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碧霞散

碧霞散

《得效》卷十六:碧霞散

药方名称碧霞散

处方铜青3钱,滑石1钱,土膏半两,轻粉少许,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疾。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汤泡洗眼。

摘录《得效》卷十六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方》:碧霞散

药方名称碧霞散

处方青黛1两,铜绿3钱,硇砂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连眶赤烂,退翳。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滚水调,临卧洗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方》

《济阳纲目》卷一:碧霞散

药方名称碧霞散

处方石绿(拣上色精好者研筛,水飞再研)2-3钱,冰片3-4豆许。

制法上研匀。

功能主治中风,痰迷心窍,癫狂烦乱,人事昏沉,痰涎壅盛;五痫、心风。

用法用量以生薄荷汁,合温酒调服。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自苏。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

外科大成》卷四:碧霞散

药方名称碧霞散

处方丝瓜(取皮,搭于石灰墙上阴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金疮初伤出血。

用法用量干掺;如经风见水,伤处发肿者,水调敷之,其肿立消。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扁鹊心书·神方》:碧霞散

药方名称碧霞散

处方猪牙皂角(炙,去皮弦)5钱,铜青(另研)5钱,大黄(生用)5钱,金线重楼(即金钱钓虾蟆)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痰涎壅盛,卒仆或发惊搐,一切急症。

用法用量每服1钱,小儿3-5分,白汤灌下;牙关紧者,鼻中灌下。吐痰即愈。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猜你喜欢

  • 黄酒炖鲫鱼

    药方名称黄酒炖鲫鱼处方活鲫鱼1条(重约500克)黄酒适量制法将活鲫鱼去鳞及肠杂洗净,煮至半熟,加黄酒清炖。功能主治通气下乳。治产后气血不足、乳汁不下。用法用量吃鱼喝汤,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解噤丸

    药方名称解噤丸处方黄连半斤。制法上(口父)咀,生姜4两切片,与黄连同炒,去姜,只取黄连为细末,同陈米饭一处捣烂,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赤者陈米饮送下;白者陈皮汤送下;

  • 利惊丹

    《幼科指掌》卷三:利惊丹药方名称利惊丹处方天麻、半夏、桔梗、大黄、防风、枳壳、巴霜、玄明粉、雄黄、朱砂、青礞石。制法上为末,饭为丸,如芥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撮口,呕吐白沫,啼声渐小,多啼不乳,

  • 醋泡方

    药方名称醋泡方处方荆芥18g,防风18g,红花18g,地骨皮18g,皂角刺30g,大枫子30g,明矾18g。功能主治鹅掌风,干脚癣。用法用量上药用米醋1500ml,放盆中泡3-5天备用。每天晚上将手或

  • 通乳散结汤

    药方名称通乳散结汤处方全瓜蒌12克青皮9克丝瓜络15克橘络通草各9克橘叶10片郁金6克 刺蒺藜9克蒲公英15克功能主治舒肝解郁,通络散结。治肝郁气滞,乳汁停滞不畅,以致乳房硬满胀痛,甚或红肿,时有恶寒

  • 鹤顶丸

    药方名称鹤顶丸处方艾叶1两(醋半盏,煮干,为末),牡蛎1两3钱(盐泥煅),赤石脂1两半(醋淬7次),吴茱萸1两半(汤泡,去涎),干姜1两半(炮制),龙骨1两(盐泥煅),当归7钱半(酒浸),附子半两(泡

  • 截疟煎

    《医林绳墨大全》卷一:截疟煎药方名称截疟煎处方常山1钱,槟榔3钱,柴胡7分,白术1钱,当归7分,陈皮5分,甘草3分,茯苓7分,黄耆1钱,人参5分。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8分服。截后以柴苓汤

  • 十味保和汤

    药方名称十味保和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制)陈皮各3克藿香香附砂仁各1.8克 炙甘草木香各9克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和胃降逆。治脾胃虚弱,气滞不降,时作嗳气。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

  • 生发饮

    药方名称生发饮处方熟地12克,首乌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9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9克,丹皮9克,香附6克,柴胡6克,白芷6克,葱白3寸。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主血虚失荣,

  • 扶解调肝汤

    药方名称扶解调肝汤处方泡参5钱,白术3钱,炒白芍3钱,阿胶珠2钱,茯神3钱,软柴胡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扶气养血舒郁。主产后血崩,头晕目眩,精神抑郁,嗳气太息,心烦善怒,胸闷,两胁胀痛,血色淡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