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
直相关字典
直[zhí]字在开头的词语
- 直指[zhí zhǐ]
1.笔直指向;直趋。 《周礼·考工记·轮人》:“辐也者,以为直指也。”贾公彦 疏:“入轂入牙,并须直指,不邪曲也。”《后汉书·朱儁传》:“故相率厉,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指 咸阳。”《隋书·赵煚传》:“请从 河北,直指 太原,倾其巢穴,可一擧以定。”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布帆一片,直指 河间。”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今日向何方,直指 武夷山 下。”
- 直溜[zhí liu]
形容挺直。
- 直言判断[zhí yán pàn duàn]
逻辑学名词。亦称定言判断。是无条件地反映事物有或没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它通过联系词“是”与“不是”来肯定与否定事物的某种属性。例如:“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和“自然界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直言判断。它的公式是:S是(不是)P。人们以直言判断来表现已获得关于客观现实规律的知识。
- 直突[zhí tū]
1.直统统不拐弯的烟囱。 2.直言唐突。 3.径直突进。
- 直蹶蹶[zhí juě juě]
亦作“直橛橛”。挺直貌。
- 直幅[zhí fú]
直挂的长条形字画。其轴在上下两端。
- 直趋[zhí qū]
径直奔向。
- 直进[zhí jìn]
1.谓以直道进身。
- 直直溜溜[zhí zhí liū liū]
形容笔直的样子。
- 直行[zhí xíng]
1.行正道,按照道义去做。
2.径直,直接。
- 直鈎[zhí gōu]
见“直鉤”。
- 直纣[zhí zhòu]
方言。性情固执。
- 直楞楞[zhí léng léng]
1.亦作“直愣愣”。 2.形容呆滞失神。
- 直钓缺丁[zhí diào quē dīng]
把钓钩拉直,把铁钉弄弯。形容力气大。
- 直温[zhí wēn]
正直而温和。语出《书.舜典》:“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孔传:“正直而温和,宽弘而庄栗。”
- 直辩[zhí biàn]
直言善辩。
- 直筒子[zhí tǒng zi]
比喻直性子或思想单纯的人:他是个~,说话做事从来不会拐弯抹角。
- 直议[zhí yì]
1.直率议论。
- 直播[zhí bō]
1.不经过育苗,直接把种子播种到田地里。 2.广播电台或电视台不经过录音﹑录相,从现场直接采播,称直播。
- 直通[zhí tōng]
- 直属[zhí shǔ]
直接管辖或隶属。 直接归辖管属直属机关
- 直心[zhí xīn]
正直的心胸;亦形容心地直爽。
- 直拳[zhí quán]
拳击技术中最基本的拳法,也是每一个优秀的拳击运动员最常用的拳法。
- 直庛[zhí cì]
耒木下端穿插铁耜的部分。有直﹑弯之分。直的叫直疵。
- 直笔笔[zhí bǐ bǐ]
形容说话过分直率,不委婉。
- 直直愎愎[zhí zhí bì bì]
犹言直截了当。
- 直领[zhí lǐng]
古代外衣领口的一种式样。
- 直符[zhí fú]
1.凶日名。 2.神名。 3.汉代官名。掌印信。
- 直勾勾[zhí gōu gōu]
1.亦作“直钩钩”。 2.形容眼睛发直﹑目光呆滞的样子。 形容眼神呆板、一动也不动地盯着他直勾勾地看着天
- 直遂[zhí suì]
1.直的通道。唐 柳宗元《骂尸虫文》:“以淫諛諂诬为族类,以中正和平为罪疾;以通行直遂为颠蹶,以逆施反鬭为安佚。”
- 直头[zhí tóu]
1.谓抵值。 2.径直。
- 直准[zhí zhǔn]
正则。
- 直缕[zhí lǚ]
形容直而细。缕,线。
- 直娘贼[zhí niáng zéi]
詈语。
- 直达列车[zhí dá liè chē]
中途不用换车就可以到达预定目的地的列车。
- 直绷绷[zhí bēng bēng]
僵直﹑绷直的样子。
- 直怔怔[zhí zhèng zhèng]
发愣的样子。《收获》1981年第5期:“他直怔怔站在原处,看着她跑去的背影。”
- 直鲠[zhí gěng]
正直;直爽。
- 直抵[zhí dǐ]
一直到达;直接到达。
- 直夜[zhí yè]
谓夜间当值。
- 直尺[zhí chǐ]
一种画直线用的尺。 一种画直线用的尺
- 直声[zhí shēng]
1.正直之言。 2.正直的名声。 3.直着嗓子。
- 直庐[zhí lú]
旧时侍臣值宿之处。
- 直质[zhí zhì]
正直朴实的资质。
- 直谏[zhí jiàn]
耿直劝谏。
- 直直落落[zhí zhí luò luò]
方言。直截了当,干脆爽快。
- 直到[zhí dào]
1.径直抵达。 2.一直到(多指时间)。
- 直闚[zhí kuī]
直接窥伺。
- 直士[zhí shì]
正直﹑耿直之士。
- 直干[zhí gàn]
挺直的树干。
- 直城[zhí chéng]
汉京都城门名。
- 直冲[zhí chōng]
一直冲闯,径直朝前闯。
- 直捉捉[zhí zhuō zhuō]
直挺挺。
- 直白[zhí bái]
坦率;干脆爽快:直白地说,他爱你只贪图你有钱。
- 直榦[zhí gàn]
见“直干”。
- 直隶省[zhí lì shěng]
