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煎丸

沉香煎丸

普济方》卷三二七: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丁香1两,南木香半两,诃子肉5钱,肉豆蔻5钱,陈皮5钱,甘草5钱,人参(去芦)5钱,胡椒5钱,青皮5钱,生姜屑5钱,白豆蔻5钱半,缩砂仁5钱半,槟榔5钱半,干姜5钱半,官桂(去皮)5钱半,沉香3钱半,麝香2两,白术4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枣子大。

功能主治温经理气。主妇人杂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心、食前以生姜汤送下;温红酒亦可,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附子(炮裂)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硇砂(飞,研)半两,补骨脂(炒)1两,肉苁蓉半两(以上并先为末,以酒2升煎成膏,次入下药),干蝎(去土,炒)1分,木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1分,茴香子(炒)半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两,楝实(只取肉,微炒)3分,青橘皮(汤去白,焙)3分。

制法后九味为细末,入前膏中拌和,如未成剂,用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元风虚,面多青黄,腹胁胀满,悒悒不乐,口苦头痛,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七: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锉)半两,丁香半两,葫芦巴(炒)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牛膝(去苗,锉,酒,拌炒)半两,骨碎补(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石斛半两(锉,酒拌炒),芎?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摊缓不收,体重无力,肢节缓弱,运动不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姜盐汤送下;酒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传家秘宝》: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马蔺花1两(头醋2升熬干),芫花2两(头醋2升熬干),青橘1两(汤浸,去瓤,焙干秤),陈橘皮1两(汤浸,去瓤,焙干秤),蓬莪术3两(炮,纸裹,碎),干姜(炮)、吴茱萸1两(汤浸,去涎汁者,焙干,炒黄),川乌头1两(炮,去皮脐),巴豆20个(去皮、油,5个煎紫色)。

制法上为末,用好沉香1两半为末,米醋2升,慢火熬成膏,加少许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化冷积。主一切冷气,心胸痞滞,腹胁疼痛,伤冷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传家秘宝》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1两,丁香1两,木香1两,胡椒1两,没药1两,丹砂(别研,水飞)1两,高良姜1两,槟榔(面裹煨熟,去面)1两,硇砂(别研,水飞,用石器慢火熬干)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石硫黄(别研,水飞)1两,阿魏(醋浸,去砂石,面和作饼,炙)半两,缩砂(去皮)半两,吴茱萸(陈者,汤洗,取沉者,炒)半两,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钱半。

制法上除研药外为末,与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瓷器封。

功能主治化水谷,消积聚;除中满,调顺脾胃。主饮食不消,噫气生熟,面黄腹胀,脏府不调;膈气呕逆不下食,恶心,心腹疼痛,及脾积气,饮食进退,怠惰,水谷不化,症瘕积聚;小儿呕逆,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前、临卧以温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桔梗(去芦)3两,沉香2两,前胡1两,柴胡(去苗)1两,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1两,白芍药1两,茴香(炒)1两,陈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1两,木香半两,川芎半两,当归(洗,焙)半两,青蒿子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天仙藤半两,香白芷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妇人一切血虚,羸瘦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水1盏化开,加生姜3片,乌梅1枚,同煎至7分,通口服。如骨蒸热极者,用酒、水各半盏,同煎至7分服;浑身疼痛,用温酒化下。冷血气疼,炒生姜酒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沉香1两,木香1两,胡椒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阿魏(醋化,面和作饼,炙)1两,没药(研)1两,槟榔(锉)1两,丹砂(研)1两,硫黄(研)1两,硇砂(研)1两,高良姜1两,巴豆霜2钱匕,丁香半两。

制法上药除研外,为末,一处研匀,用重汤煮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丸,煎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魏氏家藏方》卷二: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处方天雄(生,去皮,锉)2两,汉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2两,草乌头(生,去皮尖,锉)2两,附子(生,去皮脐,锉)2两,黑豆(紧小者)2两,防风(去芦,生,锉)2两,天麻(生,锉)2两,牛膝(去芦)2两(以上以无灰酒1斗,同于银锅内慢火煮,勿令大沸,酒尽,焙干),沉香1两,丁香1两,木香(各不见火)1两,羌活1两,干姜1两(炮,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两,肉苁蓉(酒浸,去皱皮)3两,紫巴戟(去心)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耳目,壮气海。主下元冷惫,阳气衰弱,筋骨无力,或成下坠,小肠气痛,肾脏风毒攻注,腰脚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沉香煎丸

