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蜡丸子

蜡丸子

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幼幼新书》:蜡丸子

药方名称蜡丸子

处方硇砂1分,粉霜1分,辰砂(并研)1分,腻粉1分,川乌头(去皮脐,生用)1两半(取细末),青橘皮(去白,取末)1两,黑牵牛(取粉称)1两,巴豆(肥者)1两(去皮膜,用盐4两同炒讫至紫色,去盐不用,又生巴豆去皮干称1分,去心膜,与炒熟巴豆同研极细,入前件众药末再同研匀)。

制法上药末,每1两用黄蜡2两先消作汁,次投药末,搅令极匀,放温,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一切积滞,泻利,或累经取转,气已虚为病未去者。

用法用量每服量人虚实5粒;如药经年,加至7粒;小儿虚积潮热,寒热,亦与服绿豆大3粒,生姜木瓜汤送下,夜卧服;凡有冷积,胸隔不利,先吃1服;冷泻不止,或赤白痢尤宜,服药即愈;如痢甚者,三更初1服,次日再1服。立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幼幼新书

《鸡峰》卷十八:蜡丸子

药方名称蜡丸子

处方黄蜡2两,灯心2束,木香1分,肉豆蔻1分,硇砂半两。

制法上药并灯心并入蜡油铫子内,铁箸搅,候烟尽,放冷取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淋证。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酒调舶上茴香1钱送下,先炒幻心,欲烟尽,后入三味药更炒,移时稍丸服之。

摘录《鸡峰》卷十八

猜你喜欢

  • 控涎丸

    《中国药典》:控涎丸药方名称控涎丸处方甘遂(醋制)300g 红大戟300g白芥子300g性状本品为棕褐色带有淡黄色斑点的糊丸;味微辛、辣。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米粉或黄米粉240g

  • 牛黄八宝丹

    药方名称牛黄八宝丹处方西黄琥珀辰砂 梅冰 雄精各3克 羚角片 明乳香各9克犀角片4.5克制法各为细末,先用蜜、银花、紫花地丁各60克,川贝、川连各9克,煎胶打糊为丸,每丸重0.6克。功能主治开窍透毒。

  • 地黄门冬酒

    药方名称地黄门冬酒处方天门冬10斤,地黄30斤。功能主治风癫,阴虚痫妄。用法用量上捣取汁,作煎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千金》治癫都用祛风破结,此独养正除邪,盖生地黄有逐血除痹之功,天门冬有暴风湿

  • 伏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伏虎丹药方名称伏虎丹处方生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分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来源张徽猷方。

  • 麻黄柴胡升麻汤

    药方名称麻黄柴胡升麻汤别名麻黄升麻汤(《东垣试效方》卷四)、麻黄定喘汤(《医学纲目》卷二十七)。处方麻黄草豆蔻益智仁各4.5克吴茱萸厚朴各0.6克当归梢甘草柴胡生黄芩各0.3克升麻神曲苏木各1.5克全

  • 避寒术

    《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方》:避寒术药方名称避寒术处方门冬、茯苓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避寒,冬可单衣。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每日2次。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方》《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

  • 赤茯苓煎

    药方名称赤茯苓煎处方赤茯苓5两(为末),白蜜半斤,淡竹叶1小盏,生地黄汁1中盏。制法上药都搅匀,以慢火煎成膏。功能主治消渴,心神焕乱,唇口焦干,咽喉不利。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摘

  • 两泻汤

    药方名称两泻汤处方白芍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炒黑桅子3钱,玄参1两。功能主治肾经实火,挟心包相火上冲,吐黑血,虽不至于倾盆,而痰嗽必甚,口渴思饮。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2剂,而黑血变为红色矣。再服

  • 比和饮

    药方名称比和饮处方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藿香2.4克陈皮1.5克砂仁1.5克神曲3克(炒)甘草1.5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主呕吐。水谷不纳、闻食气即呕。用法用量用十年以上陈仓米75克,顺流水400

  • 华山参片

    药方名称华山参片来源为华山参浸膏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味苦。炮制取华山参,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含0.1%盐酸的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