省城为保定。明朝时称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直隶,康熙八年(1669)称直隶省。1928年6月20日,经国民政府决定,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旧京兆区20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
- 直立茎[zhí lì jīng]
竖直生长的茎。植物多为直立茎,如很多树林、竹、玉米等。
- 直阁[zhí gé]
1.亦作“直閤”。1.官名。北齐 时属左、右卫。隋 承其制,亦有此官。《隋书·百官志中》:“直阁属官,有朱衣直阁、直阁将军、直寝、直斋、直后之属。”《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烈(于烈)子左中郎将 忠 领直閤,常在 魏 主左右。”胡三省 注:“北齐 左、右卫有直閤,属官有朱衣直閤、直閤将军、直寝、直斋、直后之属。”
- 直说[zhí shuō]
照实说;坦白直率地说出来。
- 直恁[zhí nèn]
犹言竟然如此。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官人直恁负恩!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一回家怨天公直恁困英豪,嘆良金美玉何人晓!”《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是甚么人?直恁大胆!”清 李渔《凰求凤·囚鸾》:“好事磨人直恁奇,既得便宜,又失便宜。”
- 直人[zhí rén]
1.正直的人;直爽的人。 2.古邑名。
- 直系军阀[zhí xì jūn fá]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直隶(今河北)籍军阀冯国璋、曹锟及吴佩孚为首领。先后在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获胜,在英美支持下控制北洋政府。后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1927年吴佩孚、孙传芳被北伐军打垮,直系逐步瓦解。
- 直绳[zhí shéng]
1.正直如绳墨。 2.指正直的人。 3.以法制裁。 4.喻法制。
- 直理[zhí lǐ]
犹正道。
- 直意[zhí yì]
1.顺心,如意。
- 直挂[zhí guà]
直接挂钩。
- 直命[zhí mìng]
直接的委命。
- 直斋[zhí zhāi]
官名。南北朝时值殿内斋阁者。
- 直撅儿[zhí juē ér]
挺直貌。
- 直薄[zhí báo]
直逼;直接接触。
- 直帖[zhí tiē]
不经中转,直接上报或下达的公文。
- 直清[zhí qīng]
正直廉洁。语出《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 直观[zhí guān]
以感觉直接接受的或直接观察的:直观教学|直观学习。
- 直套[zhí tào]
耿直。
- 直凑[zhí còu]
直聚。
- 直出直入[zhí chū zhí rù]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
- 直闯闯[zhí chuǎng chuǎng]
鲁莽冒失的样子。
- 直娘的[zhí niáng de]
詈语。
- 直挺[zhí tǐng]
1.僵直;挺直。
- 直抒[zhí shū]
直率地发抒:~己见。 ~胸臆。
- 直梦[zhí mèng]
醒后所见与梦中同,谓之直梦。
- 直心眼儿[zhí xīn yǎnr]
1.心地直爽。2.指心地直爽的人。如:他是个直心眼儿。
- 直事[zhí shì]
谓值班。
- 直双双[zhí shuāng shuāng]
双双直竖。
- 直梗[zhí gěng]
刚直。
- 直至[zhí zhì]
直到。
- 直橛橛[zhí jué jué]
见“直蹶蹶”。
- 直伸伸[zhí shēn shēn]
伸得笔直的样子。
- 直独[zhí dú]
特立独行。
- 直更[zhí gēng]
夜里值班打更。
- 直瞪瞪[zhí dèng dèng]
形容眼神呆滞。 因急怒、惊恐、痴傻等呈现眼神呆滞之貌两眼直瞪瞪地看着每个人
- 直搭直[zhí dā zhí]
1.亦作“直达直”。 2.犹直截了当;径直。
- 直系亲属[zhí xì qīn shǔ]
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父﹑母﹑夫﹑妻﹑子﹑女等。有时也包括需要本人扶养的祖父母和未成年的弟妹。 指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 直百钱[zhí bǎi qián]
三国时,蜀刘备所铸货币的一种。一枚金属钱币抵币值一百。
- 直方[zhí fāng]
公正端方。
- 直接推理[zhí jiē tuī lǐ]
“间接推理”的对称。前提只有一个判断的推理。主要的有:
- 直切[zhí qiē]
耿直恳切:言语直切|我知道直切的人不会讨好。
- 直得[zhí de]
1.直待;直到。 2.只有;必须。 3.值得。
- 直下[zhí xià]
1.径直趋赴。 2.谓径直实行下去。 3.直接下达。 4.垂直向下;向下。 5.下面,底下。 6.谓直系下传。
- 直达纲[zhí dá gāng]
宋 时成批运送货物直达京师的船队称直达纲。
- 直核[zhí hé]
率直而真实。
