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鯮鱼

鯮鱼

《中药大辞典》:鯮鱼

药材名称鯮鱼

拼音Zōnɡ Yú

别名鯼鱼(《纲目》),尖头鳡(《鱼类分类学》)。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鯮鱼

原形态体甚长,略侧扁,腹部圆。头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吻端平扁似鸭嘴形。口上位,下颌向上倾斜,且长于上颌,上颌骨末端达眼前缘之下。眼中等大,距吻端较近,向两侧面突出,两颊很宽,眼后头长为吻长的2~2.5倍。下咽齿1行,细长。鳞细小,侧线向腹面微弯;侧线鳞140~170。背鳍Ⅲ8,无硬刺,起点在腹鳍之后。臀鳍Ⅲ9~11。尾鳍分叉很深,下叶梢长于上叶。背部深灰色,腹部及两侧下半部银白色,胸鳍淡红,背鳍、尾鳍灰色,腹鳍、臀鳍灰白,尾鳍后缘呈黑色,在侧线之上有一微黑色纵纹。为江河中大型的凶猛鱼类。

生活于水的中下层,主要以鱼类为食。有江湖洄游习性。产卵期4~7月。

生境分部分布闽江、长江及长江的支流中。

性味①《食疗本草》:"平。"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食疗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脾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鯮鱼

药材名称鯮鱼

拼音Zōnɡ Yú

英文名dace

别名鯼、火筩嘴、尖头鳡、马头鯮、鸭嘴鯮、喇叭鱼、长嘴鳡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ciobrama macrocephalus(Lacepede)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鯮鱼,体细长,腹部圆,无腹棱。头前部细长如管状,吻平扁似鸭嘴。口上位,下颌长于上凳且稍向上倾斜。无须。眼中等大位于头侧稍上方,距吻端较近,眼间隔较平坦,眼后头长约为吻长的2-2.5倍。下咽齿1行,稍呈圆柱状。鳞细小,侧线鳞136-170。背鳍3,8,无硬刺,其起点在腹鳍之后。臀鳍3,9-11,起点和背鳍末端相对或稍后。尾鳍分叉较深,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深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色,胸鳍淡红,背鳍、尾鳍灰色,腹鳍、臀鳍灰白,尾鳍后缘呈黑色,在侧线上有一微黑色纵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中下层,为凶猛的大型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珠江及其支流闽江。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补虚益脾胃;强筋骨。主久病体弱;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腰膝酸软;行走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鯮鱼,多食宜人,作鲜尤佳,曝干甚香美,不毒,亦不发病。

2.《纲目》:鲮(鱼),生江湖中。体圆厚而长,似HAN鱼而腹稍起,扁额长喙,口在额下,细鳞,腹白背微黄色,亦能吠鱼,大看二、三十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啸鸫

    药材名称紫啸鸫拼音Zǐ Xiào Dōnɡ英文名Violet Whistling thrush别名鸣鸡、山呜鸡、乌精、箫声鸫、黑雀儿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鹟科动物紫啸鸫的肉。拉

  • 玉屑

    药材名称玉屑拼音Yù Xiè别名白玉屑(《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矿物软玉的碎粒。原形态为致密或细粒的块状。白色至淡绿色,微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多片状,具灿烂之

  • 香木菌桂

    《中药大辞典》:香木菌桂药材名称香木菌桂拼音Xiānɡ Mù Jūn Guì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椿树的枝叶及树皮。原形态椿树,又名:枸骨、杠谷树、刺格、猫儿刺。灌木

  • 玉山芎穷

    药材名称玉山芎穷拼音Yù Shān Xiōnɡ Qi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台湾山芎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ioselinum morrison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春、

  • 楤木根

    药材名称楤木根拼音Sǒnɡ Mù Gēn别名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

  • 金瓜草

    药材名称金瓜草拼音Jīn Guā Cǎo别名睫毛齿果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椭圆叶齿果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omonia oblongifolia DC.[S.sessiliflo

  • 孩儿茶

    《中药大辞典》:孩儿茶药材名称孩儿茶拼音Hái ér Chá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木半夏根

    《中药大辞典》:木半夏根药材名称木半夏根拼音Mù Bàn Xià Gēn别名牛奶子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

  • 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Hú Tuí Zǐ Yè别名蒲颓叶(《中藏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性味《纲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