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附丸

姜附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1斤(大者,去毛皮,泔浸3宿,春夏1宿,滤出水,净洗,入银石器内用井水煮,上有2寸分水方可,入大蒜20枚,去皮铺在上,慢火煮,候蒜烂,以竹箸搅,以蒜汁干为度,滤出焙干用),神曲(炒黄)4两,干姜(生)4两,荜茇2两,丁皮2两,胡椒2两,缩砂仁2两。

制法上为末,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实脾胃,进美饮食。主脾胃气弱,饮食少,或心腹疼痛,或饮食难于克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任意汤使下,不以时候。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方出《肘后》卷一,名见《外台》卷七: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2两(炮),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捣为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肺伤动,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4丸,1日3次。

注意猪肉,冷水。

摘录方出《肘后》卷一,名见《外台》卷七

普济方》卷二一二: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赤乌脚4两,附子1两,干姜1分。

制法上为末,用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赤白痢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3枚7钱重者(炮,去皮脐),白术4两,干姜2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寒祛湿,温脾胃,止泄泻。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干姜(炮)3分,乌头(炮裂,去皮尖)1分,吴茱萸(汤浸1宿,焙干,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中寒,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心下结实。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腹以酒送下,日3夜1;未效,稍加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别名附子姜朴丸

处方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霍乱,呕吐不止,手足厥逆。

用法用量附子姜朴丸(《卫生总微》卷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枳实木香丸

    药方名称枳实木香丸处方枳实(去瓤,麸炒)60克木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海藻(洗去咸,焙)葶苈(纸上炒令紫色)各30克 芍药(锉)丁香各22克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安神滚痰丸

    药方名称安神滚痰丸处方礞石1两(煅),风化消1两,朱砂1两,沉香5钱,珍珠5钱。制法上为末,煎天麻膏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利肺安心,逐痰醒神。主痰升致癫。用法用量每服3丸,姜汁、竹沥调下。各家论述《

  • 白蔹汤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白蔹汤药方名称白蔹汤处方漏芦3两,白蔹3两,槐白皮3两,蒺藜子2两(微炒,去刺),五加皮3两,甘草3两(炙微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脚气。脚上生风毒疮

  • 千里健步散

    药方名称千里健步散处方细辛防风白芷草乌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远行两脚肿痛。用法用量掺在鞋底内,如底干,即以水微湿之,掺药着脚,行走自不吃力,再不作肿。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百效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百效膏药方名称百效膏处方藿香1两5钱,艾绒1两5钱,蓖麻子1两5钱,生草乌1两5钱,荆芥1两5钱,乌药1两5钱,桂枝1两5钱,蜂房1两5钱,藁本1两5钱,秦艽1两5钱,全蝎1两

  • 荆防败毒散

    《摄生众妙方》卷八:荆防败毒散药方名称荆防败毒散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防风荆芥桔梗川芎各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

  • 升桔汤

    药方名称升桔汤处方升麻桔梗昆布连翘射干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骨槽风,及咽喉、耳内肿痛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 白矾汤

    《辨证录》卷十:白矾汤药方名称白矾汤处方白芍90克白矾15克当归丹皮各30克柴胡9克附子3克功能主治钩吻中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圣济总录》卷一二○:白矾汤药方名称白矾汤处方白矾(烧令

  • 君雷散

    药方名称君雷散处方使君子肉(黑油者不用)1两,白雷丸(赤者不用,煮胖,竹刀刮去皮脐,用苍术同煮10-20滚,去术)8钱半,生甘草8钱。制法入罐煮烂,焙末,用老鸡肝(不见水一个,男雌女雄,忌铁),入前药

  • 黄连竹茹汤

    《回春》卷三:黄连竹茹汤药方名称黄连竹茹汤处方黄连1钱(姜汁炒),山栀1钱(炒黑),竹茹1钱,人参5分,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陈皮、白芍(炒)、麦门冬(去心),甘草3分,炒米1撮。制法上锉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