- 直端[zhí duān]
直接;径直。
- 直亮[zhí liàng]
正直信实。
- 直北[zhí běi]
正北。
- 直径[zhí jìng]
1.捷速,直接。 2.连接圆周上两点并通过圆心的直线称圆直径,连接球面上两点并通过球心的直线称球直径。
- 直快[zhí kuài]
铁路客运列车的一种直达快车的省称。
- 直学士[zhí xué shì]
官名。唐置。凡官资较浅者,初入直馆阁,为直学士,班在学士下,待制上。
- 直心肠[zhí xīn cháng]
比喻性情直率。
- 直辖[zhí xiá]
直接管辖:~市。~机构。重庆由中央~,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直接宾语[zhí jiē bīn yǔ]
动作的主要目的地。
- 直算[zhí suàn]
总算。
- 直接证明[zhí jiē zhèng míng]
“间接证明”的对称。直接用论据断定论题为真的证明方法。
- 直升[zhí shēng]
垂直向上升起。 垂直向上升起拔地而起,直升41层,这幢大厦形式单调,令人望而生畏
- 直道[zhí dào]
1.古道路名。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秦始皇 直道’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 直伞[zhí sǎn]
指古代官吏出行时,在轿前举直柄伞的差役。
- 直流电[zhí liú diàn]
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含有交流成分的脉动电流称脉动直流电。接有恒定电动势的电源的电路中,当电阻不变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这种直流电称“稳恒电流”。
- 直当[zhí dāng]
即当;应当。
- 直气[zhí qì]
正气。
- 直线[zhí xiàn]
数学中一个不定义的概念。是几何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直线上某一点一旁的部分称为射线,这个点称为射线的端点。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点称为线段的端点。
- 直身[zhí shēn]
1.伸直的身躯。
- 直角[zhí jiǎo]
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垂直相交所成的角。直角为90°。
- 直缝[zhí fèng]
衣冠等缝纫方法之一。
- 直贯[zhí guàn]
1.径直穿过。
- 直戆[zhí gàng]
憨直;刚直而遇笨。
- 直硬硬[zhí yìng yìng]
僵直貌。
- 直销[zhí xiāo]
生产者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 直值[zhí zhí]
指物品本身的实际价值。
- 直綳綳[zhí bēng bēng]
僵直、绷直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抚院甚是谦恭,一路走出来,还朝着他们呵呵腰儿;他们却还直綳綳的一动不动。”
- 直觉[zhí jué]
①直接的感觉,即未经思维推理的直观:这件事靠不住,我有一种直觉|凭直觉感到,事态必定会进一步恶化。
②直接觉得:她直觉到自己已面临必须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 直须[zhí xū]
1.应当;应。 唐 杜秋娘《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宋 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宋 王安石《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
- 直襬[zhí bǎi]
即直裰。也指道袍。《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不多时,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缠騣大帽,穿青绢直襬,攦手洋洋,出来下堦。”
- 直言[zhí yán]
1.正直﹑耿直的话。
2.直率地说;说实话。
3.直言敢谏。汉晋察举科目名。
- 直头直脑[zhí tóu zhí nǎo]
谓戆直,不机灵。
- 直爽[zhí shuǎng]
坦率爽快:为人直爽|他是个直爽人|他说话挺直爽。
- 直直劈劈[zhí zhí pī pī]
犹言直截了当。
- 直取[zhí qǔ]
直接攻取。 对准目的或目标前进在直取目的物方面堪与鹰比美
- 直坦坦[zhí tǎn tǎn]
笔直而平坦。
- 直待[zhí dài]
一直等到;直要。
- 直肚肠[zhí dù cháng]
形容人性情爽直。
- 直掇[zhí duō]
1.亦作“直裰”。 亦作“直敪”。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一·论衣冠异制》:“晋 处士 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襴,前繫二长带,隋 唐 朝野服之,谓之 冯翼 之衣,今呼为直掇。”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富郑公 致政归西都,尝著布直裰,跨驴出郊。”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燕居之所常用也。”《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穿寳蓝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
