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白蔻散

加味白蔻散

《点点经》卷一:加味白蔻散

药方名称加味白蔻散

处方苍术1钱,白术1钱,羌活1钱,白蔻1钱,陈皮1钱,枳壳1钱,秦艽1钱5分,厚朴1钱5分,槟榔1钱5分,吴萸1钱5分,粉葛2钱,甘草6分。

功能主治酒伤中焦,寒邪传肝,周身麻胀,经络抖跳,乍痛乍止,胸膈不利。如血变为痰,则常痛不禁,左胁尤甚。

用法用量生姜、灯心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一

《点点经》卷一:加味白蔻散

药方名称加味白蔻散

处方白蔻散加大黄2钱,朴硝2钱。

功能主治酒毒伤耗血海,肝火上炎,心肺受病,酒毒湿热流渗二腑,寒痰闭塞不行,大小肠气泛不清,三焦被寒,伤及脾胃,致肚腹作痛,上下不定,二便不通,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用猪胆汁半杯,童便半杯,匀入药内,合炒几回,不用引,取起煎服。须用灸脐法以助药力,庶几得快。

摘录《点点经》卷一

猜你喜欢

  • 五虎散

    药方名称五虎散处方当归350g红花350g防风350g天南星(制)350g白芷240g性状为橘黄色至暗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 参术调元膏

    药方名称参术调元膏处方雪白术1斤(净去芦油),拣参4两(俱锉成片)。制法入砂锅内,将净水10大碗,熬汁2碗,滤去滓,又熬,取汁2碗,去滓,将前汁共一处滤净,文武火熬至2碗,加蜜半斤,再煎至滴水成珠为度

  • 丝瓜酒

    药方名称丝瓜酒处方丝瓜根5~6根制法上药捣烂。功能主治治黄疸。眼与周身黄如金色者。用法用量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加黄酒冲服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醋石榴子方

    药方名称醋石榴子方别名醋石榴丸、酸石榴丸处方酸石榴7颗(去皮,置于盆内,炊饭甑上蒸烂,绞取汁),冬消梨20颗(去皮核,研绞取汁),羌活1两,犀角屑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干薄荷叶1两,茺蔚子半两,白

  • 槐子方

    药方名称槐子方处方乌牛胆、槐子。功能主治明目。主疳湿。用法用量以乌牛胆酿槐子。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本草》

  •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卷三:青蒿鳖甲汤药方名称青蒿鳖甲汤处方青蒿6克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知母6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养阴透热。治温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法用量

  • 大惺惺丸

    药方名称大惺惺丸处方辰砂(研)1钱半,青礞石1钱半,金牙石1钱半,雄黄1钱,蟾灰2钱(干燥虾蟆1个,烧灰存性,研末),牛黄1钱,龙脑1钱(别研),麝香半钱(别研),蛇黄3钱(醋淬5次)。制法上为细末,

  • 安志膏

    《济阳纲目》卷四十六:安志膏药方名称安志膏处方辰砂(研)7钱半,酸枣仁(炒)7钱半,人参7钱半,茯神(去木)7钱半,琥珀7钱半,滴乳香(研)1钱。制法上为末,和匀。功能主治妇人因去血过多,心神不安,言

  • 麦芽糕

    药方名称麦芽糕处方麦芽120克橘皮30克 炒白术30克神曲60克米粉1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把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30克;然后将麦芽、橘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

  • 竹叶汤

    《金匮要略》卷下:竹叶汤药方名称竹叶汤处方竹叶20克葛根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3克附子6克大枣5枚生姜15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疏风解表。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用法用量上十味,以水1升,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