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
捉相关字典
捉[zhuō]字的成语
- 捉摸不定[zhuō mō bù dìng]
捉摸:猜测。形容变化无常,无法猜测预料。
- 贼喊捉贼[zéi hǎn zhuō zéi]
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比喻为了逃脱罪责,故意转移目标,混淆视听
- 捉奸捉双[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
- 捕风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ng]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风和影都是无形的东西,形容言行的立论没有事实根据,凭空臆想 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宋. 朱熹《学一》
- 捉生替死[zhuō shēng tì sǐ]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活捉生擒[huó zhuō shēng qín]
擒:捕捉。活着被抓住。
- 捉风捕月[zhuō fēng bǔ yuè]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 捉鬼放鬼[zhuō guǐ fàng guǐ]
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方〉∶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 捉刀代笔[zhuō dāo dài bǐ]
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 代人捉刀[dài rén zhuō dāo]
捉刀:代别人写文章。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 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
- 捉鼠拿猫[zhuō shǔ ná māo]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十捉九着[shí zhuō jiǔ zhe]
比喻很有把握。
- 偷狗捉鸡[tōu gǒu zhuō jī]
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 捉贼见赃[zhuō zéi jiàn zāng]
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 捉虎擒蛟[zhuō hǔ qín jiāo]
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 狗捉老鼠[gǒu zhuō lǎo shǔ]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 瓮中捉鳖[wèng zhōng zhuō biē]
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 降妖捉怪[xiáng yāo zhuō guài]
原指有法术的人可以降伏妖精,捉拿鬼怪。后比喻以强大的力量战胜凶恶的敌人。
- 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 鹰拿雁捉[yīng ná yàn zhuō]
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 捉刀人[zhuō dāo rén]
1.指曹操。引申指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2.指侍从卫士。 指曹操。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 力士捉蝇[lì shì zhuō yíng]
比喻做小事也不能轻视。
- 请人捉刀[qǐng rén zhuō dāo]
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 马捉老鼠[mǎ zhuō lǎo shǔ]
比喻瞎忙乱。
- 拿云捉月[ná yún zhuō yuè]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 擒龙捉虎[qín lóng zhuō hǔ]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 挟人捉将[xié rén zhuō jiàng]
挟:制服。在战斗中能制服、活捉敌将。
- 望空捉影[wàng kōng zhuō yǐng]
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 关门捉贼[guān mén zhuō zéi]
关起门来才能捉住进来的小偷。比喻对小股敌人采取围歼的战术。
捉[zhuō]字在中间的词语
- 除红捉緑[chú hóng zhuō lǜ]
赌博的隐语。赌具骰子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以一点到六点之数﹐点着红黑色﹐故称。
- 榜下捉壻[bǎng xià zhuō xù]
挑选科举考试榜上有名者为婿。宋时的一种风尚。
- 瓮中捉鼈[wèng zhōng zhuō biē]
喻举手可得,确有把握。
捉[zhuō]字在开头的词语
- 捉月[zhuō yuè]
传说唐李白酒醉泛舟当涂采石,俯捉江中月影而溺死。
- 捉衿[zhuō jīn]
见“捉衿见肘”。
- 捉迷藏[zhuō mí cáng]
1.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2.比喻言行故意使人难以捉摸。
- 捉店[zhuō diàn]
守护店铺。
- 捉弄[zhuō nòng]
戏耍;戏弄:有意捉弄人|他被人捉弄过几次,再也不敢去了。 戏弄,使人为难你别捉弄人好不好?
