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榼藤子丸

榼藤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半两,威灵仙(拣净,锉碎,水淘洗过,焙干)2两,大黄(煨过)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痔。下部肿痛,便血后重,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宣明论》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黄耆2两,枳实2两,槐花2两,荆芥穗2两,凤眼草2两,榼藤子1对(炙),皂子300个(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饮亦得。

注意忌油腻、生冷、猪、鱼、臭血物等。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附子1两,草乌头半两,川乌头半两,刺猬皮半两,猪牙皂角半两,榼藤子半两,皂角刺半两,枳壳半两,白矾1分。

制法上并锉碎,入砂罐内,炭火烧留性,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疮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御药院方》卷八:榼藤子丸

药方名称榼藤子丸

处方榼藤子1个(重7钱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半两,皂角刺(烧存性)半两,猬皮(烧存性)半两,枯白矾半两,白附子(炮)半两,枳壳(麸炒黄,去瓤)半两,樗皮(焙干)半两,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澼下血,痔漏结核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温酒送下;如有痔疮疼痛,醋研5-7丸,津唾涂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猜你喜欢

  • 火坠散

    药方名称火坠散处方益智(连皮炒,取仁)、茴香(淘去沙,炒)、南木香(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疝气。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遇病发时服。以热到疼处为验。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桂枝加川芎防风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川芎防风汤处方桂枝1两半,芍药1两半,生姜1两半,甘草1两,防风1两,川芎1两,大枣6枚。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柔痉,发热、自汗,而不恶寒者。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温服

  • 固经丹

    药方名称固经丹处方香附子(醋浸,炒黑)1两,蒲黄(炒黑)1两,枯矾5钱,龙骨2钱5分,牡蛎2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炊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不止,经水淋漓。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淡醋汤

  • 百灵藤粥

    药方名称百灵藤粥处方百灵藤4两。功能主治大风疾。用法用量以水1斗,煎至2升,去滓,入粳米4合煮作粥,于温室中澡浴后服之。衣覆取汗。汗后皮肤风退如麸皮。每隔日1服。50-60日后渐愈,毛发即生。摘录《圣

  • 瓷药散

    药方名称瓷药散处方白瓷药1两(细研),柏叶1两(微炙),柏树细枝1两(锉,炒黄),茴根1两(锉)。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方中茴根,《普济方》作茜根。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 引气归血汤

    药方名称引气归血汤处方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白术9克(土炒)甘草3克 黑芥穗9克 丹皮9克姜炭L5克香附1.5克(酒炒)麦冬9克(去心)郁金3克(酣炒)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治妊娠

  • 清热解毒消肿汤

    药方名称清热解毒消肿汤处方连翘15克,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9克,黄芩9克,瓜蒌3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肺经热,解毒消肿。主肺热不宣,火毒凝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凉血当归饮

    药方名称凉血当归饮处方当归1钱半,川芎1钱,生地黄1钱,芍药1钱,黄芩1钱,黄连1钱,犀角(镑)1钱,牡丹皮1钱,防风1钱,荆芥1钱,甘草7分。功能主治血热疠风。用法用量上锉。水煎,食远服。摘录《济阳

  • 小承气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承气汤药方名称小承气汤处方大黄(五钱)厚朴(三钱)枳实(二钱)功能主治治伤寒潮热谵语,大便六七日不通,有燥粪结滞,此药主之。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

  • 远志流浸膏

    药方名称远志流浸膏来源为远志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的液体。炮制取远志中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