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麒麟菜

麒麟菜

《中药大辞典》:麒麟菜

药材名称麒麟菜

拼音Qí Lín Cài

别名鸡脚菜(《纲目》),鹿角菜(《琉球国志略》),鸡胶菜(《罗源县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麟菜珍珠麒麟菜藻体

原形态①麒麟菜

藻体长12~30厘米,宽2~3毫米,肥厚多肉,紫红色,软骨质,不规则的分枝。基部具一圆盘状的固着器,上生少许纤维状根。分枝圆柱形,腋角广开,近于水平伸出,互生、对生、偏生,或为叉状分枝,顶端往往尖细,四周具疣状突起。分枝上部的突起密集,在下部的稀疏。内部结构:皮层的最外2~3层细胞较小,向内则为渐大的薄壁细胞,髓部中央有藻丝。四分孢子囊集生。囊果突起于藻休表面,为半球形。

分布我国台湾沿岸。日本(琉球)、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等地亦有分布。

珍珠麒麟菜

藻体黄绿色至紫红色,腹面暗红,平卧,分枝彼此重迭,缠结成径约10~20厘米之团块。分枝为圆柱形或稍扁压,宽5~10毫米,二叉式或偶有三叉式、四叉式分枝;表面突生乳头状或圆锥状突起,在较老的枝上乳头状突起较低,或不明显,腹面突起较少。藻体腹面有多数固着器,有的在较长的小枝顶端具有一圆盘状固着器,附着于其他分枝,使藻体愈合成团。本种外形变异。甚大,内部结构,皮层约2~3层;髓部厚,散布着较多的小细胞。

一般生于大干潮线下1~2米处的碎珊瑚上。分布我国海南(琼海)和台湾。日本(琉球群岛)亦有分布。

化学成分麒麟菜含粘质,粘质的成分中有半乳糖、半乳糖硫酸酯、半乳糖硫酸酯钙盐、3,6-去水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和D-木糖。

性味《纲目拾遗》:"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消痰。能化一切痰结,痞积,痔毒。"

复方治辛苦劳碌之人,或嗜酒多欲,忽生外痔:麒麟菜洗去灰一两,用天泉水煮烊,和白糖五钱食之。(《养生经验补遗》石花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麒麟菜

药材名称麒麟菜

拼音Qí Lín Cài

英文名agar-agar

别名鸡脚菜、鹿角菜、鸡胶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琉球国志略》:鸡脚菜、麒麟菜,俱生海滩上,颇相似,有黄、白二种。

2.《纲目拾遗》:麒麟菜,出海滨石上,亦如琼枝菜之类,琼州府海滨亦产。今人蔬食中多用之,煮食亦酥脆;又可煮化为膏,切片食。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翎菜科植物麒麟菜及珍珠麒麟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heuma muricatum(Gmel.)Web.van Bos.;Eucheuma okamurai Yamada

原形态1.麒麟菜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肥厚多肉,长12-30cm,宽2-3mm,体圆柱形,不规则的分枝。腋角广开,近于水平伸出,互生、对生、偏生或数回叉状分枝,先端尖细,两边或周围具疣状突起。于分枝上部的突起密集,在下部的稀疏。髓部中央有藻丝。四孢子囊集生。带形分裂。囊果突起于体表而呈半球形。固着器盘状。

2.珍珠麒麟菜 藻体北面黄绿色至紫红色;腹面暗红色,长10-20cm,匍匐,主枝圆柱形或略扁,宽0.5-1cm,二至三回叉状分枝,分枝亚圆柱形较粗短,彼此相互重叠,缠绕成团块状。枝体表面有乳头状或圆锥状突起,老枝上突起较低或不明显,腹面突起较少而有多数固着器,有时在较长小枝顶端亦生出圆盘状固着器,以便互相吸附,故本种外形变异较大。髓部厚,薄壁细胞大,胞间散布较多小细胞。囊果半球形,于体表或腹面生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大干潮线下1-2m处的珊瑚礁上。

2.生于低潮带下2-5m深处的珊瑚礁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台湾、海南及西沙群岛等海域。

2.分布于台湾、海南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1)麒麟菜 藻体紫红色,主枝圆柱形,具不规则分枝。分枝互生、对生、偏生或叉状分枝,枝端细尖,周围具疣状突起。分枝上部突起较密。气腥,味咸。

(2)珍珠麒麟菜 藻体分枝相互缠绕成团状。枝表面具乳头状或圆锥状突起,老枝上不明显。腹面有多数固着器,并有少数乳头状突起。

化学成分麒麟菜含D-半乳糖(D-galactose),3,6-脱水-D-半乳糖(3,6-anhydro-D-galactose),D-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半乳糖硫酸酯,半乳糖硫酸钙盐,D-木糖(D-xylose)等。

性味咸;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消痰;清热。主瘰疬;咳嗽;瘿瘤;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治辛苦劳碌之人,或嗜酒多欲,忽生外痔:麒麟菜洗去灰一两,用天泉水煮烊,和白糖五钱食之。(《养生经验补遗》石花膏)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消痰。能化一切痰结,痞积,痔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番木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番木瓜药材名称番木瓜拼音Fān Mù Guā别名木瓜[两广]来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 鸡大腿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大腿药材名称鸡大腿别名大果上叶来源兰科鸡大腿Coelogyne esquirolii Schlechter,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炎,消

  • 祖师麻

    《中药大辞典》:祖师麻药材名称祖师麻拼音Zǔ Shī Má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

  • 十八症

    《全国中草药汇编》:十八症药材名称十八症拼音Shí Bá Zhènɡ别名歪叶子兰、大肠风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光轴苎叶蒟Piper boehmeriaefolium Wal

  • 药材名称芒别名大巴尔生、马二杆、笆茅来源禾本科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以花序、根状茎、气笋子(幼茎内有寄生虫者)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花序:活血

  • 凤仙

    药材名称凤仙拼音Fènɡ Xiān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

  • 鹿角芦荟

    药材名称鹿角芦荟拼音Lù Jiǎo Lú Huì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象鼻草”,云:“生云南,一名象鼻莲。初生如舌,厚润有刺,两叶对生,高可尺余,边微内翁,外叶冬瘁,内叶即生,栽之盆玩,喜阴畏暵,

  • 木鳖子

    《中国药典》:木鳖子药材名称木鳖子拼音Mù Biē Zǐ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

  • 葛蕈

    《中药大辞典》:葛蕈药材名称葛蕈拼音Gě Xùn别名葛乳、葛花菜(《纲目》),葛菌、红血莲(《四川中药志》),螺丝起(《湖南药物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蛇菇种植物蛇菇的全草。八月采。原

  • 高粱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七药材名称高粱七别名大茅根、拟高粱来源禾本科高粱七Sorghum propinquum (kunth) Hitchc.,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四川。性味甘,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