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东相关字典
东[dō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东王父[dōng wáng fù]
1.亦称“东父”。 2.传说中的神名。 3.借指长寿之神。 4.道家谓清阳之气。 5.旧指麋所化的精怪。
- 东华真人[dōng huá zhēn rén]
即东王公。
- 东溟臣[dōng míng chén]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后因以“东溟臣”比喻陷入困境亟待解救之人。
- 东汉[dōng hàn]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 东家[dōng jiā]
受人雇用或聘请的人称他的主人;佃户称租给他土地的地主。 旧时称聘用、雇用自己的人或称租给自己土地的人
- 东北平原[dōng běi píng yuán]
中国最大的平原,主体部分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间,南临辽东湾,由松花江、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北部称松嫩平原,南部称辽河平原。通常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会合处的三江平原也包括在内。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中国重要农业基地,提供大量商品粮。石油资源丰富。
- 东储[dōng chǔ]
东宫储君。指皇太子。
- 东皇公[dōng huáng gōng]
见“东王公”。
- 东门[dōng mén]
1.东城门。 2.复姓。春秋鲁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后因以为姓氏。汉有东门云。
- 东陵[dōng líng]
1.《庄子.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跖。 2.汉邵平的别称。 3.指东陵瓜。 4.复姓。相传为秦东陵侯邵平之后。一说,春秋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东陵,后以之为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 东山妓[dōng shān jì]
1.指晋谢安在东山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 东海黄公[dōng hǎi huáng gōng]
指古代杂技幻术表演者东海人黄公。汉代亦以为角抵戏名。
- 东鞮[dōng dī]
古代泛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 东夷[dōng yí]
1.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 2.指三国吴。 3.特指清朝统治者。 4.旧指我国东方日本﹑朝鲜等国家。
- 东女[dōng nǚ]
我国少数民族古国名。在今四川﹑青海和西藏部分地区。
- 东南内[dōng nán nèi]
唐代御用马厩名。
- 东宛[dōng wǎn]
乐器筝的异名。参阅唐冯贽《南部烟花记.乐器名》。
- 东藩[dōng fān]
1.东方的藩国。 2.东方州郡的泛称。
- 东沼[dōng zhǎo]
1.东边的池沼。指长安东陂池。 2.指传说日所出处的旸谷。
- 东沙群岛[dōng shā qún dǎo]
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岛礁最少、位置最靠近中国大陆的群岛。属广东省。主体为一典型环礁,礁内澙湖是捕捞和避风的好场所。礁盘西侧的东沙岛,是群岛中唯一的岛屿,建有导航和气象观测设施。
- 东坡羹[dōng pō gēng]
指苏轼所烹调的一种菜羹。
- 东鲁书[dōng lǔ shū]
指儒家的经书。
- 东阳守[dōng yáng shǒu]
指南朝梁沈约。
- 东虢[dōng guó]
西周诸侯国名。周武王封其弟虢叔于此,后为郑所灭。故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虢》。
- 东交民巷[dōng jiāo mín xiàng]
街巷名。在北京市正阳门东侧。原名东江米巷,讹为东交民巷。清代为各国使馆所在地。辛丑条约后划为公使馆界,各使馆自置军队,界墙设置炮位,曾经一度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和外国人特别居留地。
- 东晋[dōng jìn]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 东阙[dōng què]
1.宫殿东门前的望楼。 2.东边的宫阙。代指朝廷。
- 东丁[dōng dīng]
象声词。
- 东向[dōng xiàng]
亦作“东乡”。1.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2.谓向东方进发。
- 东陆[dōng lù]
1.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 2.泛指东方。
- 东澳暖流[dōng ào nuǎn liú]
南太平洋西部的暖流。太平洋南赤道洋流的南分支。沿澳大利亚东岸南下,最后汇入西风漂流。
- 东方杂志[dōng fāng zá zhì]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 东西[dōng xi]
①东边和西边。②从东到西(距离):这座城东西三里,南北五里。
- 东渐[dōng jiān]
1.向东流入。 2.引申谓向东方流传。
- 东乡[dōng xiāng]
见“东向”。
- 东人[dōng rén]
1.《诗.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朱熹集传:“东人,诸侯之人也。”本指西周统治下的东方诸侯国之人,后泛指陕以东之人。 2.东家,主人。 3.指日本人。
- 东非高原[dōng fēi gāo yuán]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属热带草原气候。农业较发达。
- 东突厥[dōng tū jué]
古国名。北魏时建立的突厥政权,于隋开皇时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二国。东突厥地在我国北方,亦称北突厥。唐天宝三年为回纥所灭。参阅《新唐书.突厥传》。
- 东廧[dōng qiáng]
即东蘠。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东廧》。参见“东蘠”。
- 东序[dōng xù]
1.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郑玄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钥于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于中养老。”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 2.古代宫室的东厢房,为藏图书﹑秘籍之所。 3.泛指东厢房。
- 东巴文[dōng bā wén]
纳西族曾使用的象形表意文字。东巴经师以此文字写经,故名。创制于公元7世纪或11世纪。约有一千字。字序从左至右,自上而下,服从图画需要,用大量字组表达文意。
- 东坡[dōng pō]
1.东边坡地。 2.地名。在湖北省黄冈县东。 3.宋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 东皋[dōng gāo]
1.明末僧人(1639-1695)。初名兆隐。俗姓蒋,字心越。浙江浦阳(今浦江)人。幼时剃度于苏州报恩寺。明亡后隐居杭州永福寺。1677年应邀赴日本。说法之余,讲授琴艺和书画篆刻。死后,日人铃木龙集其琴歌传谱十五首,辑成《东皋琴谱》。 2.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 东科尔[dōng kē ěr]
藏语。意犹僚属。指民主改革以前原西藏地方政府及班禅系统所属的俗官。
- 东边[dōng bian]
(东边儿)东。
- 东阳[dōng yáng]
1.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2.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临胊县境。 3.古邑名。战国楚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境。 4.古地区名。春秋晋地。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邢台﹑邯郸@带。 5.古地区名。战国赵地。 6.指汉东阳侯张相如。 7.指南朝梁沈约。因其曾为东阳守,故称。 8.复姓。南朝宋有东阳无疑。
