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立应丸

立应丸

儒门事亲》卷十五: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干姜(炮,另末)30克百草霜30克巴豆(连皮,炒用)30克杏仁(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30克

制法上药用黄蜡120克,熔开蜡,次入前四味,用铁器搅匀,旋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下;白痢用干姜汤下,空腹时服。若水泻,温水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神效名方》: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干姜1两(炮,另末),百草霜1两,巴豆(连皮,炒用)1两,杏仁1两(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

制法用黄蜡4两,熔开蜡,次入前4味,用铁器搅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送下;白痢,食前用干姜汤送下;若水泻,温水送下。

摘录《神效名方》

普济方》卷六十引《十便良方》: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南星1个(刮去皮。一方炮,地埋一夜出火毒),白僵蚕7个。

制法上挖南星心空作孔子,入蚕于内,湿纸裹,文武火煨熟取出,等分为末,粥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闭。

用法用量口服。如不丸,只用绵裹药末吞之亦便。如开口不得,揩齿上亦妙。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引《十便良方》

《百一》卷十: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僵蚕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

用法用量含化。

摘录《百一》卷十

猜你喜欢

  • 调气养血汤

    《回春》卷六:调气养血汤药方名称调气养血汤处方香附米(炒)1钱,乌药1钱,砂仁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姜汁浸,焙)1钱,甘草(炙)3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妇人室女血气不

  • 喉癣汤

    药方名称喉癣汤处方甘草2钱,桔梗2钱,山豆根1钱,龙胆1钱,射干1钱,土茯苓5钱。功能主治霉疮,咽喉渐腐去,饮食难咽。用法用量以水5合,煮取2合,分3次温服,每次送下牛黄2分。摘录《霉疠新书》

  • 二术二陈汤

    《古今医统》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药方名称二术二陈汤处方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

  • 玄及膏

    药方名称玄及膏处方北五味子500克(水浸一宿,去核)白蜜1500毫升制法将五味子放入砂锅,加河水煎之取汁,又将滓再煎,以无味为度,入蜜,微火熬成膏。功能主治收敛固摄。治喘嗽,梦遗精滑。用法用量空腹时用

  • 肉苁蓉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肉苁蓉粥药方名称肉苁蓉粥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细切)粳米100克鹿角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为末)羊肉120克(细切)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久积虚冷,阳痿。用法

  • 吹鼻丸

    药方名称吹鼻丸处方熊胆1分,朱砂1钱,麝香半钱。制法上为细末,五月五日取蟾酥和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脑热发干。用法用量取1粒研为末,吹两鼻中;甚者,兼以奶汁调涂口中及齿龈上;更甚者,暖水送

  • 加味小柴胡汤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小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味小柴胡汤处方半夏、条芩、茯苓、甘草、木香、川连、白芍、生姜、大枣。功能主治产后疟痢兼作,因胎前湿热未化,致产后下陷脾经,寒热滞下不已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加味升麻葛根汤

    《痘疹金镜录》卷上:加味升麻葛根汤药方名称加味升麻葛根汤处方升麻、葛根、芍药、甘草、防风、桔梗、紫苏、苍术、陈皮、枳壳、柴胡。功能主治斑疹水痘,内有风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见疹热不退,加

  • 附子鹿角霜丸

    药方名称附子鹿角霜丸处方鹿角霜20两(为末),杜仲(去粗皮,锉细,用生姜汁制,炒令断丝,为末)2两,青盐(研)2两,山药(为末)2两,附子(炮,去皮脐,为末)2两,阳起石(火煅醋淬7次,为末)2两,鹿

  • 安胎顺血汤

    药方名称安胎顺血汤别名安胎顺血散处方诃子(制)。功能主治妊娠阴肿,胎气不能游动所致。用法用量安胎顺血散(《胎产新书》)。摘录《叶氏女科》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