- 直舍[zhí shè]
古代官员在禁中当值办事之处。
- 直陈[zhí chén]
径直陈说。
- 直射[zhí shè]
1.直接照射。如:强烈的日光直射进室内。2.沿直线射击。如:向一只低飞的鸟直射一枪。
- 直卫[zhí wèi]
旧时宫中省的值宿警卫。
- 直杠杠[zhí gàng gàng]
1.犹直挺挺。形容僵直。 2.形容说话生硬,不委婉。
- 直致[zhí zhì]
直而没有曲折。
- 直感[zhí gǎn]
直觉;直接感受。
- 直捣[zhí dǎo]
长驱直入地进攻。
- 直迫[zhí pò]
犹言直捷了当。
- 直义[zhí yì]
犹正义。
- 直发人[zhí fà rén]
人类的一个分支,头发直而光滑。 人类的一个分支,头发直而光滑
- 直似[zhí sì]
正象。
- 直立[zhí lì]
1.立身正直。 2.挺直站立。 直竖;竖立像哨兵似的松树,沿着山巅直立着
- 直派[zhí pài]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以直隶籍军阀冯国璋﹑曹锟等为首,故名。
- 直译[zhí yì]
1.谓翻译外国文字时,尽量按照原文直接译出。
- 直僵僵[zhí jiāng jiāng]
僵硬挺直的样子。 形容僵硬挺直的姿态他冻得直僵僵地躺在雪地上
- 直省[zhí shěng]
指各省,因直属中央,所以又叫直省。如:文书下行直省。——清.方苞《狱中杂记》。
- 直话[zhí huà]
直言;正直的话。
- 直笔[zhí bǐ]
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 照直客观记录书写史书应该是直笔的
- 直流输电[zhí liú shū diàn]
将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经整流器变换成直流电输送至受电端,再用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送到用户的一种输电方式。具有线路投资少、不存在系统稳定问题、调节快速、运行可靠等优点。主要应用于远距离大功率输电。
- 直势[zhí shì]
犹直率。
- 直系[zhí xì]
1.指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如祖孙﹑父子﹑母女及夫妻关系。参见“旁系”。 2.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的省称。先后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领。因冯国璋为河北人,河北省旧名直隶省,故称此派系为直系。
- 直裰[zhí duō]
古代士大夫所穿的一种便服。也指道士和僧人穿的道袍和僧袍。
- 直脚[zhí jiǎo]
犹伸腿。指死去。
- 直猎[zhí liè]
形容长短不齐。
- 直音[zhí yīn]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就是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如“蛊,音古”,是说“蛊”字和“古”字同音;“冶,音也”,是说“冶”字和“也”字同音。
- 直落[zhí luò]
犹舒畅。高晓声《李顺大造屋》七:“﹝ 李顺大 ﹞想不到,几年不见的老书记,竟老得认不出了。可见老书记的心境不直落。”
- 直书[zhí shū]
据实书写。
- 直置[zhí zhì]
1.直书胸臆,置于文中。谓不用典。 2.只如此;只是。
- 直后[zhí hòu]
1.官名。在乘舆之后担任侍卫。 2.以后;后面。谓紧接某一时间之后。
- 直争争[zhí zhēng zhēng]
笔直竖立貌。
- 直达直[zhí dá zhí]
见“直搭直”。
- 直屡屡[zhí lǚ lǚ]
挺直。
- 直接选举[zhí jiē xuǎn jǔ]
“间接选举”的对称。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选出的选举。在中国,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 直院[zhí yuàn]
宋 代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学士职者称“直院”。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二》:“国朝学士舍人皆置直院。”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已而 持国(韩持国)、元素(杨元素)皆补外,厚之(元厚之)尹京,后三年復与 元素 还职,而 邓文约 相继为直院,则三人之名又皆从绞丝,盖终始皆同,决非偶然。”《宋史·职官志二》:“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
- 直通通[zhí tōng tōng]
不讲方式方法;不加掩饰。
- 直巴巴[zhí bā bā]
直视的样子。
- 直性[zhí xìng]