- 东搜[dōng sōu]
帝王至东方巡狩。
- 东舟[dōng zhōu]
东驶之舟。
- 东西厂[dōng xī chǎng]
原为明代监视﹑缉捕官员的东厂﹑西厂的合称,后借指特务机构。
- 东堂梦[dōng táng mèng]
谓梦想考试及第。
- 东都[dōng dū]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
- 东厮[dōng sī]
见“东司”。
- 东直门[dōng zhí mén]
北京内城东北城门名。元代为大都的崇仁门,明时更今名。
- 东井[dōng jǐng]
星宿名。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在玉井之东,故称。
- 东枢[dōng shū]
指中枢部门之一的门下省。因其设在宫城左掖(东小门),故称。
- 东胶西序[dōng jiāo xī xù]
《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郑玄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在西郊。”东胶﹑西序本为夏周之小学﹑大学,后用以泛指兴教化﹑养耆老的场所。
- 东九省[dōng jiǔ shěng]
见“东三省”。
- 东安公[dōng ān gōng]
沂山神的封号。
- 东津[dōng jīn]
1.古渡口名。 2.泛指渡口。
- 东徙[dōng xǐ]
向东迁移。
- 东营市[dōng yíng shì]
在山东省北部、黄河南侧,东临莱州湾,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1982年设市。人口64.9万(1993年)。为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胜利油田指挥部设此。建有石油大学。
- 东维[dōng wéi]
《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成玄英疏:“傅说一星在箕尾上,然箕尾则是二十八宿之数,维持东方,故言乘东维,骑箕尾。”后因以泛指东方。
- 东帝[dōng dì]
1.东方的帝王。战国时齐愍王自称。 2.东方的帝王。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自称。 3.东方的帝王。唐代南诏合罗凤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合罗凤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吐蕃,吐蕃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 4.司春之神东方青帝的省称。
- 东轩伫[dōng xuān zhù]
晋陶潜《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后因以“东轩伫”谓良友远隔两地。
- 东谷[dōng gǔ]
1.指旸谷。传说中的日出处。 2.东边山谷。
- 东园匠[dōng yuán jiàng]
官名。秦汉置。在东园主持制作皇陵内器物的官员。
- 东山谢氏[dōng shān xiè shì]
本指谢安。后借指隐士﹑名流。
- 东上[dōng shàng]
1.从堂东升位。 2.从东边升起。
- 东部[dōng bù]
一定地域中靠东的部分。 一定地域中靠东的部分
- 东窗妇[dōng chuāng fù]
借指阴毒小人。
- 东嘉[dōng jiā]
浙江省温州的别称。
- 东头供奉[dōng tóu gòng fèng]
唐大明宫供奉官的别称。
- 东南美[dōng nán měi]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郭璞注:“竹箭,筱也。”筱,小竹。后因以“东南美”指竹。
- 东皋子[dōng gāo zǐ]
唐诗人王绩的号。
- 东王[dōng wáng]
1.春秋时周敬王的别称。 2.指仙人东王公。 3.太平天国杨秀清的封号。
- 东蘠[dōng qiáng]
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
- 东汉分[dōng hàn fēn]
书体的名称。指东汉八分隶书。
- 东郭履[dōng guō lǚ]
《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东萨摩亚[dōng sà mó yà]
美国在大洋洲的属地。位于南太平洋中部。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4.7万(1990年)。首府帕果帕果。渔业较重要。产椰子、香蕉等。
- 东渡[dōng dù]
1.渡向东岸。 2.特指东去日本。
- 东岗子[dōng gǎng zǐ]
唐陆羽的号。
- 东区[dōng qū]
见“东瓯”。
- 东旋[dōng xuán]
1.向东旋转。 2.犹东归。
- 东濒[dōng bīn]
东海之滨。
- 东道国[dōng dào guó]
负责组织、安排国际会议、比赛等在本国举行的国家。
- 东半球[dōng bàn qiú]
地球的东半部,从西经20°起向东到东经160°止。陆地包括欧洲、非洲的全部,亚洲和大洋洲的绝大部分以及南极洲的大部分。 大部位于大西洋东面垂直纵分的半个地球,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一些小陆块
- 东语[dōng yǔ]
旧时称日语。
- 东马严徐[dōng mǎ yán xú]
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汉武帝,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 东丘[dōng qiū]
见“东家丘”。
- 东北易帜[dōng běi yì zhì]
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司令,派代表与南京国民政府商谈东北易帜,实现中国统一。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发表通电,实行易帜,服从国民政府。1929年1月7日,成立了以张学良为主席的东北政务委员会。
- 东事[dōng shì]
东方的事务。
- 东榑[dōng fú]
东方榑桑。榑桑,即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为日出之处。借指朝阳。
- 东台[dōng tái]
1.官署名。唐高宗时曾改门下省为东台,后因以沿称门下省。 2.唐时东都御史台的省称。
- 东宫仓[dōng gōng cāng]
隋代谷仓名。
- 东施[dōng shī]
丑女名。相传为美女西施的东邻。后以泛称丑女。
- 东朝[dōng cháo]
1.古代宫殿的别称。指汉长乐宫。太后所居。因在未央宫之东,故称。 2.也借指太后﹑太妃。 3.古代宫殿的别称。指唐大明宫,亦称东内。 4.即东宫。太子所居。 5.借指太子。 6.指三国吴。因吴在蜀东,故称。
- 东垧[dōng shǎng]
城东的远郊。
- 东内[dōng nèi]
1.唐大明宫(后改蓬莱宫)的别称。 2.泛指宫内东面的宫。
- 东阳二轧[dōng yáng èr zhá]
指宋婺州(古称东阳郡)名僧轧俊﹑轧辅。
- 东河[dōng hé]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东河。与晋陕间北南流向一段称西河相对。 2.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河南山东两省境内黄河﹑运河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 东真[dōng zhēn]
金元之际,蒲鲜万奴据辽东立国曰大真,历史上亦称东真,意为东方女真。参见“东夏”。
- 东西步[dōng xī bù]
谓左右徘徊。
- 东汜[dōng sì]
1.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2.比喻人的少壮期。
- 东班[dōng bān]
古代朝会时,排列在朝堂东侧的位次,多为文官。与西班对称。
- 东巴教[dōng bā jiào]
我国纳西族中信奉的一种宗教。信仰多神,保留有原始巫教的残余。巫师称“东巴”,经书称《东巴经》。
- 东笏社[dōng hù shè]
军阀陈炯明在广东当权时期,陈姓家族所组成的大地主﹑官僚反动团体。
- 东厸[dōng lín]
见“东邻”。
- 东皇[dōng huáng]
1.指天神东皇太一。 2.指司春之神。
- 东北大鼓[dōng běi dà gǔ]
曲艺中大鼓的一种。也叫辽宁大鼓。 曲艺中大鼓的一种。也叫辽宁大鼓
- 东土山[dōng tǔ shān]
指东晋谢安在金陵城东南比照会稽东山所筑之山。一名土山。
- 东原[dōng yuán]
古地区名。相当今山东运河以西,汶水下游一带。
- 东隅[dōng yú]