- 捉刀[zhuō dāo]
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匈奴来使,曹操将接见,以为自己的相貌不行,叫崔琰代替他,自己却捉刀站立在旁。接见完毕,派人问匈奴使者:“魏王如何?”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后称代人写文章或顶替别人做事为“捉刀”。
- 捉兵[zhuō bīng]
提调军队。
- 捉裾[zhuō jū]
1.犹牵衣。三国魏许允妻为阮共女,有才德而貌丑。成婚交礼毕,桓范劝允入内,允一见即欲出,妇“捉裾停之”,以理服允,遂相敬重。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2.提起袍子。谓动身,启行。
- 捉放曹[zhuō fàng cáo]
我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三国时,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陈宫所擒。后曹用言语打动陈宫,使陈弃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他们一同去找曹父故友吕伯奢,吕伯奢杀猪款待。曹操闻得磨刀霍霍,误以为吕伯奢欲加害,便杀死吕氏全家,焚庄逃走。陈宫见曹操心毒手狠,枉杀无辜,十分懊悔;宿店时;趁曹操熟睡时欲刺杀曹操后放弃独自离去。
- 捉住[zhuō zhù]
- 捉龙[zhuō lóng]
犹捉脉。
- 捉手[zhuō shǒu]
1.握手。 2.犹买主。
- 捉翻[zhuō fān]
绊倒抓住。
- 捉头[zhuō tóu]
抽头。设赌的头家抽取头钱。
- 捉钱[zhuō qián]
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谓之“捉钱”。即公廨本钱。也称月料钱。
- 捉鹅头[zhuō é tóu]
故意寻人过失,乘机敲诈勒索。
- 捉空[zhuō kōng]
趁空。
- 捉掐[zhuō qiā]
1.亦作“捉狭”。 2.刁钻;捉弄。
- 捉败[zhuō bài]
谓被捉拿而败露行藏。
- 捉勒[zhuō lè]
中国画术语。专指花鸟画中以猛禽猎食为题材。如南唐郭干晖的《苍鹰捕狸图》,北宋崔白的《俊禽逐兔图》。南宋李安忠﹑李猷﹑赵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时。
- 捉船[zhuō chuán]
1.撑船,划船。 2.扣押船只。
- 捉挐[zhuō ná]
见“捉拿”。
- 捉盲盲[zhuō máng máng]
方言。捉迷藏。
- 捉颤[zhuō chàn]
发抖。
- 捉取[zhuō qǔ]
擒拿;捕捉。
- 捉搦歌[zhuō nuò gē]
南朝梁横吹曲名之一。
- 捉捕[zhuō bǔ]
擒拿;捕捉。
- 捉事人[zhuō shì rén]
旧指捕役或缉访的人。
- 捉搦[zhuō nuò]
1.捉拿,捕捉。 2.握持;捉摸。 3.捉弄;戏弄。
- 捉发[zhuō fà]
1.以手执发。谓急迫中无暇整治。 2.喻为国求贤。
- 捉藏猫[zhuō cáng māo]
同“捉迷藏”。
- 捉鸡[zhuō jī]
方言。谓俟人饮食。
- 捉奸[zhuō jiān]
亦作“捉姦”。捉拿正在通奸的人。 捉拿正在通奸的人
- 捉身[zhuō shēn]
把握身体。
- 捉对[zhuō duì]
成对。
捉[zhuō]字在结尾的词语
- 根捉[gēn zhuō]
犹追捕。根,通“跟”。
- 招捉[zhāo zhuō]
1.招降捕捉。 2.招亲;婚聘。
- 巡捉[xún zhuō]
巡查搜捕。
- 直捉捉[zhí zhuō zhuō]
直挺挺。
- 追捉[zhuī zhuō]
追赶捕捉。
- 驱捉[qū zhuō]
驱赶捉拿。
- 把捉[bǎ zhuō]
1.把守;管理。 2.纠结。 3.执持;掌握。 4.卡住。
- 捕捉[bǔ zhuō]
1.缉捕;捉拿。 2.指抓住(机会)。 3.犹捉摸。
- 活捉[huó zhuō]
活活地抓住。多指在作战中抓住活的敌人。 抓住活的人,特指在作战中抓住活着的敌人
- 勾捉[gōu zhuō]
逮捕;追捕。
- 吐捉[tǔ zhuō]
吐哺捉发。
- 挽捉[wǎn zhuō]
扶手,把手。
- 缠捉[chán zhuō]
纠缠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