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虚丸

补虚丸

丹溪心法》卷三:补虚丸

药方名称补虚丸

处方人参白术山药、枸杞、琐阳。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补损。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博济》卷四:补虚丸

药方名称补虚丸

处方新罗白附子1两(汤洗去皮),大半夏1两。

制法上药各用白汤浸3日,每日换水3度,取出焙干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着2钱姜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坠涎,安虫。主小儿久患脾胃虚弱,风邪中入,而致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温粟米饮送下。

摘录《博济》卷四

《广笔记》卷二:补虚丸

药方名称补虚丸

处方棉花子仁1斤,补骨脂4两,白茯苓2两,没药2两。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弱。

用法用量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广笔记》卷二

猜你喜欢

  • 木香诃黎勒丸

    药方名称木香诃黎勒丸处方木香(半生半炒)30克 诃黎勒(煨,去棱)22.5克白术30克 桂(去粗皮)芜荑(炒)各45克附子(炮裂,去皮、脐)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焦)各60克高良姜(炒)肉豆蔻(去壳)

  • 九转神丹

    药方名称九转神丹处方白矾2钱,茯苓1两,车前子5钱,黄柏3钱,紫花地丁5钱,连翘3钱,牛蒡子3钱,穿山甲1片,萆薢5钱。功能主治多骨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四剂骨消,再用加味四君子汤调理。摘录《洞天奥旨》

  • 玉盘散

    药方名称玉盘散处方白牵牛甘松、香附天花粉各30克藁本白蔹白芷白附子宫粉白及大黄各15克功能主治治雀斑,粉刺。用法用量用肥皂500克捶烂,同药和匀。每日擦面,有效。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二

  • 三蜈散

    药方名称三蜈散处方蜈蚣(三条.一条蜜炙.一条酒浸.一条纸裹煨熟) 南星(三个.每个切作四块.逐个如蜈蚣法制)白芷(半两)功能主治治诸风口眼歪斜。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入真麝香少许,热酒调一钱,食后服。摘录

  • 二豆汤

    药方名称二豆汤处方黑豆5升,赤小豆3升,吴茱萸1升,盐3大合。制法上药都和匀。功能主治脚气肿满。用法用量每用1升,以水3斗,煮取2斗,去滓,于避风处,稍热淋蘸。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

  • 白酒药曲

    药方名称白酒药曲处方高良姜4两,草乌8两,吴茱萸1两,白芷1两,黄柏1两,桂心1两,干姜1两,香附1两,辣蓼1两,苦参1两,秦椒1两,菊花2两,薄荷2两,丁皮5钱,益智5钱。制法同杏仁共为细末,滑石5

  • 瓜蒌枳实汤

    《万病回春》卷二:瓜蒌枳实汤药方名称瓜蒌枳实汤处方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去芦)茯苓(去皮)贝母(去心)陈皮片芩(去朽)山栀各3克当归1.8克砂仁木香各1.5克甘草0.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

  • 参茸固本片

    药方名称参茸固本片处方当归45g山药(炒)60g白芍(酒制)37.5g茯苓60g山茱萸60g杜仲(炭)45g枸杞子45g牡丹皮24g鹿茸血0.75g泽泻(盐制)18g 熟地黄120g五味子22.5g鹿

  • 排风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排风汤药方名称排风汤处方白藓皮(一钱)当归(去芦.一钱)肉桂(去粗皮.一钱) 芍药(一钱)杏仁(去皮尖.麸炒.一钱)麻黄(去根节.一钱)甘草(一钱)防风(去芦.一钱)

  • 加味调中饮

    《寿世保元》卷二:加味调中饮药方名称加味调中饮处方苍术1钱5分(米泔浸,炒),厚朴8分(姜汁炒),陈皮1钱5分,白术1钱5分,山楂2钱,干姜8分(泡),神曲2钱(炒),草果1钱,黄连8分(姜汁炒),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