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越鞠丸

越鞠丸

《中国药典》:越鞠丸

药方名称越鞠丸

处方香附(醋制)200g川芎200g栀子(炒)200g苍术(炒)200g 六神曲(炒)200g

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涩、苦。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丹溪心法》卷三:越鞠丸

药方名称越鞠丸

别名芎术丸(《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治气、血、痰、火、湿、食等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水送下。亦常用作汤剂,水煎服。

备注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活血行气,以治血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栀子清热除烦,以治火郁;神曲消食和中,以治食郁。此方虽无治痰郁之品,然痰郁多由脾湿引起,并与气、火、食郁有关,所以方中不另设治痰药,亦治病求本之意。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猜你喜欢

  • 加味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味吴茱萸汤处方半夏2钱,吴茱萸1钱半,当归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干姜1钱,白茯苓1钱,苦梗1钱,南木香1钱,防风1钱,牡丹皮1钱,甘草1钱,官桂半钱,北细辛半钱。功能主治冲任虚弱,月候

  • 椒盐散

    《医统》卷六十四:椒盐散药方名称椒盐散处方川椒、荜茇、薄荷、荆芥穗、细辛、朝脑、青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牙痛,用清凉药不效或反甚者。用法用量《景岳全书》本方用法:或煎汤漱之亦可。摘录《医统》卷

  • 草乌煎

    药方名称草乌煎处方草乌7个(烧存性)。功能主治妇人阴中生虫。用法用量用小瓦罐盛,米醋淬,乘热熏,候通手洗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酒煮矾

    药方名称酒煮矾处方白矾(明亮有墙壁者)5-7两或10两。制法上为细末。砂石器内以无灰酒煮至紫黑色为度,入砂合内收,与面油膏相似。功能主治喉闭,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每用半匙许含化。候取出痰即消。此药煮时须

  • 粉霜散

    《圣惠》卷八十六:粉霜散药方名称粉霜散处方粉霜1两,天南星末1分,黄丹半两(炒紫色),麝香半两,淀粉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疮。用法用量先用盐浆水洗过,以纸捻子揾药,扫在疮上,每日3-4

  • 雌鸡面

    药方名称雌鸡面处方肥雌鸡1只。功能主治赤白痢,不下食。用法用量上细研作臛,煮汁,作面或馄饨。空心食。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加减导痰汤

    《寿世保元》卷五:加减导痰汤药方名称加减导痰汤处方南星(姜制)半夏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栝楼仁枳实(麸炒)桔梗山栀子黄芩黄连(姜炒)各3克甘草木香(另研)辰砂(为末)各1.5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

  • 止呕人参汤

    药方名称止呕人参汤处方人参萎蕤黄芩知母茯苓各9克白术橘皮生芦根栀子仁各12克石膏24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下焦热气上逆,呕吐不禁,名曰走哺。用法用量以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

  • 八卦串

    药方名称八卦串处方茵陈1钱,苍术1钱,白术5分,槟榔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黄病。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患雅补》卷二

  • 加味升阳除湿汤

    药方名称加味升阳除湿汤处方升麻5分,柴胡5分,羌活5分,防风5分,苍术5分,陈皮5分,神曲5分,泽泻5分,猪苓5分,麦芽(炒)3分,甘草(炙)3分,益智仁5分,半夏5分。功能主治胃寒,泄泻肠鸣。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