《中国药典》:枳壳药材名称枳壳拼音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AURANTI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

  • 云豹骨

    药材名称云豹骨拼音Yún Bào Gǔ别名云豹、荷叶豹、龟纹豹来源食肉目猫科云豹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南方各省区。性味甘、辛

  • 山檨叶泡花树

    药材名称山檨叶泡花树拼音Shān Shē Yè Pào Huā Shù别名灰冬瓜。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山檨叶泡花树的根、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thorelii 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