东方。日出东方,借指早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比喻青年时代: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 东郭[dōng guō]
姓。
- 东圊[dōng qīng]
即厕所。旧时建筑,厕所多在屋子东角,故称。
- 东门行[dōng mén xíng]
乐府瑟调曲名。《宋书.乐志》归入《大曲》。古辞写一贫士迫于生计,愤而离家,其妻婉言劝阻,但他仍决然而去。南朝宋鲍照及唐柳宗元均有拟作,但与古辞意异。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东门行》。
- 东坦[dōng tǎn]
东床坦腹的简称。指女婿。参见“东床”。
- 东楹[dōng yíng]
厅堂东侧的柱子。
- 东京湾[dōng jīng wān]
日本本州岛南岸海湾。为房总、三浦两半岛合抱,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湾口宽仅8千米。沿岸为日本著名重化工业地带。北岸和西岸有东京、横滨、横须贺等港市,东岸有千叶港。
- 东坡竹[dōng pō zhú]
竹的一种。传说因苏轼而得名。
- 东不识[dōng bù shí]
1.亦作“东不訾”。 2.传说为舜友之一。
- 东山法门[dōng shān fǎ mén]
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湖北省黄梅县东山说法,称“东山法门”。
- 东国[dōng guó]
1.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逾诸夏而图东国。”韦昭注:“东国,徐夷吴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东国以与齐,而秦出楚怀王以为和。”张守节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注:“东国,谓鲁也。”近代多指中国以东的日本﹑朝鲜等国。 2.东部地区。春秋时指楚国东部的锺离﹑巢﹑州来等地。 3.指东都洛阳。国,都城。 4.犹东方。指亚洲。一说,指中国。
- 东旭[dōng xù]
犹曙色,曙光。
- 东林寺[dōng lín sì]
寺名。在今江西庐山。晋太元中,慧远法师在江州刺史桓伊资助下建成。唐会昌三年寺废,大中三年复修。宋改名太平兴国寺。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庐山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李邕《东林寺碑序》。
- 东华门[dōng huá mén]
宫城东门名。
- 东海[dōng hǎi]
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在中国大陆东面。北起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为界;东以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和中国台湾岛一线内侧与太平洋分隔;东北以朝鲜海峡、西南以台湾海峡分别沟通日本海和南海。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70米,最深达2719米。沿岸岛屿众多。长江、钱塘江、闽江等注入。海底富藏石油。
- 东扯西唠[dōng chě xī lào]
形容漫无中心地说闲话。
- 东倒西欹[dōng dǎo xī qī]
同“东倒西歪”。
- 东走迷[dōng zǒu mí]
《韩非子.说林上》:“慧子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本谓同一行为,目的各异。后以“东走迷”谓形似实异的迷人现象。
- 东海公[dōng hǎi gōng]
1.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高士达自称之号。 2.清代诗人黄遵宪自署之号。
- 东林书院[dōng lín shū yuàn]
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原为宋杨时讲学之所,元废为僧舍。明万历间,顾宪成等倡议重修,并与高攀龙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清许献等《东林书院志》。
- 东岱[dōng dài]
指泰山。因泰山为五岳中的东岳,岱为其别名,故称。
- 东爨[dōng cuàn]
古代爨族的一支。居地相当于今云南东部。
- 东山卧[dōng shān wò]
见“东山高卧”。
- 东正教[dōng zhèng jiào]
见〖正教〗。
- 东谢蛮[dōng xiè mán]
古族名。唐代分布在今贵州省东北境。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
- 东庑[dōng wǔ]
正房东边的廊屋。古代以东为上首,位尊。
- 东曦[dōng xī]
初升的太阳。 古代传说中的日神东君,借指太阳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聊斋志异.促织》》
- 东波[dōng bō]
向东流逝之水。比喻匆匆消逝的时光。
- 东宫[dōng gōng]
封建时代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
- 东岩酒[dōng yán jiǔ]
古代四川嘉州(今乐山)城东佛峡所产的名酒。
- 东蒙客[dōng méng kè]
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饮水食菽,垦山播种。”后因以“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
- 东蛮[dōng mán]
1.指东谢蛮。 2.唐鼓吹铙歌名。
- 东方文化[dōng fāng wén huà]
泛指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
- 东家女[dōng jiā nǚ]
泛指东邻美女。
- 东园梓棺[dōng yuán zǐ guān]
即东园秘器。
- 东荒[dōng huāng]
东方极远之处。
- 东堂策[dōng táng cè]
《晋书.挚虞传》:“武帝诏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于王义,有益政道……’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 东市[dōng shì]
长安市东部,原是汉朝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代称刑场: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 东龟[dōng guī]
古代占卜用龟的一种。龟甲前长而甲缘青色。
- 东阿[dōng ē]
1.指三国魏曹植。植曾封为东阿王,故称。 2.东隅。 3.指阿胶。中药阿胶以产于东阿县(今属山东省)者为贵,因以代称。
- 东武吟行[dōng wǔ yín xíng]
乐府楚调曲名。一说为齐弦歌讴吟之曲名。东武,齐地名。晋陆机﹑南朝宋鲍照﹑梁沈约等均有拟作。内容多咏叹人生短促,荣华易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上》题解。
- 东庄图[dōng zhuāng tú]
中国画。明代沈周作。纸本册页。设色。原共二十四帧,明万历年间佚三帧,今存二十一帧。所画为作者友人吴宽之父吴孟融居住的庄园--东庄的景色。墨色浓润,线条圆劲,糅粗笔细笔于一体,别具特色。
- 东虞[dōng yú]
1.古地名。禹即位后封舜子商均于虞,古称东虞,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虞城县。 2.古地名。即虎牢。本古东虢国,春秋时为郑邑,后名成皋。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境内。《穆天子传》卷五载,天子狩猎于此,发现有虎,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郭璞注:“因以名其地也,今荥阳成皋县是。”
- 东风菜[dōng fēng cài]
菜名。亦可入药。
- 东归[dōng guī]
指回故乡。因汉唐皆都长安,中原﹑江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 东金西木[dōng jīn xī mù]
星命家语。谓生辰的日与时金木相克,其人不孝。
- 东郊[dōng jiāo]
1.西周时,特指其东都王城以东的郊外。周灭商后,迁殷民于此。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
- 东海关[dōng hǎi guān]
清代税关之一,同治二年设,在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半岛。
