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柿蒂汤

丁香柿蒂汤

症因脉治》卷二:丁香柿蒂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汤

处方丁香柿蒂人参生姜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益气和胃。主胃虚有寒,呃逆不止,或恶心呕吐,得热则减,得寒则甚者。

备注方中丁香柿蒂温胃散寒,降气止呃,人参补气益胃,生姜温胃散寒。诸药合用,共奏温中降逆,益气和胃之功。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妇人良方》卷八:丁香柿蒂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汤

处方丁香10粒,柿蒂15个。

功能主治咳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热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回春》卷三:丁香柿蒂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汤

处方丁香柿蒂、良姜、官桂、半夏(姜汁炒)、陈皮木香(另磨)、沉香(另磨)、茴香藿香厚朴(姜汁炒)、砂仁各等分,甘草减半,乳香(为末)。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虚寒呃逆,手足冷,脉沉细者。

用法用量方中乳香用量原缺。

寒极,手足冷,脉沉细,加附子干姜,去良姜、官桂。

摘录《回春》卷三

寿世保元》卷三:丁香柿蒂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汤

处方人参2钱,白茯苓2钱,陈皮2钱,良姜2钱,丁香2钱,柿蒂2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吐利、大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猜你喜欢

  • 二参还睛汤

    药方名称二参还睛汤处方人参1.5g,元参9g,熟地9g,当归9g,酒白芍9g,旱莲草9g,麦门冬9g,车前子9g。功能主治补肝肾以益精血,健脾胃以养瞳神。主肝肾两亏,或脾胃虚弱,精气不能上荣,或肝经风

  • 接骨六一散

    药方名称接骨六一散处方五加皮6份,土鳖1份。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接骨、活血、止痛。主骨折中、后期。用法用量蜜调外敷。摘录《外伤科学》

  • 冰霜梅苏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冰霜梅苏丸药方名称冰霜梅苏丸处方花粉1两,葛根1两,苏叶1两,柿霜2两,薄荷2两,山楂2两,马梅肉5两。制法上为细末,冰糖滓起母子,滚此药面,如黄豆大,再包白糖打

  • 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甘草干姜汤药方名称甘草干姜汤别名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处方甘草12克(炙)干姜6克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

  • 甘菊荆芥汤

    药方名称甘菊荆芥汤别名甘菊花荆芥汤处方甘菊(择)1两,防风(去叉)半两,旋覆花半两,芎藭半两,皂荚(酥炙,去皮子)1两,石膏(碎)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甘草(炙)3分,荆芥穗3分。制法上为粗末

  • 健脾利湿汤

    药方名称健脾利湿汤处方党参12克,白术6克,茯苓12克,猪苓9克,泽泻9克,山药9克,扁豆12克,肉豆蔻6克,熟地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陈皮9克,通草3克,车前子12克,肉桂3克,葛根2.

  • 白虎加葛根方

    药方名称白虎加葛根方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知母1两半,葛根(锉)1两半,石膏3两半,甘草(炙微赤,锉)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骨节烦疼,或已吐下,余热不尽,口干烦渴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

  • 梗连二陈汤

    药方名称梗连二陈汤处方陈皮、桔梗、茯苓、花粉、黄连、山栀(俱炒黑用)、瞿麦、木通。功能主治小儿痘疮干呕。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 香附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香附散药方名称香附散别名天仙藤散(《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处方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至

  • 清肺化痰健脾汤

    药方名称清肺化痰健脾汤处方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健脾。主痰热壅肺,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