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皮散

五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藏经》卷下: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别名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姜皮白皮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

备注方中茯苓皮健脾利湿;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饮,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

摘录中藏经》卷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五皮散

药方名称五皮散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举动喘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春温汤

    《辨证录》卷十一:春温汤药方名称春温汤处方人参巴戟天白术杜仲各15克 破故纸9克肉桂3克菟丝子15克功能主治主妇人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时,阴中不温,久不孕育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白柘汤

    药方名称白柘汤处方白柘(东南根1尺,去皮,取中皮,炙熟,细切)。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人素有劳根,苦作便发,发则身体百节皮肤疼痛,或热极筋急。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调下。摘录《鸡峰》卷九

  • 红吹药

    药方名称红吹药处方熟软石膏5钱,生硬石膏3钱,冰片3分,朱砂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疮,咽喉实火。用法用量本方为原书“三色吹药”之第一方。摘录《喉科紫珍集·补遗》

  • 导赤通气散

    药方名称导赤通气散别名导赤通气汤处方木通、生地黄、甘草、人参、麦门冬、石菖蒲、当归身。功能主治痘疹心虚,声不扬者。用法用量导赤通气汤(《麻科活人》卷三)。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 加减葛根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葛根麻黄汤处方葛根1两,麻黄1两,生姜1两,防风半两,芍药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芎藭半两,黄芩半两,防己半两,桂枝半两,甘草半两,附子1枚。功能主治刚柔痓。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6

  • 艾汤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药方名称艾汤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伤寒七八

  • 金科猪肚丸

    药方名称金科猪肚丸处方使君子1升,青皮(炒)、三棱(煨)、莪术(煨)、黄连、胡黄连、川楝子、芜荑(炒,研)、枳壳(炒)、黄梗皮、青木香、麦芽(炒)、槟榔(炒)、香附子、陈皮、杏仁(研)、茴香(炒)、吴

  • 补天膏

    药方名称补天膏处方云术3两,当归3两,生地3两,牛膝3两,沉香3两,人参4两,沙参4两,天门冬4两,阿胶4两,山茱萸4两,核桃肉4两,龙眼肉4两,紫河车2具,黍米金丹1粒(即小儿出世口内大血珠)。功能

  • 大阿胶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大阿胶丸药方名称大阿胶丸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15克 干山药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五味子各3

  • 黄药散

    《圣惠》卷十:黄药散药方名称黄药散处方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