性情直爽:他是个~人,有什么说什么。
- 直去直来[zhí qù zhí lái]
见“直来直去”。
- 直县[zhí xiàn]
指悬挂钟磬等乐器的位置在边缘上。直,通“犆”。
- 直率[zhí shuài]
直爽;坦率:他为人很直率。
- 直朴[zhí pǔ]
即质朴。
- 直接[zhí jiē]
不经过中间事物的。与“间接”相对:直接取用|直接关系。
- 直根[zhí gēn]
比较发达的粗而长的主根。一般双子叶植物如棉花、白菜都有直根。
- 直容[zhí róng]
正直的仪容。
- 直讲[zhí jiǎng]
官名。 辅助博士讲授经学。《新唐书·百官志三》:“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復以国子学为国子监,改讲书为直讲,从判学 李至 请也。”
- 直侍[zhí shì]
1.随侍帝王的人员。 2.谓随侍帝王左右。
- 直钩[zhí gōu]
1.亦作“直鈎”。
- 直合[zhí hé]
见“直阁”。
- 直进直出[zhí jìn zhí chū]
出入无阻隔曲折。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张英《老年突击队》:“由于他性子急躁,讲话象弄堂里扛木头--直进直出,一开口声音就象敲铜锣,所以外号叫作‘武大炮’。”
- 直耸[zhí sǒng]
耸立。
- 直堗[zhí tū]
1.同“直突”。 2.直统统的烟囱。
- 直系血亲[zhí xì xuè qīn]
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指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不论父系或母系﹑子系或女系都是直系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封建社会只以父系或子系为直系血亲。
- 直过儿[zhí guò ér]
犹言无功无过。
- 直兵[zhí bīng]
1.指矛属兵器。 2.官名。旧时王公府里的属官。
- 直截[zhí jié]
直截了当:~表明了态度。
- 直达[zhí dá]
1.谓直接到达,直通。
2.谓交通便利,往来自如。
3.谓直接送呈。
4.谓正直而通达事理。
- 直面[zhí miàn]
当面;直接面对:直面而行|直面人生。
- 直辞[zhí cí]
1.亦作“直词”。 正直的言词。
- 直隶[zhí lì]
1.旧省名。河北的旧称。1928年改今名。
- 直官[zhí guān]
1.当值的官员。 2.指暂时代理他职的官员。
- 直馏[zhí liú]
将石油进行连续的、不伴有化学反应的蒸馏,得到按沸点顺序分离出来的产品。
直[zhí]字的成语
- 直眉楞眼[zhí méi léng yǎn]
形容眼神发直。
- 径行直遂[jìng xíng zhí suí]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
- 屎屁直流[shǐ pì zhí liú]
形容惊恐之极。
- 直吐胸怀[zhí tǔ xiōng huái]
直:直爽;抒:抒发。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直谅多闻[zhí liàng duō wén]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 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毫无畏惧地一直向前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封神演义》
- 直言尽意[zhí yán jìn yì]
爽直地说出全部的意思。
- 君仁臣直[jūn rén chén zhí]
仁:仁义;直:正直。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 拗曲作直[ǎo qǔ zuò zhí]
故意将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是非颠倒。
- 主明臣直[zhǔ míng chén zhí]
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 直冲横撞[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
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
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 犯颜直谏[fàn yán zhí jiàn]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直谏:以直言规劝。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 直言贾祸[zhí yán gǔ huò]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 砥平绳直[dǐ píng shéng zhí]
砥:磨刀石;绳:墨线。磨刀石极平,墨线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 小枉大直[xiǎo wǎng dà zhí]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公平正直[gōng píng zhèng zhí]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