- 东陵道[dōng líng dào]
指长安城东门外大道。唐杜甫《怀灞上游》诗:“怅望东陵道,平矼灞上游。”仇兆鳌注引顾宸曰:“东陵道,即长安城东门,乃秦东陵侯种瓜处。”一说,因长安东门外有汉文帝霸陵而得名。
- 东坛[dōng tán]
1.东方的祭坛。 2.谓在东边设祭坛。
- 东洛[dōng luò]
指洛阳。汉唐时以洛阳为东都,故称。
- 东浙三黄[dōng zhè sān huáng]
指黄宗羲及其弟宗炎﹑宗会。黄氏系浙东馀姚人,故称。
- 东秦[dōng qín]
战国时秦昭王曾称西帝,齐愍王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后因称齐国或齐地为“东秦”。
- 东田[dōng tián]
1.秦汉对陕东六国田亩的总称。别于商鞅变法后的秦田。 2.南朝齐文惠太子所建楼馆名。 3.泛指农田。
- 东偏[dōng piān]
1.指东部边境小邑。 2.东边。
- 东选[dōng xuǎn]
唐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长安。太宗贞观元年,因岁旱谷贵,命潼关以东应选者集于洛阳,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 东崖[dōng yá]
1.东海之滨。 2.崖名。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原名东峰,在化成寺东。相传新罗国僧金乔觉初至时即栖其下。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于正德十五年第二次遁迹九华,为瞒过锦衣卫特务盯梢,学金地藏苦修功夫,在东崖岩头晏坐终日,躲过了权宦刘瑾对他的政治迫害。后称此处为“东崖晏坐”,乃九华十景之一。
- 东东西西[dōng dōng xī xī]
泛指各种物品。
- 东迁[dōng qiān]
向东迁移。特指周平王将京都由镐京东迁到洛邑。
- 东溜西逛[dōng liū xī guàng]
无目标的到处闲游。 《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班学艺》:“他骑着马,东蹓西逛了三年,银子花光了,马也卖掉了,光杆回来了。”
- 东蒙[dōng méng]
1.山东省蒙山的别称。因在鲁东,故名。 2.陕西省终南山山峰名。 3.道家指东海仙境中的山。
- 东羌[dōng qiāng]
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东汉时西羌族内徙的一支。当时分布在安定﹑上郡﹑北地等三郡一带。参阅《后汉书.西羌传》及《段颎传》。
- 东坡肉[dōng pō ròu]
宋苏轼贬黄州时,曾戏作《猪肉颂》诗:“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肴馔中有所谓“东坡肉”,本此。其烹调方法,后世说法不一。
- 东箱[dōng xiāng]
同“东厢”。
- 东堂[dōng táng]
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 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 3.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郄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 4.宋毛滂的号。
- 东织[dōng zhī]
秦汉时掌管织造的少府属官之一。
- 东不訾[dōng bù zī]
见“东不识”。
- 东方米[dōng fāng mǐ]
咏人生活清贫。
- 东首[dōng shǒu]
1.头朝东。 2.东侧,东边。
- 东诸侯[dōng zhū hóu]
东方的诸侯。
- 东经[dōng jīng]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参看〖经度〗、〖经线〗。
- 东昌纸[dōng chāng zhǐ]
毛头纸。
- 东西玉[dōng xī yù]
原指玉酒杯。代指酒。
- 东山屐[dōng shān jī]
晋谢安在金陵城东筑别墅,常着屐来此游憩。谢玄等破苻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阅书既竟,了无喜色,棋如故。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事见《晋书.谢安传》。后因以“东山屐”为典。
- 东下[dōng xià]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2.谓向东攻克。
- 东郭逡[dōng guō qūn]
1.亦作“东郭?”。 2.良兔名。 3.泛指良兔。
- 东道[dōng dào]
①请客的主人:做东道ㄧ略尽东道之谊。②指请客的事儿或义务:做东道ㄧ打个东道。
- 东墙[dōng qiáng]
1.东边的墙垣。 2.即东蘠。
- 东掖[dōng yè]
1.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 2.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 东倭[dōng wō]
古代称日本。
- 东冈[dōng gāng]
向阳的山冈。
- 东岩[dōng yán]
1.东边的山。 2.山名。一名东山,又名圣冈山。在四川省乐山。参见“东岩酒”。
- 东方宿[dōng fāng sù]
羊蹄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 东溜[dōng liū]
东边的屋檐。
- 东土法[dōng tǔ fǎ]
指中国佛法。
- 东山意[dōng shān yì]
谓退隐的心愿。
- 东三西四[dōng sān xī sì]
谓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没有定准。
- 东胜煤田[dōng shèng méi tián]
世界少有的特大煤田。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一带,与陕西北部的神府煤田相连。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距地面近,大部可露天开采。优良动力煤。已着手开采。
- 东主[dōng zhǔ]
1.汉班固《西都赋》:“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后因以“东主”为东都主人的省称。 2.东家;店主;房东。
- 东箭[dōng jiàn]
“东南竹箭”的省称。多用以喻杰出的人才。
- 东后[dōng hòu]
1.东方的诸侯。 2.指古代神话中五位天帝之一的东方青帝。
- 东朔[dōng shuò]
汉武帝侍臣东方朔的省称。
- 东湖[dōng hú]
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为杨汊湖、汤林湖、郭郑湖、喻家湖、牛巢湖等的总称。面积33平方千米。碧波万顷,风景秀丽。景区面积87平方千米。湖南多山,有珞珈山、洪山、磨山等;湖东建有疗养院和休养所;湖西风景最为集中,有水云乡、听涛轩、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等景点;湖心有湖光阁。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东繇[dōng yáo]
比目鱼的别名。
- 东山[dōng shān]
《诗.豳风》篇名。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后周人的作品,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感想,其中既有胜利返回的喜悦,也有家园荒芜的感叹。
- 东汇[dōng huì]
1.向东汇流。 2.指我国货币与日本货币兑换比例。
- 东牖[dōng yǒu]
东窗。指东窗之下。
- 东乡族[dōng xiāng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
- 东不拉[dōng bù lā]
同‘冬不拉’。 哈萨克族的一种弦乐器,又叫“冬不拉”
- 东讴[dōng ōu]
东地之歌。
- 东摸西抹[dōng mō xī mǒ]
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形容事务琐碎。
- 东征[dōng zhēng]
1.向东征伐。 2.东行。
- 东观[dōng guàn]
1.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明帝诏班固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章和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2.称宫中藏书之所。
