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双和汤

双和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双和汤

药方名称双和汤

处方白芍药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蓍(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上

炮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五劳、六极、七伤,心肾俱虚,精血气少,遂成虚劳。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热往来,咳嗽咽干,行动喘乏,面色痿黄,略有所触,易成他疾。

或伤于冷,则宿食不消,脾疼腹痛,泻痢吐逆;或伤于热,则头旋眼晕,痰涎气促,五心烦热;或因饥饱动作,喜怒惊恐,病随而至,或虚胀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生肌肉,心烦则虚汗盗汗,一切虚劳不敢服燥药者,并宜服之。

常服调中养气,益血育神,和胃进食,补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服。

注意忌生冷、果子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双和汤

药方名称双和汤

处方白芍药225克当归(洗,酒浸)黄耆(蜜炙)川芎地黄(净洗,酒蒸)各90克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6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心肾俱虚,精血气少,遂成虚劳。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热往来,咳嗽咽干,行动喘乏,面色萎黄。或伤于寒,则宿食不消,肚腹疼痛,泻痢吐逆;或伤于热,则头目眩晕,痰涎气促,五心烦热;或因饥饱动作,喜怒惊恐,病随而至,或虚胀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长肉,心烦则虚汗盗汗,一切虚劳不敢服燥药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4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茯苓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茯苓饮药方名称茯苓饮处方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生姜半两,甘草1分(炙)。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

  • 补益石斛丸

    药方名称补益石斛丸处方石斛1两半(去根),萆薢1两(锉),远志3分(去心),覆盆子3分,泽泻1两,白龙骨1两,杜仲1两半(去粗皮,微炙,锉),防风3分(去芦头),牛膝1两半(去苗),石龙芮1两,薯蓣3

  • 完带汤

    药方名称完带汤处方白术(土炒)30克山药(炒)30克人参6克白芍(酒炒)15克车前子(酒炒)9克苍术(制)9克甘草3克陈皮1.5克 黑芥穗1.5克柴胡1.8克功能主治健脾燥湿,疏肝理气。治脾虚肝郁,湿

  • 狸骨知母散

    药方名称狸骨知母散别名狸骨散处方狸骨、鲮鲤甲、知母、山龟壳、甘草、桂心、雄黄、干姜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鼠漏,始发于颈,无头尾,如鼷鼠,寒热脱肉。此得于鼠毒,其根在胃。用法用量狸骨散(《不居

  • 甘遂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甘遂汤药方名称甘遂汤处方甘遂(炒令微黄)半两,半夏(汤浸去滑,生姜汁炒干)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留饮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后乃快,虽利心下续结满,此为留饮未除。用法用量每

  • 何首乌膏

    药方名称何首乌膏处方九真藤根(即何首乌)。功能主治瘰疬,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用法用量洗净,生嚼常服;又取叶捣覆疮上,数服即止。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一引《斗门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一

  • 大补肾汤

    药方名称大补肾汤处方磁石3两,石斛3两,茯苓3两,橘皮3两,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牛膝3两,棘刺3两,桂心3两,地骨皮3升,人参5两,当归5两,五味子5两,高良姜5两,杜仲5两(炙),紫菀4两

  • 苍芩丸

    药方名称苍芩丸处方苍术15克 片芩9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为末,汤浸炊饼为丸。功能主治清热化湿。主湿热发热。用法用量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羚角散

    药方名称羚角散别名羚羊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处方羚羊角甘草防风麦冬玄参知母黄芩牛蒡子功能主治治麻疹初起,风寒外客,毒邪内陷,以至疹子出一日即没者。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

  • 大黄葶苈丸

    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大黄葶苈丸药方名称大黄葶苈丸处方大黄5钱(炒),葶苈子(洗净,瓦上炒)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喘咳嗽。用法用量每服5-7丸,桑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