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理由充分,言行因而有气势 只要我们理直气壮,怕他怎的!
- 正色直绳[zhèng sè zhí shéng]
指严正执法。
- 鸣雁直木[míng yàn zhí mù]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青云直上[qīng yún zhí shàng]
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须贾)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后以“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迁升很快,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煴。——唐. 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
- 直朴无华[zhí piáo wú huá]
华:文采。质朴而没有文采。
- 平康正直[píng kāng zhèng zhí]
世事平安,公正不邪。
- 直言危行[zhí yán wēi xíng]
危行:直行。正直的言论和行为。
- 好谀恶直[hào yú wù zhí]
喜欢讨好奉承,厌恶正直劝谏。
- 师直为壮[shī zhí wéi zhuàng]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谓出兵理由正当,则士气旺盛
- 横冲直撞[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乱冲乱闯这伙暴徒横冲直撞地通过大街亦指向敌阵四处冲杀麾两翼铁骑,横冲直撞,溷杀将来。——《三国演义》
- 直言骨鲠[zhí yán gǔ gěng]
言辞正直,气节刚劲。
- 直如弦[zhí rú xián]
像弓弦一样直。形容为人正直。
- 昂然直入[áng rán zhí rù]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
- 正法直度[zhèng fǎ zhí dù]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 直抒胸臆[zhí shū xiōng yì]
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 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飞流直下[fēi liú zhí xià]
飞流:指瀑布;直下:垂直泻下。瀑布垂直泻下。形容瀑布垂直泻下的壮观景象。
- 董狐直笔[dǒng hú zhí bǐ]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奋起直追[fèn qǐ zhí zhuī]
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振作精神,努力追赶
- 秉公任直[bǐng gōng rèn zhí]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 以直抱怨[yǐ zhí bào yuàn]
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 正道直行[zhèng dào zhí xíng]
正道:正路。沿着直的道路走。比喻办事公正。
- 直言正色[zhí yán zhèng sè]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枉曲直凑[wǎng qǔ zhí còu]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直木先伐[zhí mù xiān fá]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直写胸臆[zhí xiě xiōng yì]
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直认不讳[zhí rèn bù huì]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 以讦为直[yǐ jié wéi zhí]
讦: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他人隐私。用揭别人的短或隐私来表明直率。
- 直节劲气[zhí jié jìng qì]
气节正直,操守刚劲。
- 直捣黄龙[zhí dǎo huáng lóng]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 单刀直入[dān dāo zhí rù]
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原意是勇猛前进,现在则比喻说话直截了当,锋芒甚锐 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宋. 释原道《景德传灯录》