- 东轩[dōng xuān]
指住房向阳的廊檐。
- 东宫三太[dōng gōng sān tài]
见“东宫三师”。
- 东越[dōng yuè]
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指闽东或浙东地区。
- 东净[dōng jìng]
指厕所。
- 东胡[dōng hú]
我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内蒙古东南一带。
- 东灵[dōng líng]
旧时迷信称拘鬼魂的阴差。
- 东鲁[dōng lǔ]
1.原指春秋鲁国。后以指鲁地(相当今山东省)。 2.指孔子。孔子为春秋鲁人,故称。
- 东嵎[dōng yú]
见“东隅”。
- 东逃西散[dōng táo xī sàn]
形容奔跑时的纷乱。
- 东横[dōng héng]
古代贵族子弟学校。
- 东岳[dōng yuè]
亦作“东嶽”。指 泰山 。在今 山东省 境。又名 岱宗 、 岱岳 ,或省称 岱 。
- 东耕[dōng gēng]
1.春耕。 2.古代称天子籍田。 3.谓天子耕于籍田。
- 东山之府[dōng shān zhī fǔ]
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絶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后以指帝王的宝库。
- 东堂桂[dōng táng guì]
《晋书.郄诜传》载:郄诜以对策上第,拜议郎。后迁官,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考试及第为“东堂桂”。
- 东老[dōng lǎo]
指宋沈思。思隐于浙江省东林山,自号“东老”。
- 东山客[dōng shān kè]
泛指隐士。
- 东头[dōng tóu]
东边。
- 东易[dōng yì]
汉丁宽从田何受《易》,精敏过人,学成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事见《汉书.儒林传.丁宽》。后因以“东易”代指经学大师。
- 东盟[dōng méng]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
- 东园[dōng yuán]
1.泛指园圃。 2.园名。在江苏省仪征市东。宋施昌言建。欧阳修作《真州东园记》,蔡襄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 3.官署名。秦汉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 4.指汉孝宣王皇后陵墓。因位于宣帝陵东,故称。
- 东麓[dōng lù]
东边山脚。
- 东辖[dōng xiá]
犹东省。指门下省。
- 东三省[dōng sān shěng]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称。 指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因在山海关以东,故名
- 东园主章[dōng yuán zhǔ zhāng]
官名。汉置。属将作大匠。掌管宫室木材。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木工。
- 东灾[dōng zāi]
泛指田园。
- 东塾[dōng shú]
古代称东侧的厅堂。
- 东巡[dōng xún]
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语本《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
- 东邻[dōng lín]
1.东边的邻居。 2.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3.亦作“东厸”。特指殷纣王。
- 东瓯[dōng ōu]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3.古星座名。
- 东床[dōng chuáng]
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位门客到王导家去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吃饭的,好像没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见于《晋书.王羲之传》)。因此,后来也称女婿为东床。
- 东寺[dōng sì]
古代东宫官署率更寺的别称。掌宗族﹑礼乐﹑刑罚及漏刻。
- 东南极洲[dōng nán jí zhōu]
横贯南极山脉以东的南极大陆,也称大南极洲。面积占整个南极大陆的三分之二,绝大部分在东半球。海岸较平直,轮廓大体呈半圆形。上覆冰盖厚度很大,冰下基岩地形比较平缓。
- 东服[dōng fú]
古代指王畿以东的地方。
- 东报[dōng bào]
旧指日本发行的报纸。
- 东路[dōng lù]
1.犹东方,东部地区。 2.通往东方的道路。
- 东山起[dōng shān qǐ]
同“东山再起”。
- 东林[dōng lín]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2.指庐山东林寺。 3.指明末东林党。 4.指东林书院。
- 东髽[dōng zhuā]
谓奔丧在东厢房以麻束发。
- 东郡[dōng jùn]
1.郡名。秦置,汉因之。约当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部分地区。东汉以后,废置无常。 2.泛指京师以东诸郡。 3.特指夷陵郡。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郡时题壁,南湖日扣舷。”朱鹤龄注:“夷陵郡,在夔州之东,故曰东郡。”一说,指江陵县。钱谦益注:“江陵,汉旧县,属南郡。史记:江陵,故郡都,西通巴巫,在巴巫之东,故曰东郡。”
- 东关[dōng guān]
关隘名。三国吴诸葛恪筑。为魏﹑晋﹑南北朝时的要冲。故址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复姓。春秋晋有东关嬖五。
- 东流水[dōng liú shuǐ]
1.东逝的流水。 2.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
- 东京六姓[dōng jīng liù xìng]
指东汉六个皇后的族党。东京,代指东汉。
- 东岛[dōng dǎo]
指日本。
- 东坡七集[dōng pō qī jí]
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
- 东翁[dōng wēng]
旧时塾师﹑幕友对主人的敬称。
- 东风[dōng fēng]
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和气势:东风压倒西风。
- 东亚病夫[dōng yà bìng fū]
旧时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贬称。
- 东西厢[dōng xī xiāng]
正房前东西两边相对的房屋。
- 东陵侯[dōng líng hóu]
指汉邵平。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 东里[dōng lǐ]
1.古地名。春秋郑国大夫子产所居地。旧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城内。 2.复姓。
- 东厢[dōng xiāng]
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东[dō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登东厕[dēng dōng cè]
上厕所。
- 还东山[huán dōng shān]
东晋时,谢安尝辞官隐居会稽东山,后以“还东山”泛指退隐。
- 古代东方[gǔ dài dōng fāng]
历史学上,指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相对于欧洲(西方)而言。这些奴隶制国家主要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波斯以及古代中国等。它们都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 汉东蚌[hàn dōng bàng]
汉东珠。蚌,蚌胎,指珍珠。旧谓蚌孕珠如人怀妊,与月的盈亏有关。
- 辽东隺[liáo dōng hè]
见“辽东鹤”。
- 做东道[zuò dōng dào]
请客吃酒饭或一般地出钱请人吃东西。
- 京东大鼓[jīng dōng dà gǔ]
中国曲艺的一种。源于北京以东香河、宝坻等地农民所唱的“地头调”,唱腔质朴,演员自击鼓、板站唱,另有三弦、扬琴伴奏。 中国曲艺的一种。源于北京以东香河、宝坻等地农民所唱的“地头调”,唱腔质朴,演员自击鼓、板站唱,另有三弦、扬琴伴奏
