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鼬鼠肉

鼬鼠肉

《中药大辞典》:鼬鼠肉

药材名称鼬鼠肉

拼音Yòu Shǔ Ròu

出处《纲目》

来源为鼬科动物黄鼬

原形态黄鼬(《广雅疏证》),又名:黄鼠狼、鼪鼠、地猴(《纲目》)。

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公斤左右,雌体比雄体较小。体形细长,四肢短,尾中等长,较为蓬松。肛门部有臭腺1对,遇敌时能放出臭气以自卫。全身毛棕黄或橙黄色,腹面毛色较淡,尤以腋下及鼠蹊部为甚,几呈淡黄灰色。鼻端周围、口角和额部为白色而搀杂棕黄色毛,眼周和两眼间为褐棕色。尾和四肢与背色同,冬季掌面被以灰褐色毛。

栖息林区的河谷、土坡、沼泽及灌丛中。也常见于平原或村落附近,住石洞或树穴内。多夜间活动,性残暴,视觉敏锐,善游泳。

生境分部分布遍及全国。

性味《纲目》:"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煎油涂疮疥,杀虫。"

②《东医宝鉴》:"作末,疗疮瘘久不合。"

③《动植物民间药》:"全身黑烧,治淋病,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0.5~1钱。外用:煎油涂或烧灰研末撒。

复方治淋病:鼬鼠全身黑烧粉末,与等量之梓白皮细末混合,每次约服一匙许,开水送。(《动植物民间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鼬鼠肉

药材名称鼬鼠肉

拼音Yòu Shǔ Ròu

英文名Yellow weasel

别名黄鼬黄鼠狼、鼪鼠、地猴、鬛鼠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纲目》:按《广雅》,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离畜,又能制蛇虺。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亦,其气极臊奥。鼬鼠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海上仙方》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黄鼬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sibirica Pallas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杀死,去皮毛及肠杂,取肉,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黄鼬,体细长,雄性体长25-40cm,体重1kg左右。雌体为雄体的2/3。头略圆,唇有须,耳小而横宽。颈部长,四肢短,前后足5趾,爪尖锐,足部毛长而硬。尾长,约为体长的一半,尾毛蓬松,肛门附近具有1对分泌腺。遇敌时能放出臭气以自卫。吻端、眼周、两眼之间为棕褐色,额部为浅棕色。鼻端周围、口角、唇均为白色。全身棕黄色或橙黄色,腹面颜色较淡。四足颜色较暗。夏毛色较深,常显暗棕褐色或褐色;冬毛颜色浅而带光泽。偶见白化的个体。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河谷、沟沿、土坡、小草丘及灌丛中昼伏夜出,以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我国除宁夏、青海、新疆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淋巴结结核;疥癣;疮瘘;淋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1.5-3g。外用:适量,煎油涂;或烧灰研末撒。

复方治淋病: 鼬鼠全身黑烧粉末,与等量之锌白皮细末混合,每次约服一匙许,开水送。(《动植物民间药》)

各家论述1.《纲目》: 煎油涂疮疥,杀虫。

2.《东医宝鉴》:作末,疗疮屡久不合。

3.《动植物民间药》:全身黑烧,治淋病,遗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拐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枣七药材名称拐枣七拼音Guǎi Zǎo Qī别名大叶老鼠七、乌筋七来源罂粟科荷青花属植物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 (Thunb.) Prantl et Kund

  • 上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山龙药材名称上山龙拼音Shànɡ Shān Lónɡ别名大接骨丹、兰果野葡萄、过山龙来源葡萄科闷光蛇葡萄Ampelopsis bodimeri (Levl.

  • 杜仲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仲藤药材名称杜仲藤拼音Dù Zhònɡ Ténɡ别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鸡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胶藤来源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毛杜仲藤Parabar

  • 鸡蛋七

    药材名称鸡蛋七拼音Jī Dàn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姜状三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zingibernsis C.Y.Wu et Feng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姜块状根,除去泥土

  • 铁箍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箍散药材名称铁箍散拼音Tiě Gū Sàn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来源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

  • 对马耳蕨根

    药材名称对马耳蕨根拼音Duì Mǎ ěr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马耳蕨的根茎。功能主治治目赤肿痛。用法用量鲜对马耳蕨根茎(去鳞毛)一两,水煎,加

  • 金纳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纳香药材名称金纳香拼音Jīn Nà Xiānɡ别名牛虱子来源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长钩刺蒴麻Triumfetta pilosa Roth.,以叶及根入药。春季采叶,秋季挖根

  • 华东瓶蕨

    药材名称华东瓶蕨拼音Huá Dōnɡ Pínɡ Jué英文名Oriental Bristle Fern, Oriental Filmy-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华东

  • 柃寄生

    药材名称柃寄生拼音Línɡ Jì Shēnɡ别名方叶子、螃蟹脚、吊兰、胡龙须出处《湖南药物手册》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柃寄生的枝叶。夏、秋间采收。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0~13厘米。茎

  • 三叶鬼针草

    药材名称三叶鬼针草拼音Sān Yè Guǐ Zhēn Cǎo英文名Herba Bidentis Pilosae别名鬼针草来源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全草。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