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气拈痛丸

九气拈痛丸

《中国药典》: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木香75g高良姜75g陈皮150g郁金150g莪术(醋制)600g延胡索(醋制)300g槟榔150g甘草75g五灵脂(醋炒)300g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辣。

炮制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胸胁胀满疼痛,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香附(炙)5千克 良姜1.25千克 黄郁金2.5千克莪术(炙)10千克五灵脂(炒)5千克甘草1.25千克橘皮2.5千克延胡索(炙)5千克木香1.25千克槟榔2.5千克

制法上药十味,并研为细粉,过罗,用冷汗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治寒气郁滞,胃脘疼痛,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九气拈痛丸

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

处方当归4两,良姜4两,五灵脂4两,莪术4两,槟榔4两,青皮4两,元胡2两,郁金2两,木香2两,陈皮2两,姜黄2两,香附5两,甘草1两5钱。

制法上为末,醋为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心胃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水沉散

    药方名称水沉散别名水沉汤(《朱氏集验方》卷一)。处方香薷叶90克 白茯苓30克(去皮)厚朴(去粗皮,蘸生姜汁炙令紫色)90克 白扁豆30克丁香15克甘草15克(炙)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

  • 桂枝茯苓人参汤

    药方名称桂枝茯苓人参汤处方人参3钱,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生姜3钱,大枣3枚。功能主治产后阳虚郁冒。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 鬼箭羽散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一:鬼箭羽散药方名称鬼箭羽散处方丹参5两,鬼箭羽5两,白术5两,独活5两,秦艽3两,猪苓3两,知母2两,海藻2两,茯苓2两,桂心2两。功能主治微除风湿,利小便

  • 加味五子明目丸

    药方名称加味五子明目丸处方楮实子2两,菟丝子1两半,车前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半,决明子1两,大熟地1两,知母8钱,黄柏5钱,菊花6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神水将枯(结膜

  • 参鹿补膏

    药方名称参鹿补膏处方参鹿补膏清膏1kg,砂糖1.29kg。制法先将砂糖加水加热烊化,滤过,然后与参鹿补膏清膏混合,浓缩至比重1.365(热测),即得。密闭保存。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补肾壮阳。主阳虚畏寒,

  • 花蛇续命汤

    药方名称花蛇续命汤处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1两,全蝎(炒)1两,独活(去土)1两,天麻1两,附子1两,人参1两,防风1两,肉桂1两,白术1两,藁本1两,白附子(炮)1两,赤箭1两,川芎1两,细

  • 黄金顶

    药方名称黄金顶处方番木鳖1斤(水浸胀,去毛,拣选大中小三等。用真麻油1斤盛于铜勺内,放风炉中炭火上,熬滚沸,投入大等木鳖,候其浮起,以打碎黄色为度,如黑色则过于火候,失药之灵性矣,取起;次下中等木鳖,

  • 必捷散

    药方名称必捷散处方白花蛇(酒浸三宿,去皮,骨,炙)60克蒺藜子(炒,去角)蔓荆实(酒浸一宿,焙)各30克 白附子(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炒干)5枚荜澄茄20枚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祛风邪,止头痛

  • 鼻痔丸

    药方名称鼻痔丸处方瓜蒂(炒)4钱,甘遂(炒)4钱,枯矾5分,松香(为衣)5分。制法香油调硬些为丸。功能主治鼻痔。用法用量每用1丸,入鼻内点痔,1日1次。摘录《仙拈集》卷二

  • 止痛膏

    药方名称止痛膏处方羊脂22.5克 猪脂22.5克 松脂22.5克 蜡15克制法取猪、羊脂于铫子内,以肥松节点火,煎三五沸,下松脂及蜡令熔,搅和,倾于新瓷器内盛。功能主治治汤火所损,夜昼热痛。(烫伤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