- 娄东十子[lóu dōng shí zǐ]
明末清初娄东诗派中十诗人的并称。
- 胶东大鼓[jiāo dōng dà gǔ]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沿海诸县。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分北、东、南三路。表演形式灵活,一般是演员击书鼓、钢板演唱,以三弦、二胡伴奏。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沿海诸县。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分北、东、南三路。表演形式灵活,一般是演员击书鼓、钢板演唱,以三弦、二胡伴奏
- 小东人[xiǎo dōng rén]
小主人。
- 狗东西[gǒu dōng xī]
詈词。
- 河东性[hé dōng xìng]
旧指妇女妒悍的性格。
- 山东快书[shān dōng kuài shū]
曲艺曲种。流行于山东和华北、东北各地。起源于山东济宁等地,原名“武老二”,专演梁山英雄武松故事。1951年定名“山东快书”。演员以铜板或竹板击拍,以较快节奏念诵唱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传统曲目多为英雄除暴安良故事。
- 老东西[lǎo dōng xī]
詈词。称老年人。
- 辽东丁[liáo dōng dīng]
传说中的得仙化鹤之丁令威为辽东人,故称。
- 江东三虎[jiāng dōng sān hǔ]
指宋代杨纮﹑王鼎﹑王绰。三人曾提点江东刑狱,竞相揭露举发官吏隐罪,无所宽贷,所部官吏目为“三虎”。
- 广东音乐[guǎng dōng yīn yuè]
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的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高胡、扬琴等弦乐器为主,配以笛子、洞箫等。
- 汉东流[hàn dōng liú]
梁鼓吹曲名,南朝梁沈约作。首句为“汉东流,江之汭”,故名。
- 辽东湾[liáo dōng wān]
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在渤海东北部,秦皇岛和长兴岛(辽东半岛西侧岛屿)联线以北。最大水深32米。有辽河等注入。中国冬季冰期最长的海区。沿岸有秦皇岛、葫芦岛、营口等港口。
- 辽东白鸖[liáo dōng bái hè]
指辽东丁令威得仙化鹤归里事。
- 辽东华表[liáo dōng huá biǎo]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以“辽东华表”称久别的故乡。
- 山东琴书[shān dōng qín shū]
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山东西南部的农村,流行于山东及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以唱为主,间有说白。伴奏乐器有扬琴﹑坠琴等。
- 赌东道[dǔ dōng dào]
用做东道请客来打赌。也说赌东儿。
- 江东步兵[jiāng dōng bù bīng]
东晋张翰的别称。翰,吴郡人。能文而放浪,时人比诸阮籍。籍曾为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因称翰为“江东步兵”。
- 海东青[hǎi dōng qīng]
一种凶猛而珍贵的鸟。属雕类。产于黑龙江下游及附近海岛。
- 广东戏[guǎng dōng xì]
粤剧。
- 老东家[lǎo dōng jiā]
1.多年的雇主。 2.指年长一辈的东家。相对“少东家”而言。
- 清东陵[qīng dōng líng]
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清代帝王陵墓。因与西陵相对,故称东陵。共有帝陵五座,即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还有皇太极后昭西陵,慈禧、慈安定东陵等后陵十五座以及妃嫔、王公、公主陪葬墓一百三十多座。始建于1661年。裕陵地宫已对外开放,慈禧陵墓于1928年曾被盗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东过西[zhuǎn dōng guò xī]
转弯抹角地行进。
- 辽东归鹤[liáo dōng guī hè]
指辽东丁令威得仙化鹤归里事。
- 辽东白鹤[liáo dōng bái hè]
指辽东丁令威得仙化鹤归里事。
- 海东通宝[hǎi dōng tōng bǎo]
宋时高丽铸造的钱币。
- 泰东西[tài dōng xī]
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 关东平原[guān dōng píng yuán]
日本最大平原。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米以下。人口稠密,城市毗连,为日本经济最发达地区。
- 悲东门[bēi dōng mén]
见“忆黄犬”。
- 丹东市[dān dōng shì]
在辽宁省东部、沈丹铁路终点,经鸭绿江大桥和朝鲜新义州铁路相连。1937年设安东市,1965年改丹东市。人口68.1万(1995年)。是中朝边境的重要城市,鸭绿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产柞蚕丝绸著名。名胜古迹有九连城、锦江山公园、五龙背温泉等。
- 山东诏[shān dōng zhào]
《汉书.贾山传》:“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后因以“山东诏”为诏书的美称。
- 河东三凤[hé dōng sān fèng]
指唐代河东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三人都以才华闻名于世,故称。
- 墙东隐[qiáng dōng yǐn]
避世不仕者。
- 山东梆子[shān dōng bāng zi]
地方戏曲腔调或剧种名。据说是秦腔传入山东以后所形成。流行于山东西部及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剧目﹑唱腔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相互影响。
- 老东人[lǎo dōng rén]
老东家。
- 辽东半岛[liáo dōng bàn dǎo]
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在辽宁省南部。介于渤海和黄海之间,以鸭绿江口至营口以南的大清河口一线为北界。千山山脉斜贯,构成半岛脊梁。海岸曲折,多岛屿。南端有大连港。 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向西南伸入渤海和黄海之间,南端有旅顺、大连等良港,苹果、炸蛋丝产量居全国前列
- 关东糖[guān dōng táng]
一种麦芽糖,用麦芽和米或杂粮制成,白色或带黄色。
- 河东饭[hé dōng fàn]
栗的别称。晋王李克用于唐末任河东节度使时,曾以栗食军,故称。
东[dō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资东[zī dōng]
旧时商店﹑企业的所有者。
- 墙东[qiáng dōng]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后因以“墙东”指隐居之地。
- 亚东[yà dōng]
亚洲的东部。
- 款东[kuǎn dōng]
1.亦称“款涷”。 2.即款冬。
- 黑古东[hēi gǔ dōng]
见“黑古董”。
- 作东[zuò dōng]
作东道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后泛称请客。
- 领东[lǐng dōng]
领取他人的资本经商。
- 华东[huá dōng]
指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七省和上海市。
- 颠东[diān dōng]
方言。犹颠懂。
- 当东[dāng dōng]
做东道主。
- 居东[jū dōng]
《书.金縢》:“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孔颖达疏:“郑玄以为武王崩,周公为冢宰三年,服终,将欲摄政,管蔡流言,即避居东都。”后因以指退职避居。
- 跑关东[pǎo guān dōng]
旧社会里关内(多为山东一带)无法维持生活的农民逃到关外谋生。
- 宾东[bīn dōng]
宾客与主人:处宾东之位而执朋友之礼。
- 恩东[ēn dōng]
奴仆对主人的尊称。
- 活东[huó dōng]
蝌蚪的异名。
- 地东[dì dōng]
出租土地的人家。对佃户而言。萧军《八月的乡村》七:“好歹我们是地东、地户多年了,平常谁对谁不对……全是有个担待的。”萧红《生死场》四:“我们是地东、地户,哪有看着过去的?”
