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红丸

橘红丸

《中国药典》: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红75g陈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 苦杏仁50g紫苏子(炒)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蒌皮50g浙贝母50g地黄50g麦冬50g石膏5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胡椒100粒,黑牵牛100粒,巴豆30粒(去皮,同前3味炒令焦,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制法上药除巴豆外为细末,用葱白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胃虚,腹胀硬。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莱菔子汤送下。乳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红24两,贝母16两,茯苓16两,麦冬16两,杏仁(去皮,炒)16两,生石膏16两,瓜蒌皮16两,橘皮16两,生地16两,桔梗12两,紫菀12两,法半夏12两,苏子(炒)12两,甘草8两,冬花8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肺祛湿,止嗽化痰。主肺胃湿热,咳嗽痰盛,胸中结满,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榧子贯众汤

    药方名称榧子贯众汤处方榧子1两,槟榔1两,红藤1两,贯众5钱。功能主治驱钩虫。主钩虫病。用法用量水煎取汁,分2次服。每次服药时随吃生大蒜2至3瓣。连用3天。各家论述方中榧子、槟榔、贯众、大蒜都是驱虫药

  • 接神散

    药方名称接神散处方菊花150克秦艽(去土)90克射干白术铅霜各60克朴消(研)石膏(研)白石英(研)扁青(研)各30克制法上九味,捣研为散。功能主治治内热上逆,目睛如脱。用法用量每服6竟,食后温米饮调

  • 姜朴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姜朴丸药方名称姜朴丸别名厚朴煎丸处方厚朴(去粗皮)1斤(擘作16片,肥生姜1斤,捶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干姜半斤(以甘草半斤,捶碎,煮甘草味淡取出,干姜切作片子

  • 调水愈通散

    药方名称调水愈通散处方青皮、陈皮、三棱、蓬术、厚朴、半夏、桔梗、甘草、藿香、益智、官桂、香附。功能主治寒热经事不通,呕吐咳嗽,中脘不时疼痛。用法用量水1钟,入姜煎8分,不拘时候服。如小腹痛,加红花,归

  • 海青膏

    药方名称海青膏处方黄丹4两(水飞),诃子8个(去核,为细末),乌鱼骨(白者)2钱,青盐1两(另研),白沙蜜(净者)1斤。制法上将蜜滚去白沫,先下黄丹,用槐条49根,少时下余药。不住手一顺搅,直搅蜜紫色

  • 加味汤泡散

    药方名称加味汤泡散处方归尾1两,赤芍药1两,黄连1两,杏仁1两,防风1两,铜青2钱,薄荷叶3钱。功能主治眼壅肿。用法用量洗眼。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地黄煎

    《仁斋宜指》卷二十六:地黄煎药方名称地黄煎处方生地黄120克(取汁)鹿角胶30克(捣碎,炒黄。如无鹿胶,则以透明阿胶代之)制法上药为末,拌匀。功能主治主肺损吐血、嗽血。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童便150毫

  • 新定薏仁汤

    药方名称新定薏仁汤处方薏仁30克附子3~6克木瓜4.5克牛膝6~9克功能主治治腰痛筋挛,难以屈伸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如脉洪,重按有力,口中热,去附子,加白术15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六

  • 调荣散

    《顾松园医镜》卷九:调荣散药方名称调荣散处方丹参2-3钱,桃仁2-3钱,赤芍钱许,刘寄奴2-3钱,玄胡索钱许,泽兰2-3钱,莪术钱许。功能主治瘀血肿胀,或单腹胀大,不恶食,小便赤,大便黑。用法用量热,

  • 耳鸣丸

    药方名称耳鸣丸处方大黄8两,山茱萸(制)8两,茯苓8两,泽泻8两,黄连10两,龙胆草10两,黄柏10两,栀子(炒)10两,黄芩10两,当归10两,龟版(炙)10两,熟地10两,山药10两,五味子(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