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五味甘草汤

桂苓五味甘草汤

药方名称桂苓五味甘草汤

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

处方茯苓4两,桂枝4两(去皮),甘草3两(炙),五味子半升。

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用法用量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书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服青龙已,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放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临床应用①冲气上逆(《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陈某,女,4O岁,1979年10月26日来诊,因情志因素致阵发性脐下悸已8个月,每日发作3-5次,发作时自觉从少腹有气上冲、胸闷喉痒,唇麻齿抖,语言不利,面色潮红,并有冷气下行,足冷腿软,步履困难,近1月来症状加重,头痛畏光,视力减退,发作完毕,一切如常,苔薄白,脉滑数有力。冲气上逆,治拟平冲降气,桂苓五甘汤主之。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共服21剂,诸证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②气厥(癔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范某,女,60岁,每因生气出现脐下悸,惊恐气短,四肢发冷,遂即昏倒,小便失禁,甚时每日发作5-6次,历时半年余,西医诊断为癔病,苔薄白,脉滑数有力,辨证为气机逆乱,蒙蔽清窍,发为气厥。方用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服6剂后,除略有心悸外,余证悉平,继服24剂病告痊愈,随访无恙。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干姜粥

    药方名称干姜粥处方白米4合,干姜1两,良姜1两。功能主治温暖脾胃,散寒止痛。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痛,脾胃虚寒,呕吐,呃逆,泛吐清水,肠鸣腹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凡发热之时以及阴虚内热的病人,

  • 金牛汤

    药方名称金牛汤处方郁金2钱,牛蒡子3钱(炒,研),陈麻黄4分(蜜水炒),瓜蒌皮3钱,苏子1钱半,芥子1钱,沉香5分,贝母2钱,杏仁3钱,橘红1钱,半夏1钱,桑皮2钱,枇杷叶2张(刷毛,蜜炙)。功能主治

  • 大附子丸

    药方名称大附子丸处方大附子2两,禹余粮2两,白马蹄2两,鹿茸2两,乌贼鱼骨1两,龙骨1两,当归1两半。功能主治血崩日夜不绝,将欲困笃。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 替针丸

    《普济方》卷三九三:替针丸药方名称替针丸处方青皮陈皮京三棱枳壳厚朴诃子白豆蔻各30克 肉豆蔻槟榔各15克干姜22克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因冷伤脾,心腹痛胀,胁肋疼硬,不思

  • 大泽汤

    药方名称大泽汤处方天冬6克 生地18克人参4.5克龟版24克麦冬4.5克茯神6克 柏仁6克 蛤粉12克丹参6克石斛6克 灯心100厘米 藕5大片功能主治主阴液大亏,心火上炽,舌色绛红,边尖破碎。舌有血

  • 荆芥祛风汤

    药方名称荆芥祛风汤处方荆芥2钱,甘草1钱,半夏5分,麦冬5钱,当归3钱,白芍3钱。功能主治小儿胃火郁热之赤白游风,往来不定。用法用量水煎服。数剂愈。摘录《辨证录》卷十

  • 黄连西瓜霜眼药水

    药方名称黄连西瓜霜眼药水处方硫酸黄连素0.5g,西瓜霜(或皮消)5g,月石(即硼砂)0.2g,硝苯汞0.002g,蒸馏水100ml。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明目。主急性结膜炎、沙眼等。用法用量配制成眼药

  • 斑蝥粉

    药方名称斑蝥粉处方斑蝥3个,枯矾3g,硫黄3g,密陀僧3g,三仙丹2g,冰片1g,砒霜1.5g,硼砂2g,麝香0.15g,甘油50ml。制法上先将白砒煅至无烟后,与他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体癣。用法用量

  • 甘菊花散

    《圣惠》卷十一:甘菊花散药方名称甘菊花散处方甘菊花半两,旋覆花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藭1两,蔓荆子半两,细辛半两,酸枣仁1两,葳蕤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

  • 雪梨浆

    药方名称雪梨浆处方清香甘美大梨(削去皮)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治温热伤津,口渴甚者。用法用量用大碗盛清冷甘泉,将梨薄切,浸入水中,少顷,水必甘美。但频饮其水,勿食其滓。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