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黄丸

半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半黄丸

药方名称半黄丸

处方黄芩45克 南星 半复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主治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冷时,其脉洪滑者。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30~5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半黄丸

药方名称半黄丸

处方黄芩1两半,南星1两,半夏1两。

制法姜汁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热痰嗽。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满,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时冷,其脉洪滑者。

用法用量姜汤下30-5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猜你喜欢

  • 完疮散

    药方名称完疮散处方滑石(飞)1两,赤石脂(飞)5钱,粉甘草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湿烂诸疮肉平不敛,及诸疮毒内肉既平而口有不收者。用法用量干掺,或用麻油调敷。痒,加枯矾1钱;痒甚,加水银3-4钱,松

  • 马思答吉汤

    药方名称马思答吉汤处方羊肉1脚子(草果5个,官桂2钱,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功能主治补益、温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药一同熬成汤,滤净,下熟回回豆子2合,香粳米1升,马思答吉1钱,盐少许,调和匀

  • 健脾除温汤

    药方名称健脾除温汤处方生薏米15~30克 生扁豆15~30克山药15~30克芡实9~15克枳壳9~15克 萆藓9~15克黄柏9~15克白术9~15克茯苓9~15克 大豆黄卷9~15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湿。

  • 和血表邪汤

    药方名称和血表邪汤处方熟地2钱,当归2钱,川芎1钱半,麻黄根1钱半,桂枝1钱半,羌活1钱半,防己1钱半,秦艽1钱半,干葛1钱,薄荷1钱,陈皮1钱,槟榔1钱。功能主治酒伤肝,病发周身麻胀,四肢筋痛,手足

  • 癫狂丹

    药方名称癫狂丹处方公丁香3钱,沉香3钱,雄黄3钱,青皮3钱,黄芩3钱,胡黄连3钱,乳香2钱5分,麝香2钱5分,熊胆2钱5分,檀香3两,轻粉4钱半,黄连1两,牵牛1两,三棱1两,甘草1两,莪术1两,陈皮

  • 椒沉丸

    药方名称椒沉丸处方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4两,沉香1两。制法上为末,以无灰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暖水脏。主目黑暗。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 加减玉容散

    药方名称加减玉容散处方白芷1两5钱,白牵牛5钱,防风3钱,白丁香1两,甘松3钱,白细辛3钱,山柰1两,白莲蕊1两,檀香5钱,白僵蚕1两,白及3钱,鹰条白1两,白蔹3钱,鸽条白1两,团粉2两,白附子1两

  • 罗面丹

    药方名称罗面丹处方飞罗面(略炒),京墨(磨下)2钱。功能主治内损吐血。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观音救苦方

    药方名称观音救苦方处方木香4两,黄连2两。制法黄连切片煎汁,浸木香,慢火焙干,为末,乌梅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观音救苦丸”。摘录《寿世保元》卷四引马伏

  • 鼓腹遇仙丹

    药方名称鼓腹遇仙丹处方白丑头末4两(半生半炒),白槟榔1斤,茵陈5钱,莪术5钱,三棱5钱,牙皂角5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鼓胀。用法用量五更时冷茶送下3钱。行后随以温粥补之,忌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