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鹿角胶丸

鹿角胶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胶15克 油头发灰没药(另研)各9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白茅根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精止血。治房室劳伤,小便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学正传》卷四: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胶500克鹿角霜 熟地各250克当归身120克人参牛膝菟丝子 白茯苓各60克白术杜仲各60克 虎胫骨(酥炙)龟版(酥炙)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另将鹿角胶用无灰酒450毫升烊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强筋壮骨。治痿证。血气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姜盐汤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

《万氏家抄方》卷五: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10斤(截半寸长,浸7日,用淫羊藿1斤,当归4两,黄蜡2两,如法熬,去滓成胶,角焙燥成霜,听用),鹿角胶1斤,鹿角霜半斤,天门冬(去心)4两,麦门冬(去心)4两,黄柏(盐、酒炒褐色)4两,知母(酒洗,去毛)4两,虎胫骨(酥炙)4两,龟版(水浸,刮去浮壳,酥炙)4两,枸杞子4两,山药4两,肉苁蓉(酒洗,去浮甲白膜)4两,茯苓(去皮)4两,山茱萸(净肉)4两,破故纸(炒)4两,生地(酒蒸9次)4两,当归(酒洗)4两,菟丝子(酒煮,捣成饼,焙干)6两,白芍(酒炒)3两,牛膝(去芦,酒洗)3两,杜仲(姜汁炒去丝)3两,人参(去芦)3两,白术3两,五味子2两,酸枣仁(炒)2两,远志甘草汤浸,去骨)2两,川椒1两(去目,焙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鹿角胶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精寒阳痿,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赤水玄珠》卷九引《济生》: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别名鹿胶丸

处方鹿角胶5钱,没药(另研)3钱,油头发灰3钱。

制法上为末,用茅根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房室劳伤,小便尿血。

用法用量鹿胶丸(《嵩崖尊生》卷八)。

摘录《赤水玄珠》卷九引《济生》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胶(炙令燥)1两,黄柏(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入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研细拌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圣惠》卷三十: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胶1两半(捣碎,炒令黄燥),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1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山茱萸1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熟干地黄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五味子1两,巴戟1两,牛膝1两(去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腰脚疼痛,不可行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证治汇补》卷八: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胶、熟地、发灰。

制法上为末,茅根汁为丸。

功能主治溺血。

用法用量盐汤送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鹿角胶补精血以壮肾阳;熟地黄补肾水以养真阴;血余灰止血溢,生新血也。胶丸,淡盐汤下,使阳旺阴充,则阴阳既济,而血自归经,何患溺血久不止哉。此温肾止血之剂,为阳虚溺血久不止之专方。

摘录证治汇补》卷八

《圣惠》卷二十六: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补骨脂1两(微炒),石斛1两(去根,锉),熟干地黄1两,薯蓣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菟丝子1两(酒浸1宿,晒干,别捣为末),白茯苓1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令微黄,锉),柏子仁1两,山茱萸1两,酸枣仁1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1两,巴戟1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杨氏家藏方》卷九:鹿角胶丸

药方名称鹿角胶丸

处方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切,焙),牛膝2两(酒浸1宿),菟丝子(汤浸去浮,别用酒浸取软)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桑寄生2两,覆盆子2两,熟干地黄(洗,焙)2两,山药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2两,白蒺藜(炒)2两,当归(洗,焙)2两,肉桂(去粗皮)2两,川萆薢4两,破故纸2两半(炒),柏子仁2两,茴香2两半(炒),鹿角胶2两(蚌粉炒焦),茯神(去木)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元阳,滋营气血,驻颜美食。主真元虚弱,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小便,腰脚无力,肢体倦怠,怔忪恍惚,头昏目运,面色黧黑,耳内蝉鸣,饮食减少;妇人诸虚不足,一切冷病,久娠不成,发落面黑。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温醋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猜你喜欢

  • 防风解温汤

    药方名称防风解温汤处方防风3钱,桔梗3钱,桑叶3钱,连翘3钱,杏仁3钱,芍药3钱,丹皮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温证,太阳经头项痛,腰脊强,发热作渴者。用法用量流水3杯,煎至8分,温服。覆衣,饮热粥,取

  • 白术和中汤

    《寿世保元》卷三:白术和中汤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处方当归(酒洗)2钱5分,白芍(土炒)1钱,白术(去芦,土炒)2钱,白茯苓(去皮)2钱,陈皮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8分(有红者多加),甘草5分,

  • 京三棱丸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药方名称京三棱丸处方京三棱2两(微煨,锉),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硼砂1两(细研),干姜1两(炮裂,锉),雄雀粪1两(微炒)。制法上为末

  • 暖肝煎

    药方名称暖肝煎处方当归6~9克 枸杞9克茯苓6克 小茴香6克肉桂3~6克乌药6克沉香3克(或木香亦可)功能主治暖肝温肾,行气止痛。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用法用量水300毫升,加生姜3~5片,煎至

  • 归脾汤加减

    药方名称归脾汤加减处方白术10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龙眼肉10克,木香6克,鸡血藤15克。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消斑。主脾虚不运,气血不和,肌肤失养。用法用

  • 安胎顺血汤

    药方名称安胎顺血汤别名安胎顺血散处方诃子(制)。功能主治妊娠阴肿,胎气不能游动所致。用法用量安胎顺血散(《胎产新书》)。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点眼秦皮汤

    药方名称点眼秦皮汤处方秦皮(锉碎)3两,青五铢钱7文,黄连(去须)1两,蕤仁(去皮)半两,淡竹叶(洗,切)30片。制法上药用水1升半,煎至7合,去滓。功能主治风热上冲,目赤痛,久患不愈。用法用量临卧时

  • 赤豆方

    药方名称赤豆方处方赤小豆3升(淘净),樟柳根(好者,切)1升。功能主治老人水气胀闷,手足浮肿,气急烦满。用法用量上和豆煮烂熟,空心常食豆,渴即饮汁,勿别杂食。服2-3服,立效。摘录《养老奉亲》

  • 茅胆膏

    药方名称茅胆膏处方茅胆1两(茅针里面瓤是也),栀子仁1两,苦参1两(锉),黄蜡2两,清麻油7斤,腻粉半两。制法茅胆等3昧,捣为末,先以油、蜡慢火熬令蜡消,入前药末并腻粉,不住手搅令匀,瓷盒内盛。功能主

  • 蜡矾针

    药方名称蜡矾针处方黄蜡、枯矾少许。制法上将黄蜡熔化,入枯矾于内,丸成小长条。功能主治漏管。用法用量方中黄蜡用量原缺。摘录《青囊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