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妙汤

二妙汤

寿世保元》卷二:二妙汤

药方名称二妙汤

处方黄柏(盐酒炒)5钱,苍术(米泔浸,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筋骨疼痛,或湿热流注,腰下作痛。

用法用量每用1匙,沸汤入姜汁调,食前服。痛甚者,加葱3根,水煎,空心热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绛囊撮要》:二妙汤

药方名称二妙汤

处方甘草1斤,威灵仙(各切片)1斤。

功能主治一切风痹瘫痪,筋骨疼痛,并大麻恶风。

用法用量水约担许,将药煎5-6滚,入大缸内,用板凳坐其中,周围用席围定熏之,待水温方浸洗,令浑身汗透淋漓。

注意谨避风寒。

摘录绛囊撮要

《仙拈集》卷四:二妙汤

药方名称二妙汤

处方菊花4两,甘草4钱。

功能主治肿毒,疔疮。

用法用量水3碗,煎1碗,冲热黄酒服。

摘录《仙拈集》卷四

猜你喜欢

  • 薄荷牛蒡汤

    药方名称薄荷牛蒡汤处方薄荷叶12克牛蒡子9克 焦马勃9克 焦栀子9克连翘壳9克 京玄参12克 西赤芍12克板蓝根15克大青叶12克 炒僵蚕9克 玉桔梗6克功能主治主荨麻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

  • 交济散

    药方名称交济散处方生地黄半斤,生姜4两。制法上药各洗净,同杵,治留一夕,焙干为末。功能主治血结作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男女血热心烦,或产后伤风,则以荆芥煎汤调下。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半夏茯苓丸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丸处方茯苓、半夏、橘皮、枳壳、人参、甘草、干姜。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妊娠恶阻,甚者寒热呕吐,胸膈烦满。用法用量每服20丸。摘录《女科指掌》卷三

  • 开明饼子

    药方名称开明饼子处方乌贼鱼骨半斤,黄蜡3两。制法上乌贼鱼骨为细末,熔黄蜡共为丸,捏如小钱大。功能主治夜眼。用法用量每服1饼,用猪肝2两,竹刀子批开,置药在肝内,用麻皮扎定,米泔水半碗煮熟,先食肝,次用

  • 加味越鞠丸

    《寿世保元》卷二:加味越鞠丸药方名称加味越鞠丸处方苍术(米泔浸,姜汁炒)1两,抚芎1两,香附(童便浸3日,炒)1两,神曲(炒)1两,栀子(炒)5钱,陈皮(去白)1两,白芍(去芦,炒)3两,黄连(酒炒)

  • 黑牛黄丸

    药方名称黑牛黄丸处方羚羊角1钱,牛黄1钱,天竺黄1钱8分,朱砂2钱,胆星2钱,珍珠7分,雄黄1钱8分,麝香7分,京墨(煅存性)1钱,犀角7分,冰片2分,琥珀1钱,金箔50张。制法上为末,用钩藤、甘草各

  • 白牵牛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白牵牛散药方名称白牵牛散处方白牵牛子(炒)1两,青橘皮(去白,焙,炒)1两,木通(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膜外水气。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厅类聚》引作“白牵牛子

  • 第一退水丸

    药方名称第一退水丸处方蓬术(炮)半两,三棱(煨)半两,桂心半两,青皮半两,益智半两,巴豆2两(去皮,出油,别研)。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气,退水肿,去菀莝,利湿,通小便。主水肿病

  • 滋筋养血汤

    药方名称滋筋养血汤处方川当归3克 熟地黄4.5克白芍药4.5克川芎2.2克人参2.4克五味子9粒麦门冬(去心)3克黄柏3克知母1.5克牛膝(酒浸)3克杜仲(酒炒)3克苍术3克薏苡仁3克防风1.8克羌活

  • 姜黄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姜黄散药方名称姜黄散处方川姜黄(成片子者)120克 蓬莪术红花桂心川芎各30克延胡索牡丹皮当归各60克白芍药9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子脏久冷,月水不调,及瘀血凝滞,脐腹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