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高山黄华根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

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

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8~9月采挖。

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截疟,清热化痰,镇静,降压。治疟疾,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高山黄华根

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

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

英文名Root of Alpine Thermopsis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 alpina Ledeb.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rmopsis alpina Ledeb.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除去泥土,洗净,晒干。

原形态高山黄华多年生草本,高15-20cm。疏被长柔毛。茎直立,分枝。三出复叶互生;小叶片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2-4.5cm,宽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渐变无毛,背面密被长柔毛;托叶大,叶状2枚,基部连合,长椭圆形或长卵形。总状花序项生;苞片3枚轮生,卵形或长卵形,基部连合,背面密生长柔毛;花2-3朵轮生,长2-3cm;萼钟状,下部3萼齿披针状,上面2萼齿三角形,密被开展长柔毛;花冠黄色,旗瓣圆形,翼瓣狭,龙骨瓣长圆形。荚果扁平,长椭圆形,常作镰形弯曲或直,长3-6cm,宽1-2.5cm,被柔毛。种子4-8颗,卵状肾形,稍扁,褐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400-5000m的山坡草地、湖边砾石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新疆、云南、西藏。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归经肺;肝;胆;三焦经

功能主治截疟;降压。主疟疾;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荠菜花

    《中药大辞典》:荠菜花药材名称荠菜花拼音Jì Cài Huā别名地米花(《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花序。性味《履巉岩本草》:"性暖,

  • 漆大姑根

    《中药大辞典》:漆大姑根药材名称漆大姑根拼音Qī Dà Gū Gēn出处《广州常用草药集》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功能主治《广州常用草药集》:"治疴呕痧症,炒熟煎茶可治红白

  • 泽漆

    《全国中草药汇编》:泽漆药材名称泽漆拼音Zé Qī别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五点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

  • 火焰子

    《中药大辞典》:火焰子药材名称火焰子拼音Huǒ Yàn Zǐ别名蔓乌药、羊角七(《陕西中草药》),草乌(《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种植物松潘乌头的块根。秋季采挖,去净

  • 大果琉璃草

    药材名称大果琉璃草拼音Dà Guǒ Liú Lí Cǎo别名展枝倒提壶、大赖毛子来源紫草科大果琉璃草Cynoglossum divari catum Steph.,以根入

  • 鸭涎

    《中药大辞典》:鸭涎药材名称鸭涎拼音Yā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涎即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功能主治①

  • 绵毛娃儿藤

    药材名称绵毛娃儿藤别名通脉丹、三白根、大白前[广东马山]来源萝藦科棉毛娃儿藤Tylophora mollissima Wig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全叶:治哮喘。根:清肺热,止咳

  • 黑壳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壳楠药材名称黑壳楠别名岩柴、楠木、八角香来源樟科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以根、枝、树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四川、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性味辛、

  • 野冬青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冬青果药材名称野冬青果拼音Yě Dōnɡ Qīnɡ Guǒ来源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 (L.)Skeels 及短序蒲桃S. brachythyr

  • 熊脂

    《中药大辞典》:熊脂药材名称熊脂拼音Xiónɡ Zhī别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出处《本经》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