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奔豚汤

奔豚汤

金匮要略》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芎藭当归各6克半夏12克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4两(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心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奔豚,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心5两,生姜2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得5升,温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注意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摘录《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金匮》卷上: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功能主治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饧。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临床应用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摘录《金匮》卷上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吴茱萸1升,桂心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功能主治气奔急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血,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痰,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谬之甚矣。嗣伯治风眩气奔欲绝,故以桂、苓祛风,人参壮气,茱萸降逆,石膏开泄旺气为之必需。

摘录《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杏苑》卷六:奔豚汤

药方名称奔豚汤

处方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功能主治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猜你喜欢

  • 阿胶鳖甲汤

    药方名称阿胶鳖甲汤处方生鳖甲5钱,阿胶1钱,白芍1钱,炙草1钱,小草8分,淡菜2枚,西洋参1钱。功能主治血虚不足养肝,致动肝风者。摘录《温热经解》

  • 槐白皮散

    《圣惠》卷三十四:槐白皮散药方名称槐白皮散处方槐白皮2两,枸杞根1两,附子(炮裂)1两,防风(去芦头)1两,芎?1两,川椒100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齿龈风,连(角思)肿痛

  • 崇土散

    药方名称崇土散处方白术1两(切大片,以黄土半两,水1碗,煮1响,须洗去泥,焙),丁香3钱(生用),干姜1两(黄泥裹煨,10分干),草果半两(黄泥裹,煨干,去皮),人参半两(黄泥裹煨),缩砂(连皮)2两

  • 防风通气汤

    药方名称防风通气汤处方羌活2钱,独活2钱,防风1钱,甘草1钱(炙),藁本1钱,川芎5钱,蔓荆子3钱。制法上锉,分二贴。功能主治瘰疬不消,脓清不敛,服八珍汤少愈而肩背忽痛,不能回顾,此膀胱经气郁所致。用

  • 鸡肝药

    《种福堂方》卷四:鸡肝药药方名称鸡肝药处方滑石6钱(水飞),雄黄2钱,朱砂3钱(水飞,忌见火),冰片3分,石决明1两半(锻),海螵蛸4钱(煅去壳),炉甘石6钱(童便煅7次),赤石脂3钱(煅)。制法上为

  • 茯苓杏仁煎

    药方名称茯苓杏仁煎处方茯苓4两,杏仁4两,橘皮3两,苏子1升(碎),甘草3两(炙),芍药4两,白前3两,五味子3两,生姜汁5合,蜜6合,竹沥2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气满胸急。用法用量以水9升,先煮诸药

  • 三一肾气丸

    药方名称三一肾气丸处方熟地费 生地黄山药(俱怀庆者)山茱萸肉各120克牡丹皮赤白茯苓泽泻锁阳龟版各90克牛膝(川者)枸杞子(甘川)人参(辽)麦门冬天门冬各60克知母黄柏五味子(辽)肉桂各30克制法上药

  • 瓜蒌仁汤

    《古今医彻》:瓜蒌仁汤药方名称瓜蒌仁汤处方瓜蒌霜2钱,米仁2钱,川贝母(去心)钱半,天门冬(去心)钱半,金银花钱半,麦门冬(去心)钱半,百合钱半,甘草节3分,桑白皮(蜜炙)1钱,桔梗1钱。功能主治肺痈

  • 楝果裘

    药方名称楝果裘处方楝树果2个。功能主治阳阴胃经实火上攻,血从牙缝流出。用法用量连肉核捣烂,丝绵包裹,先用温汤漱净瘀血,塞于牙缝内。其血自止。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甘缓汤

    药方名称甘缓汤处方人参(少者用山药4钱炒黄代之)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甘草(炙)1钱半,升麻5分,陈皮7分,苡仁(炒)2钱,芡实(炒)2钱,木瓜1钱,白豆蔻曲(炒,研)1钱,红枣4枚。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