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芫荽

野芫荽

药材名称野芫荽

拼音Yě Yuán Suī

别名假芫茜、香信、番香茜、山芫荽、番鬼芫茜、大芫荽、德马炸锁、阿瓦芫荽、日本芫荽、洋芫荽、刺芫荽、假芫荽节节花、野香草、侧香荽、竻芫茜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刺芹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yngium foetidum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有特殊香气。根纺锤形。茎无毛,上部有三至五歧聚伞式分枝。基生叶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25cm,宽1.2-4cm,先端钝,基部渐狭,有膜质叶鞘,边缘有骨质尖锐锯齿,两面无毛,羽状网脉达锯齿尖端成硬刺,无叶柄。花葶直立,粗壮,二歧分枝,具有疏生尖齿的茎生叶;由多数头状花序组成的聚伞花序具三至五回二歧分枝;总苞片5-6,叶状,开展且反折,边缘有1-3刺状锯齿;小总苞片披针形,边缘膜质透明;萼齿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锐;花瓣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顶端内折,白色、淡黄色或草绿色;花柱直立或向外倾斜。双悬果球形或卵圆形,长1.1-1.3mm,宽2-1.3mm,表面有瘤状凸起,果棱不明显。花果期4-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450m的丘陵、山地林下、林边、路旁、沟边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皂甙,根油中含2,3,6-三甲基苯甲醛(2,3,6-trimethylbenzaldehyde),2-甲酰-1,1,5-三甲基-2,4-环己烯-6-醇(2-formyl-1,1,5-trimethylcyclohexa-2, 4-dien-6-ol)。全草含挥发油,内含2-十二碳烯醛(dodec-2-en-1-al),α-蒎烯(α-pinene),小茴香醇(fenchyla1cohol)及呋喃醇。另还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纤维和钙、磷、铁等无机元素。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发表止咳;透疹解毒;理气止痛;利尿消肿。主感冒;咳喘;麻疹不透;咽痛;胞痛;食积;呕逆;脘腹胀痛;泻痢;肠痈;肝炎;淋痛;水肿;疮疖;烫伤;跌伤;跌打伤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杠膏

    《中药大辞典》:青杠膏药材名称青杠膏拼音Qīnɡ Gànɡ Gāo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栎之叶煎煮成的膏。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米。生于开旷山顶时常呈灌木状;

  • 宜昌楼梯草

    药材名称宜昌楼梯草拼音Yí Chānɡ Lóu T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宜昌楼梯草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ichangense H.Schroter[E.ca

  • 蜗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蜗牛药材名称蜗牛拼音Wō Niú别名天螺蛳、里牛、瓜牛来源大蜗牛科动物回型蜗牛Eulota similaris Ferussac,以干燥全体或活个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

  • 乌鳢

    药材名称乌鳢拼音Wū Lǐ别名乌棒、乌鱼、七星鱼、黑鱼、生鱼、蠡鱼、文鱼来源鳢形目鳢科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以全鱼入药。生境分部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地广有分布。性味

  • 杠香藤

    《中药大辞典》:杠香藤药材名称杠香藤拼音Gànɡ Xiānɡ Ténɡ别名木贼枫藤(《浙扛天目山药植志》),万刺藤、犁头枫(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黄豆树(《中国高等植物

  • 槐叶

    《中药大辞典》:槐叶药材名称槐叶拼音Huái Yè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叶片。春、夏采收,晒干。化学成分含芸香甙痕量~4.48%(一说6.4%)。性味①《日华子本草》:

  • 水胡满根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根药材名称水胡满根拼音Shuǐ Hú Mǎn Gēn出处《广东中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苦朗树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去青皮,蒸过晒干,切片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白杜鹃花

    药材名称白杜鹃花拼音Bái Dù Juān Huā别名白花杜鹃、白映山红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白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 G. Don,以根及花入药。秋

  • 大人血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人血七药材名称大人血七拼音Dà Rén Xuè Qī别名人血七、大金盆来源罂粟科金罂粟属植物人血草Stylophorum lasiocarpum (

  • 鬼针草

    《中药大辞典》:鬼针草药材名称鬼针草拼音Guǐ Zhēn Cǎo别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