- 赌东[dǔ dōng]
用请客来打赌。
- 关东[guān dōng]
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泛指东北各省:闯关东。也叫关外。
- 辽东[liáo dōng]
辽河以东的地区,就是辽宁的东部和南部。 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 贤东[xián dōng]
对他人主人的敬称。
- 待东[dài dōng]
谓替主人招待客人。待,通“代”。
- 西东[xī dōng]
1.西方和东方。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3.泛指四方﹐无定向。 4.指酒杯。 5.犹东西。泛指什物。
- 晕东东[yùn dōng dōng]
形容眩晕。
- 房东[fáng dōng]
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对‘房客 ’而言)。 房客对房主的称呼
- 二房东[èr fáng dōng]
指把租来的房屋转租给别人而从中取利的人。 租来房屋并转租牟利的房主
- 近东[jìn dōng]
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非洲的埃及和苏丹。 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但伊朗、阿富汗除外
- 玉西东[yù xī dōng]
酒杯。亦指酒。
- 江东[jiāng dōng]
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为西南、东北走向,古代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所在的江段,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南岸地区为江东。也指三国时吴国孙权统治下的全部地区。
- 店东[diàn dōng]
旧时称商店或旅店的主人。
- 行东[háng dōng]
商行、作坊的业主。
- 设东[shè dōng]
设立东道主。
- 大东[dà dōng]
极东;东方较远之国。
- 闯关东[chuǎng guān dōng]
旧时山东、河北一带的人到山海关以东的地方谋生,叫闯关东。
- 副东[fù dōng]
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东[dōng]字的成语
- 东眺西望[dōng tiào xī wàng]
眺:向无处看。向东西两面眺望。
- 日东月西[rì dōng yuè xī]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 东张西望[dōng zhāng xī wàng]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东看,西看。形容到处寻觅、窥探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儒林外史》
- 福如东海[fú rú dōng hǎi]
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 福如东海之水,浩瀚无边。用为祝人福分大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东郭先生[dōng guō xiān sheng]
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明朝马中锡在《中山狼传》中所描写的人物,他救助被猎人追杀的中山狼,却差点反而被狼吃掉,他代表一类对坏人讲仁慈的人。东郭,复姓
- 东央西浼[dōng yāng xī měi]
指到处恳求请托。
- 东零西散[dōng líng xī sàn]
这边一个,那边一个。形容星散零落。
- 东支西吾[dōng zhī xī wú]
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 东观续史[dōng guān xù shǐ]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偷东摸西[tōu dōng mō xī]
指小偷小摸。
- 大江东去[dà jiāng dōng qù]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 西食东眠[xī shí dōng mián]
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 东门逐兔[dōng mén zhú tù]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
- 什伍东西[shí wǔ dōng xī]
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 东寻西觅[dōng xún xī mì]
指到处寻找。
- 不识东家[bù shí dōng jiā]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 东挨西撞[dōng āi xī zhuàng]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 朝衣东市[zhāo yī dōng shì]
指大臣等待被杀。
- 东窗事发[dōng chuāng shì fā]
比喻阴谋已败露。 源出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秦桧与妻子东窗下密谋杀害岳飞。秦桧死后在地狱受惩罚。其妻设醮,秦桧要道士传言“东窗事发矣!”后以“东窗事发”比喻阴谋或所犯罪行败露。亦说“东窗事犯”
- 东翻西倒[dōng fān xī dǎo]
四处翻捡搜寻。
- 东海鲸波[dōng hǎi jīng bō]
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 东闪西挪[dōng shǎn xī nuó]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 东食西宿[dōng shí xī sù]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 文东武西[wén dōng wǔ xī]
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 东观之殃[dōng guān zhī yāng]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 东涂西抹[dōng tú xī mǒ]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 东平之树[dōng píng zhī shù]
指人死之后,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亦不泯灭。
- 东播西流[dōng bō xī liú]
指流落四方。
- 你东我西[nǐ dōng wǒ xī]
指分手离去。
- 拉东补西[lā dōng bǔ xī]
多指欠债,借东家还西家,左支右绌。 多指欠债,借东家还西家,左支右绌这几年,就靠拉东补西过日子
- 移东掩西[yí dōng yǎn xī]
用这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 东床之选[dōng chuáng zhī xuǎn]
指佳婿的人选。
- 东园秘器[dōng yuán mì qì]
指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
- 东鸣西应[dōng míng xī yīng]
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 东流西上[dōng liú xī shàng]
水向东流,人往西走。比喻人们对故乡的思恋。
- 辽东鹤[liáo dōng hè]
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后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很大。
- 拆东补西[chāi dōng bǔ xī]
拆掉东边去补西边。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 东扯西拽[dōng chě xī zhuāi]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 吾道东矣[wú dào dōng yǐ]
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 东指西画[dōng zhǐ xī huà]
指指点点,吩咐指派。
- 辽东白豕[liáo dōng bái shǐ]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 东来西去[dōng lái xī qù]
从东边来的,往西边去的。形容人来人往,互不相识。
- 东兔西乌[dōng tù xī wū]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 东南竹箭[dōng nán zhú jiàn]
比喻优秀人才。
- 抉目东门[jué mù dōng mén]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同“抉目吴门”。
- 东山再起[dōng shān zài qǐ]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东晋谢安辞官后在东山隐居,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
- 各奔东西[gè bèn dōng xī]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 辽东豕[liáo dōng shǐ]
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 东怒西怨[dōng nù xī yuàn]
比喻迁怒于人。
- 东门之达[dōng mén zhī dá]
东门:指东门吴。指东门吴丧失爱子而胸怀旷达。后泛指丧失亲人而能心胸宽广,想得开。
- 万折必东[wàn zhé bì dōng]
河流不论有多少曲折,最后都东流入海。比喻事物不管有什么曲折,总要按着应有的规律发展。
- 东作西成[dōng zuò xī chéng]
东作:指春耕;西成:指秋收。指春种秋熟。
- 买东买西[mǎi dōng mǎi xī]
指买各种物品。
- 斗柄指东[dǒu bǐng zhǐ dōng]
北斗星的柄指向东方。指节气已到立春。
- 角巾东路[jiǎo jīn dōng lù]
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涂东抹西[tú dōng mǒ xī]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 江东独步[jiāng dōng dú bù]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泛指人才俊美,在一定范围内独占鳌头。
- 坦腹东床[tǎn fù dōng chuáng]
旧作女婿的美称。
- 东诳西骗[dōng kuáng xī piàn]
诳:欺骗,迷惑。形容到处说谎欺骗。
- 东猎西渔[dōng liè xī yú]
指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 东西南北[dōng xī nán běi]
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指四面八方,亦指方向出门分不清东西南北东西南北,谁敢宁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旭日东升[xù rì dōng shēng]
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 河东狮吼[hé dōng shī hǒu]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 东走西撞[dōng zǒu xī zhuàng]
四处乱闯乱碰。
- 指东打西[zhǐ dōng dǎ xī]
指着东边打西边,打得对手防不胜防。
- 东墙窥宋[dōng qiáng kuī sòng]
指美貌女子倾心于男子。
- 齐东野语[qí dōng yě yǔ]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后用“齐东野语”比喻道听途说、不足为凭的话但也许是齐东野语,我没有考查过这事的真伪。—— 鲁迅《两地书》
- 东漂西荡[dōng piāo xī dàng]
东西漂泊不定。也比喻生活不安定。
- 紫气东来[zǐ qì dōng lái]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 东扭西歪[dōng niǔ xī wāi]
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接着他急促不清地讲着,嘴唇东扭西歪而且全身发抖
- 东渐西被[dōng jiàn xī bèi]
渐:浸渍;被:覆盖。向东浸渍,向西覆盖。指范围逐渐扩大。
- 东抄西袭[dōng chāo xī xí]
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这里抄一点,那里摘一些。指拼凑剽窃 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的,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几位维新朋友慕名来访他。——《文明小史》
- 尽付东流[jìn fù dōng liú]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 辽东之豕[liáo dōng zhī shǐ]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 东拉西扯[dōng lā xī chě]
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 东野败驾[dōng yě bài jià]
