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长梗排草

长梗排草

药材名称长梗排草

拼音Chánɡ Gěnɡ Pái Cǎo

别名长柄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长梗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longipes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5-75cm。全株无毛。茎通常单生,圆柱形,干时麦杆黄色,除花序外,不分枝。叶对生;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2-3.2cm,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基部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有暗紫色或黑色腺点及短腺条,沿边缘尤密,中肋在上面稍隆起,侧脉纤细,4-5对,网脉不明显。花4-11朵组成顶生和腋生的疏松总状花序;总梗纤细,长6-12cm:花梗丝状,常近水平伸展,长1-3cm;苞片小,钻形,长3-5mm,先端渐尖,边缘膜质;花萼长5-7mm,5深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宽1.2-1.5mm,有暗紫色腺条和腺点,边缘膜质;花冠黄色,直径12-15mm,基部合生部分长1.5-2mm,裂片菱状卵圆形至狭长圆形,长约5mm,宽3-4mm,先端锐尖,有明显的脉纹,上部常散生暗紫色短腺条;雄蕊5枚,花丝下部合生成高2-2.5mm的筒,分离部分长1.5-3.5mm,花药线状长圆形,长约1.2mm;子房上位,无毛,1室。花柱丝状,长5-6mm。蒴果褐色,直径3-3.5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坡阴湿林下、山谷溪边及岩石旁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熄风定惊;收敛止血。主小儿惊风;肺痨咯血;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薇花

    《中药大辞典》:紫薇花药材名称紫薇花拼音Zǐ Wēi Huā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

  • 宝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药材名称宝盖草拼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 秤砣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砣梨药材名称秤砣梨拼音Chènɡ Tuó Lí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革叶猕猴桃Actinidia coriacea (Finet et Gagne

  • 沙拐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拐枣药材名称沙拐枣拼音Shā Guǎi Zǎo别名头发草来源藜科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以根及带果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

  • 白芷

    《中国药典》:白芷药材名称白芷拼音Bái Zhǐ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来源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

  • 竹叶防风

    药材名称竹叶防风拼音Zhú Yè Fánɡ Fēnɡ别名鸡足防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云防风(《中药志》),西防风(《四川中药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

  • 巴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掌草药材名称巴掌草别名千灵丹来源兰科兜兰属植物同色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性味辛,

  •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

  • 三裂叶犁头尖

    药材名称三裂叶犁头尖别名土半夏来源天南星科三裂叶犁头尖Typhonium trilobatum (L.) Schott,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寒,消肿,止痛。摘

  • 湿生扁蕾

    药材名称湿生扁蕾拼音Shī Shēnɡ Biǎn Lěi别名龙胆草、沼生扁蕾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opsis peludosa (Hoo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