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中汤

温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温中汤

药方名称温中汤

处方当归(切焙.二两)、白术(二两)。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蜀椒(去目.炮出汗)、桂心,各一两。

炮制上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风邪所伤,肌瘦泄汗、寒中泣出。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匕,以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日二。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温中汤

药方名称温中汤

处方厚朴(去皮,细锉)甘草(锉细)生姜(洗,切)青州枣(切)各等分

制法前二味药捣碎,再入生姜,又杵令匀,取出,同大枣一起焙令微燥,却入锅内,慢火炒至紫色,又焙干,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老体弱,饮啖生冷,多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擦生姜少许,沸汤调,空腹时服。以知为度。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万病回春》卷五:温中汤

药方名称温中汤

处方良姜 官桂益智砂仁木香(另研)香附厚朴陈皮茴香当归玄胡索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虚寒腹痛。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傅青主女科》卷下:温中汤

药方名称温中汤

处方人参3克白术4.5克当归6克厚朴2.4克 黑姜L2克茯苓3克 草豆蔻1.8克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腹痛无块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柴国剑方:温中汤

药方名称温中汤

处方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清肠化湿。主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柴国剑方

猜你喜欢

  • 定心龙胆丸

    药方名称定心龙胆丸处方龙胆(去苗)1两,茯神(去木)1两,白薇(焙)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玄参1两1分,羚羊角(镑)1两1分,甘草(炙)3分,人参1两,丹砂(别研)3分。制法上药

  • 菊花煎

    《眼科阐微》卷二:菊花煎药方名称菊花煎处方菊花、菖蒲、白矾(生用)。功能主治目中有翳,目痒或闷。用法用量上药煎汤,浸夏青绢搽之。摘录《眼科阐微》卷二《圣惠》卷二十五:菊花煎药方名称菊花煎处方甘菊花2斤

  • 参茸姜附归桂汤

    药方名称参茸姜附归桂汤处方人参1钱,炮姜5分,附子1钱,黄耆3钱,熟地(砂仁拌)3钱,鹿茸5分,肉桂5分,当归2钱,炙草1钱。功能主治天花白陷。临床应用天花:郭曾忻之女,患天花白陷,花顶已陷,面色灰白

  • 加减八珍丸

    药方名称加减八珍丸处方八珍汤去川芎、白术、加黄连(炒)3分,阿胶(土炒)3分,木香1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气血虚弱,久痢脱肛。用法用量炒米汤送下。多服佳。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 大温脾丹

    药方名称大温脾丹处方神曲3两(炒),麦糵(炒)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干姜(炮)2两,良姜2两,吴茱萸(汤洗)2两,桂(去皮)2两,陈橘皮(汤洗)2两,白术2两,细辛(去叶)1两,桔梗1两。制法

  • 复方健脾术苓汤

    朱仁康方:复方健脾术苓汤药方名称复方健脾术苓汤处方苍术9克,白术9克,赤芍9克,猪苓9克,泽泻9克,陈皮9克,淮山药9克,扁豆衣9克,炒薏仁9克,匾蓄9克,萆 9克,六一散(包)9克。功能主治健脾理湿

  • 发声汤

    药方名称发声汤处方枇杷叶5片 贝母6克茯苓15克百部3克 苏叶3克麦冬9克甘草3克玄参15克 桑白皮9克功能主治宣扬肺气,分消水湿。主口渴之极,快饮凉水,忽然暗哑,不能出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声少

  • 安胎顺血汤

    药方名称安胎顺血汤别名安胎顺血散处方诃子(制)。功能主治妊娠阴肿,胎气不能游动所致。用法用量安胎顺血散(《胎产新书》)。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通幽汤

    药方名称通幽汤处方炙甘草红花各0.3克 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升麻桃仁泥当归身各3克功能主治养血活血,润燥通幽。治噎膈。幽门不通,逆气上冲,吸门不开,饮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结。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

  • 参连开噤汤

    《金鉴》卷四十二:参连开噤汤药方名称参连开噤汤处方人参、黄连、石莲子。功能主治噤口痢,不堪下者。用法用量煎汤,徐徐服之。下咽即好,外以贴脐王瓜藤散。摘录《金鉴》卷四十二《镐京直指》卷二:参连开噤汤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