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
- 东驰西击[dōng chí xī jī]
指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 东捞西摸[dōng lāo xī mō]
指盲目地四处求索。
- 东冲西决[dōng chōng xī jué]
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 东扭西捏[dōng niǔ xī niē]
扭捏作态,不爽快。
- 东挪西辏[dōng nuó xī còu]
挪:挪借;辏:通“凑”,聚合。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 泪河东注[lèi hé dōng zhù]
眼泪似向东的的河流一样。比喻人极度悲痛。
- 东家夫子[dōng jiā fū zǐ]
东家:指东邻。邻家有才德的人。
- 东壁余光[dōng bì yú guāng]
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 东家孔子[dōng jiā kǒng zǐ]
对孔子的一种称呼。
- 高卧东山[gāo wò dōng shān]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 东游西荡[dōng yóu xī dàng]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无所事事,到处闲逛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西游记》
- 东海逝波[dōng hǎi shì bō]
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 东诓西骗[dōng kuāng xī piàn]
指到处说谎话诈骗。
- 东迁西徙[dōng qiān xī xǐ]
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 东驰西骋[dōng chí xī chěng]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同“东奔西走”。
- 东家丘[dōng jiā qiū]
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 南金东箭[nán jīn dōng jiàn]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 东滚西爬[dōng gǔn xī pá]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 西除东荡[xī chú dōng dàng]
到处征剿。形容身经百战。
- 东曦既驾[dōng xī jì jià]
曦:曦和,神话传说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从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
- 东猜西揣[dōng cāi xī chuāi]
指多方猜测。
- 宋玉东墙[sòng yù dōng qiáng]
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 东撙西节[dōng zǔn xī jié]
指从各方面节省。
- 东挦西扯[dōng xián xī chě]
指到处张罗。
- 东窗消息[dōng chuāng xiāo xi]
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同“东窗计”。
- 东量西折[dōng liàng xī shé]
量:称量;折:亏损。在量入量出时,难免有所亏损。
- 东抄西转[dōng chāo xī zhuǎn]
转弯抹角,抄近路走。
- 东差西误[dōng chà xī wù]
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东拼西凑[dōng pīn xī còu]
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困难地或以不合常规的方法多方面把零星的事物凑集在一起只好东拼西凑把税钱凑够
- 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ī xī]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一种策略思想。意为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军事上是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的一种谋略按预定的计划,我们要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把敌人吸引到温水方向。——《遵义会议放光芒》
- 东道之谊[dōng dào zhī yì]
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
- 东闪西躲[dōng shǎn xī duǒ]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 东推西阻[dōng tuī xī zǔ]
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东南半壁[dōng nán bàn bì]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 朝东暮西[zhāo dōng mù xī]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 东冲西突[dōng chōng xī tū]
指四处冲锋突击。 向四处突击。形容作战勇猛曹操见 赵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三国演义》
- 东施效颦[dōng shī xiào pín]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庄子.天运》中故事,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后人称这个丑女为东施。用“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 东墙处子[dōng qiáng chǔ zǐ]
指邻居的处女。
- 东床择对[dōng chuáng zé duì]
指择婿。
- 东鳞西爪[dōng lín xī zhǎo]
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西边露一只龙爪,不见龙的全身。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东家西舍[dōng jiā xī shè]
犹言左邻右舍。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 推东主西[tuī dōng zhǔ xī]
推掉东面主西面。指借口推托,不说实情。
- 东征西讨[dōng zhēng xī tǎo]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 西学东渐[xī xué dōng jiān]
渐:流入;东渐:原指河水东流入海,引申为向东方流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东方流传。
- 东荡西游[dōng dàng xī yóu]
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 东倒西歪[dōng dǎo xī wāi]
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时而倒向这边,时而倒向那边。形容行走时或站或坐时,姿势不稳,身不由己
- 东挨西问[dōng āi xī wèn]
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 说东道西[shuō dōng dào xī]
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东躲西跑[dōng duǒ xī pǎo]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隋唐演义》
- 东摇西摆[dōng yáo xī bǎi]
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 河东三箧[hé dōng sān qiè]
指亡失的书籍。
- 东风人面[dōng fēng rén miàn]
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 东零西碎[dōng líng xī suì]
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 东郭之迹[dōng guō zhī jì]
指鞋破底漏,足迹印地。形容非常穷困、窘迫。
- 东劳西燕[dōng láo xī yàn]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 指东话西[zhǐ dōng huà xī]
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 付之东流[fù zhī dōng liú]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见“付诸东流”
- 东躲西逃[dōng duǒ xī táo]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 东方千骑[dōng fāng qiān qí]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 东野巴人[dōng yě bā rén]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 扶东倒西[fú dōng dǎo xī]
扶:扶持,搀扶。比喻随他人的意志转移,自己没主见。
- 东征西怨[dōng zhēng xī yuàn]
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 东洋大海[dōng yáng dà hǎi]
东洋:东边的大海。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
- 南北东西[nán běi dōng xī]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 东风入律[dōng fēng rù lǜ]
春风和煦,律韵协调。常用以称赞太平盛世。
- 东门黄犬[dōng mén huáng quǎn]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东完西缺[dōng wán xī quē]
缺东少西,不完备,短缺。
- 失之东隅[shī zhī dōng yú]
东隅:日出的地方。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比喻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 东砍西斫[dōng kǎn xī zhuó]
斫:用刀斧砍。指东砍西杀,四面激战。
- 东南雀飞[dōng nán què fēi]
比喻夫妻分离。
- 避世墙东[bì shì qiáng dōng]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 马首欲东[mǎ shǒu yù dōng]
指东归;返回。
- 东敲西逼[dōng qiāo xī bī]
各处敲诈逼迫。
- 东床快婿[dōng chuáng kuài xù]
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 东封西款[dōng fēng xī kuǎn]
封:封爵;款:归顺。东边封爵,西边归顺。指边境罢战,修好言和。
- 东西易面[dōng xi yì miàn]
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 东走西顾[dōng zǒu xī gù]
比喻顾虑多。
- 西颦东效[xī pín dōng xiào]
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 江东父老[jiāng dōng fù lǎo]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 东门之役[dōng mén zhī yì]
指旧仇。
- 东海扬尘[dōng hǎi yáng chén]
大海变陆地,扬起灰尘。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西鹣东鲽[xī jiān dōng dié]
鹣:比翼鸟;鲽:比目鱼。泛指四海珍异之物。
- 东风浩荡[dōng fēng hào dàng]
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 东窗计[dōng chuāng jì]
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 东南之宝[dōng nán zhī bǎo]
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吾道将东[wú dào jiāng dōng]
道:学术主张。指自己的学术或主张得到继承和推广。
- 海外东坡[hǎi wài dōng pō]
东坡: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号。苏轼被贬于惠州、儋州(今海南岛儋县)其间,有人谣传他已经死去。比喻说人已死的谣传。
- 朝西暮东[zhāo xī mù dōng]
朝:早晨。早晨在西,晚上在东。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