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针砂

针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针砂

药材名称针砂

拼音Zhēn Shā

别名铁粉

来源磨砺针时所得的细铁粉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针厂。

化学成分含铁98%以上。

炮制以火煅醋淬,研细入药。

性味辛、酸,咸,平。

功能主治除湿消积,散瘿消肿。主治黄疸水肿,瘿瘤结气及臌胀等症。

用法用量2~3钱,作煎剂或丸剂。

注意脾胃无湿热积滞者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针砂

药材名称针砂

拼音Zhēn Shā

别名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性状为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不超过0.05立方毫米的碎片,具有金属光泽,质重而坚。以愈细者愈好,粗者不宜入药。能被磁石吸起成长条者为真,以火烧之,火花四射并啪啪发响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铁,杂质为氧化铁(水化物)等,但也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

炮制针砂粉:将针砂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捣研成粉用。

性味酸辛,平。

①《本草拾遗》:"性平,无毒。"

②《握灵本草》:"甘,平。"

③《本经逢原》:"酸辛,无毒。"

归经①《要药分剂》:"入脾、大肠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功能主治补血,除湿,利水。治血虚黄胖,水肿。

①《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

②《本草蒙筌》:"治黄胖。"

③《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

④《握灵本草》:"镇心平肝。"

⑤《本经逢原》:"治湿热脾劳黄病,消脾胃坚积黄肿。"

⑥《医林纂要》:"行水消肿,兼济心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和药敷熨。

复方①治食积与黄肿,又可借为制肝燥脾之用:针砂二两(醋炒红),陈皮苍术厚朴三棱、蓬术、青皮各五两,香附一斤,甘草一两。上为末,醋糊丸,空心姜、盐汤下;午后饭食,可酒下。忌犬肉、果菜。(《丹溪心法》大温中丸)

②治疸,又能去食积:针砂(醋炒红);苍术川芎香附神曲;春加芎,夏加苦参黄连,冬加吴茱萸干姜。(《丹溪心法》小温中丸)

③治葵黄病,浮肿:针砂(醋煅,研细粉)三钱,红枣肉适量。制成丸药一百粒。每回一至二粒,一日三回,温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脾劳黄病:针砂四两(醋炒七次),于漆(烧存性)三钱,香附三钱,平胃散五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摘元方》)

⑤治湿热黄疮,助脾去湿:针砂不拘多少,擂尽锈,淘洗白色,以米醋于铁铫内浸过一指,炒干,再炒三、五次,候通红取出;用陈粳米半升,水浸一夜,捣粉作块,煮半熟,杵烂,入针砂二两半,百草霜炒一两半,捣千下,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五加皮牛膝根、木瓜浸酒下。初服若泄泻,其病源去也。(《乾坤生意》针砂丸)

⑥治水肿尿少:针砂(醋煮炒干)、猪苓、生地龙各三钱。为末,葱涎研和。敷脐中约一寸厚,缚之,待小便多为度,日二易之。入甘遂更妙。(《德生堂传方》)

⑦治项下气瘿:针砂入水缸中浸之,饮食皆用此水,十日一换砂,半年自消散。(《仁斋直指方》)

⑧治风湿脚痛:针砂、川乌头。为末,和匀炒热,绵包熨之。(《摘元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针砂

药材名称针砂

拼音Zhēn Shā

英文名needles powder produce by mill steel needles

别名钢砂、铁砂、铁针砂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拾遗》:《本草》云,凡言铁疗病,不入丸、散,皆煮浆用之。今针砂、铁精俱堪染皂,并入丸、散。针砂,堪染白为皂,飞为粉,功用如铁粉,炼铁粉中亦别须之。针是其真钢砂,堪用,人多以杂和之,谬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生境分部主产上海、福建漳州、江苏镇江;其他省区亦产。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细粉状,黑色、灰黑色或钢灰色。不透明;具金属光泽。用手捻之具砂质感,不染手。体重,质坚。气微,味弱。以体重、质细、色黑者为佳。

品质标志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规定:本品含铁(Fe)不得少于96.0%。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铁,含碳量应在0.04%-0.2%范围内,可含氧化铁等杂质,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

鉴别(1)本品能被磁石吸起成长条状。

(2)取本品约0.5g,置试管中,加盐酸5ml,振摇,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1ml,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7-8滴,发生深蓝色沉淀;再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发生棕褐色沉淀。(检查铁盐)

炮制针砂粉:将针砂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捣研成粉用。

性味酸辛;咸;寒;平;无毒

归经脾;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镇心平肝;健脾消积;补血;利湿;消肿。主惊悸癫狂;血虚黄肿;泄泻下痢;尿少水肿;风湿痹痛;项下气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和药敷熨。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

2.《本草蒙筌》:治黄胖。

3.《本草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

4.《握灵本草》:镇心平肝。

5.《本经逢原》:治湿热脾劳黄病,消脾胃坚积黄肿。

6.《医林纂要》:行水消肿,兼济心肾。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驴头

    《中药大辞典》:驴头药材名称驴头拼音Lǘ Tó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

  • 秋海棠根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根药材名称秋海棠根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出处《

  • 白花果

    药材名称白花果拼音Bái Huā Guǒ别名称杆红、红果树。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花、果。叶,全年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单叶互

  • 蚌花

    药材名称蚌花拼音Bànɡ Huā来源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植物紫万年青Rhoeo discolor (L’Her.) Hance,以花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或将花蒸约10分钟,晒干。性味

  • 金瓜核

    药材名称金瓜核拼音Jīn Guā Hé别名瓜子金(《广州植物态》),望水王仙桃、乳汁藤(《广西药植名录》),瓜子核、树上瓜子、眼树莲、瓜子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石仙桃、小耳环、上树瓜

  • 强威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强威生草药材名称强威生草来源桔梗科强威生草Lobelia pleotrich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弱。主治久病体虚。用法用量0.5~1两。

  • 萱草根

    《中药大辞典》:萱草根药材名称萱草根拼音Xuān Cǎo Gēn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滇南本草》),地人参(《分类草药性》),黄花菜根(《山东中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

  • 蓬莱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蓬莱葛药材名称蓬莱葛别名多花蓬莱葛来源马钱科蓬莱葛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西南。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关节炎;外

  • 刺黄柏茎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茎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

  • 山胡椒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药材名称山胡椒拼音Shān Hú Jiā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取。原形态牛筋树,又名:牛荆条(《分类草药性》),油金楠、假死柴、臭枳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