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耆内托散

参耆内托散

《小儿痘疹》: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川芎厚朴(姜制)、防风桔梗(炒)、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痘疮倒靥,或痛疡久不溃脓者。

用法用量糯米1撮,水煎服。

摘录《小儿痘疹》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酒洗)、白术(炒)、橘红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酒洗)、羌活厚朴(姜汁拌炒)。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肿疡,加连翘羌活;溃疡,加芍药、甘草;酒毒,加酒炒连;气,加香附;痰加瓜蒌仁;发热,加小柴胡、酒炒黄芩;渴加天花粉;恶心,加半夏生姜;解毒,加金银花甘草节;在太阳经上加羌活,阳明经上加鼠粘子、白芷升麻,少阳经上加柴胡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治痘全书》卷十三: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川芎当归防风白芷桔梗白芍厚朴木香肉桂

功能主治痘不起发,根窠不红,灰白色,寒战咬牙,痘毒少,而元气至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医学心悟》卷六: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1钱(虚甚者倍用),黄耆(酒炒)3钱,当归2钱,川芎(酒炒)5分,炙草1钱5分,陈皮5分,金银花5钱,丹皮1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钱5分。

功能主治痛疽未溃或已溃。

用法用量大枣5枚,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种痘新书》卷七: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赤芍川芎厚朴防风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虫退。

功能主治气虚不能化毒,面痒者其痘白而顶陷,皮薄而浆清,精神困倦,二便频利。

摘录《种痘新书》卷七

《易简方便》卷五: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炙耆、白术当归、元参、白芍牛蒡、银花、连翘防风甘草

功能主治妊妇痘出稠密者。

摘录《易简方便》卷五

猜你喜欢

  • 蟾酥墨

    药方名称蟾酥墨处方雄黄1两,胆矾1两,韶粉1两,藤黄1两,铜绿1两,硼砂1两,寸香1钱。制法上为末,蟾酥为条,如笔管大,阴干。功能主治一切痈疽。用法用量用水磨涂之。摘录《青囊秘传》

  • 白附丸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白附丸药方名称白附丸别名真珠膏、人参丸处方白附子(生)2个,天南星(炮)半两,全蝎37枚,人参2钱,白僵蚕(麸炒)14个,朱砂1钱,脑、麝、乳香各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

  • 柏艾散

    药方名称柏艾散处方生地9克淮山药6克 莲仁6克(去心)柏子仁(去净油)丹皮 山萸肉各5克泽泻3克(盐水炒)生荷叶1张(干者无效)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鼻衄。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生艾叶捣汁100毫升冲

  • 分湿消毒至神丹

    药方名称分湿消毒至神丹别名分湿消毒丹处方白蜡1两,黄丹2两,韭菜地上蚯蚓粪2两(炒干1两5钱),冰片5分,朝脑3钱,麝香5分,血竭5钱,铅粉1两,炒松香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3钱,铜绿2分,轻粉

  • 二陈双核饮

    药方名称二陈双核饮处方陈皮2钱,青皮(醋炒)2钱,橘核(炒)2钱,荔枝核(炒)2钱,甘草5分,乳香8分,白茯苓8分,半夏8分,没药8分,大茴香8分。功能主治疝气,遇劳碌、风寒即发,外肾肿大坠痛。用法用

  • 豆蔻香连丸

    药方名称豆蔻香连丸别名豆蔻木香丸处方黄连(炒)3分,肉豆蔻1分,南木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米粒大。功能主治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切痛。用法用量豆蔻木香丸(《普济方》卷三

  • 附子龟板汤

    药方名称附子龟板汤处方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功能主治滋阴潜阳。主阴阳两虚,虚阳上亢。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姜

  • 血风汤

    药方名称血风汤处方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川芎芍药当归地黄白术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产后诸风。手足痿软无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润,脉细。用法用量温酒调下50~7

  • 芩部丹

    药方名称芩部丹处方黄芩10克丹参10克百部18克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活血抗痨。治肺痨兼夹瘀血,潮热,咳嗽,胸痛如刺,或胸中肌肤甲错,面目黧黑,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涩者。亦用于皮肤结核、流痰、瘰疬。用法用

  • 神仙沉麝圆

    药方名称神仙沉麝圆处方没药(研)、血竭(研)、沉香、麝香(研细)、辰砂,各一两。木香半两,甘草二两。炮制上为末,熬甘草为膏搜和。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姜盐汤嚼下。血气,醋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