药方名称沉香煎丸

别名沉香煎、沉乳感应丸

处方乳香1钱,沉香1钱,杏仁(炒)1钱,木香1钱,丁香1钱,百草霜2钱半,肉豆蔻(煨)1个,巴豆7粒(去油如霜)。

制法上为细末,熔黄蜡加酒些少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冷积,症积,疳积,食积,乳积,中脘不和,痞气郁结,或泻利呕哕,肚腹疼痛,伤食泄泻。

用法用量沉香煎(《婴童百问》卷七)、沉乳感应丸(《医学入门》卷六)。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胃炎煎剂

    药方名称胃炎煎剂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香附10克,良姜5克,甘草5克,青黛1克。功能主治健脾补气,佐以温中、理气、活血。主脾气不足,脾胃虚寒,兼气滞血瘀。用法用量取上方7

  • 枳实芍药散

    药方名称枳实芍药散处方枳实(烧令黑,勿大过)芍药各等分制法上二味,杵为散。功能主治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痈肿。用法用量每服3克,一日三次,以麦粥下之。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 柴胡六合汤

    《医垒元戎》:柴胡六合汤药方名称柴胡六合汤处方熟地黄9克川芎3克 芍药9克当归9克柴胡3克黄芩3克功能主治主妊娠伤寒,邪入少阳,胸胁满痛,脉弦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垒元戎》《元戎》:柴胡六合汤药

  • 老痰丸

    药方名称老痰丸处方天门冬(去心)1两,黄芩(酒炒)1两,海粉(另研)1两,橘红(去白)1两,连翘半两,桔梗半两,香附子(淡盐水浸,炒)半两,青黛(另研)1钱,芒消(另研)2钱,瓜蒌仁(另研)1两。制法

  • 百病钦丹丸

    药方名称百病钦丹丸处方铅丹1分,朱砂(细研,水飞过)1分,铁粉1分,牛黄1分,雄黄(各细研)1分,细辛1分,独活1分,露蜂房(炙黄)1分,人参(去芦头)1分,汉防已1分,桂心1分,甘草1分,川椒(去目

  • 二百味花草膏

    《医说》卷四引《癸志》:二百味花草膏药方名称二百味花草膏别名二百花草膏处方羯羊胆(去其中脂)。制法上药满填好蜜,拌匀蒸之,候干即入瓶,研细为膏。功能主治烂缘血风。病目两睑间赤湿流泪,或痛或痒,昼不能视

  • 导痰丸

    《活人方》卷二:导痰丸药方名称导痰丸处方黑丑3两,枳实1两5钱,橘红1两5钱,朴消3钱,生矾2钱5分,枯矾2钱5分,牙皂1钱5分。制法浓萝卜汁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导利。主停痰积饮,隐僻难除,形神壮

  • 川芎肉桂汤

    药方名称川芎肉桂汤处方酒汉防己防风各0.9克 炒神曲独活各1.5克川芎、柴胡肉桂当归梢 炙甘草苍术各3克羌活4.5克桃仁5个(去皮,尖,研如泥)制法上药嚼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主感受寒湿,腰痛不能转侧

  • 恒山乌梅汤

    药方名称恒山乌梅汤别名常山鸟梅汤处方乌梅半两,桂心半两,芫花半两,半夏半两,恒山半两,豉5合(绵裹),(一方无半夏、恒山)。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催吐痰涎。主疟,膈痰不得吐。用法用量常山乌梅汤(《外台》卷

  • 二灵散

    《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卫生家宝》:二灵散药方名称二灵散处方益母草(晒干)、陈盐梅(烧存性)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杂痢困重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摘录《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