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蒜膏

大蒜膏

《中国医学大辞典》:大蒜膏

药方名称大蒜膏

处方独头蒜数颗。

制法捣烂,麻油拌和。

功能主治消毒止痛。主恶疮肿痛不眠。

用法用量厚敷疮上,干又换敷。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汉药神效方》:大蒜膏

药方名称大蒜膏

处方大蒜、沙糖、陈酒。

功能主治膈病困极,及老人虚弱羸瘦者。

用法用量浓煎成膏。内服。

摘录《汉药神效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大蒜膏

药方名称大蒜膏

处方大蒜3枚(捣烂),麝香(研)半钱匕。

制法上和匀。

功能主治瘰疬结聚不散,硬如石。

用法用量敷于帛上,贴之,1日2易;旋捣最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仙拈集》卷一:大蒜膏

药方名称大蒜膏

处方独蒜。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用草从左手中指顶尖处量至中指根处为止掐断,即用此草从根量至掌,再从掌量至腕为度,用墨点记,名内关穴,用核桃半个,盛独蒜研烂敷于墨点处,以绵扎上,1个时辰即去之。

摘录《仙拈集》卷一

猜你喜欢

  • 降气制肝汤

    药方名称降气制肝汤处方白芍1钱5分,当归7分,前胡6分,厚朴6分,陈皮6分,桂3分,苏子1钱,萝卜子1钱,甘草5分,桑皮5分。功能主治大怒之后,血逆妄吐。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大枣2个,煎服。摘录《方症

  • 针头丸

    药方名称针头丸处方川乌尖7个(去坏,干)白僵蚕7个(去嘴、丝)硼砂10枚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调药,不令稀,摊在碗内,用荆芥、艾各30克,皂角小者1茎,烧烟,将药碗高覆熏之,常将药膏搅转,又摊又熏,皂角

  • 大透肌散

    药方名称大透肌散处方人参、芍药、川芎、甘草、茯苓、白术、木通、陈皮、黄耆、糯米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健脾胃。主用法用量每服4钱,清水煎服。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补遗》引《石氏秘传》

  • 金华散

    《洪氏集验方》卷五:金华散药方名称金华散处方黄皮(去粗皮)半两(炙焦),黄连半两,海螵蛸3钱,五倍子3钱,轻粉1分(研入)。制法上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疮疡。用法用量疮干用油调敷,湿时干敷。摘

  • 加减补阴丸

    药方名称加减补阴丸处方熟地8两,菟丝子4两(盐酒浸1宿),当归3两(酒浸),白芍3两(炒),锁阳3两(酥炙),杜仲2两(炒),牛膝4两(酒浸),破故纸1两半,枸杞1两半,虎骨2两(酥炙),龟板1两(酥

  • 金珠丸

    药方名称金珠丸处方天南星(炮)半两,白矾(焙)半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朱砂(研细)半两,人参1钱,干山药1钱,腻粉2钱,金箔10片。制法上为细末,薄荷汁同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功能主治化

  • 八味清心沉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清心沉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清心沉香散处方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 紫檀香90g红花90g 肉豆蔻60g天竺黄60g 北沙参60g来源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浅棕红色的粉末;气香,

  • 谷精丸

    《普济方》卷八十三引《卫生家宝》:谷精丸药方名称谷精丸处方谷精草3两(为末),羊肝1具(薄切作片子,三指大,用谷精草以水2大碗同煮)。制法上和黑豆不拘多少,时嚼吃;如恐人不肯吃时,煮出乘热入臼内,捣成

  • 葛根一物饮

    药方名称葛根一物饮别名葛根汤、葛根饮、葛根汁、葛根饮子、葛根汁饮处方葛根汁2升。功能主治妊娠热病烦闷,小儿伤寒衄血,金疮中风。用法用量葛根汤(《圣济总录》卷一三九)、葛根饮(《圣济总录》卷一四○)、葛

  • 龙麝丹

    药方名称龙麝丹处方白矾(飞过),雄蛇蜕1两(火煅过用),硼砂半两(研),麝香半两(另研)。功能主治缠喉风。用法用量上研匀,用牛蒡子自然汁为饼子,如钱大,以红绵包,噙化。如牛蒡子汁稀,入糊少许。摘录《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