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益丸

补益丸

医学纲目》卷十七:补益丸

药方名称补益丸

处方龟版(酒炙)30克锁阳(酒浸)30克 生地(酒浸)45克 归身(酒浸)30克陈皮30克 杜牛膝(酒浸)30克白术60克干姜23克黄柏(炒)15克 虎胫骨(酒炙)15克五味子6克茯苓15克白芍药(酒浸)30克甘草(炙)3克菟丝子(酒蒸熟,研如糊,晒干)

制法诸药为末,紫河车为丸。如无紫河车猪脑骨髓亦得。

功能主治主肝肾不足,下肢痿弱不用。

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瑞竹堂方》:补益丸

药方名称补益丸

处方茴香1两(盐炒),木香1两,川楝子春秋2两,夏1两,冬3两(取肉,酒浸),枳壳(去瓤,麸炒)1两,知母春秋2两,夏1两,冬3两(酒浸),白茯苓1两,甘草(炙)1两,地龙(炒)1两,鹿茸(酒浸)1两,川山甲1两(酥炙),狗茎5枚(酥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肾水,明目,壮阳气。主腰膝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细嚼,温酒送下,干物压之,午食前再进1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瑞竹堂方》

医学纲目》卷十七引丹溪方:补益丸

药方名称补益丸

处方龟版(酒炙)1两,琐阳(酒浸)1两,生地(酒浸)1两半,归身(酒浸)1两,陈皮1两,杜牛膝(酒浸)1两,白术2两,干姜7钱半,黄柏(炒)半两,虎胫骨(酒炙)半两,五味子2钱,茯苓半两,白芍药(酒浸)1两,甘草(炙)1钱,菟丝子(酒蒸熟,研如糊,入余药末,晒干)1两。

制法上为末,紫河车为丸;如无紫河车猪脑骨髓亦得。

功能主治痿证;肝肾下虚。

用法用量方中菟丝子用量原缺,据《准绳·类方》补。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引丹溪方

猜你喜欢

  • 补肾种子方

    《妇产科学》:补肾种子方药方名称补肾种子方处方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五味子12克,覆盆子12克,车前子12克,益智仁12克,乌药12克,炙龟板12克。功能主治补益肾气。主阴阳两虚。用法用量水煎服

  • 滚涎丸

    药方名称滚涎丸处方天南星(炮)半夏(慢火炮裂,生姜60克,取汁浸一宿,焙干)白僵蚕(炒,去丝嘴)各30克猪牙皂角7.5克(去皮、弦,炙黄色)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祛除风痰。治小

  • 槟榔饼

    药方名称槟榔饼处方槟榔(锉)1分,瞿麦穗1分,茴香子(炒)1分,荆芥穗1分,麦蓝子1分,大黄(煨,锉)1分。制法上为末,用面3钱和作6饼,慢火烧熟。功能主治暑气。每到夏月即发,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用法

  • 姜汁汤

    药方名称姜汁汤处方半夏半两,桔梗2两,橘皮(黄者)2两,茯苓2两,附子1两,甘草1两,桂1两,椒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胸中痰饮,积聚不消,咳嗽逆吐,饮食不下,脾胃久虚,肌体羸瘦,或自下者。用法

  • 雷丸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雷丸散药方名称雷丸散处方雷丸使君子(炮,去壳)鹤虱榧子肉槟榔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消疳杀虫。治绦虫、囊虫病。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米饮调下,食前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 加味桂枝代粥汤

    药方名称加味桂枝代粥汤处方桂枝尖3钱,生杭芍3钱,甘草钱半,生姜3钱,大枣3枚(掰开),生黄耆3钱,知母3钱,防风2钱。功能主治伤寒有汗。用法用量煎汤1茶钟,温服。覆被1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 黛蝎煎

    药方名称黛蝎煎处方青黛1钱,钩藤1钱半,荆芥1钱半,赤芍1钱半,连翘1钱半,羚羊角8分,甘草8分,山栀1钱,木通1钱,全蝎3个。功能主治肝经风热,挛搐惊悸,及郁火疹斑、疝瘕、疮症、厥阴风火之候。用法用

  • 术附丸

    药方名称术附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炙)茯苓(去皮)干姜(洗,炮)白术(炒)各120克半夏60克(酒泡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45克制法前五味,并锉骰子块,入大青州好枣180克,砂钵内

  • 黄芩半夏生姜汤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生姜汤别名黄芩汤处方黄芩2钱(炒),生姜2钱,甘草2钱(炙),半夏2钱。功能主治胆府发咳,呕苦水如胆汁。痘疹吐利者。用法用量黄芩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 连翘升麻汤

    《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连翘升麻汤药方名称连翘升麻汤处方升麻、葛根、芍药、连翘、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疹。一发便密如针头,形势重者。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1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