- 扶摇直上[fú yáo zhí shàng]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形容仕途得意,如暴风由下盘旋直上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诗》
- 讦以为直[jié yǐ wéi zhí]
指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他人隐私,用揭别人的短或隐私来表明直率。
- 忠果正直[zhōng guǒ zhèng zhí]
果:果断。忠诚果断,公正刚直。
- 史鱼秉直[shǐ yú bǐng zhí]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秉:秉性;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秉性刚直不阿。
- 长驱直入[cháng qū zhí rù]
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意为进军神速,以不可阻挡之势,长途不停顿地快速进军
- 奋勇直前[fèn yǒng zhí qián]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 直内方外[zhí nèi fāng wài]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举直错枉[jǔ zhí cuò wǎng]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扭曲作直[niǔ qū zuò zhí]
比喻是非颠倒。
- 是非曲直[shì fēi qū zhí]
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正确与错误,有理与无理
- 直来直去[zhí lái zhí qù]
指来去途中不绕道、不停留,或指说话、做事不绕弯子。
- 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温恭直谅[wēn gōng zhí liàng]
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 直截了当[zhí jié liǎo dàng]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 直入公堂[zhí rù gōng táng]
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理正词直[lǐ zhèng cí zhí]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例直禁简[lì zhí jìn jiǎn]
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以迂为直[yǐ yū wéi zhí]
迂:曲折,绕远。用迂回曲折的途径达到近直的目的。
- 强直自遂[qiáng zhí zì suí]
指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 一钱不直[yī qián bù zhí]
指毫无价值。
- 大直若屈[dà zhí ruò qū]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 勇猛直前[yǒng měng zhí qián]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 枉直随形[wǎng zhí suí xíng]
指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 枉直同贯[wǎng zhí tóng guàn]
指曲直不分。
- 挠直为曲[náo zhí wéi qū]
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直道守节[zhí dào shǒu jié]
遵守节操。
-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讷直守信[nè zhí shǒu xìn]
讷直:言语迟钝,品格正直;守信:遵守信用。指人纯朴憨厚,不善辞令。
- 谠言直声[dǎng yán zhí shēng]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直上直下[zhí shàng zhí xià]
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形容笔直陡峻物体做直上直下运动
- 恃直不戒[shì zhí bù jiè]
恃:倚仗;戒:戒备。自恃正直,不加戒备。
- 纵曲枉直[zòng qǔ wǎng zhí]
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 清廉正直[qīng lián zhèng zhí]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不直一文[bù zhí yī wén]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 事核言直[shì hé yán zhí]
事情确实,文辞直捷。
- 蓬赖麻直[péng lài má zhí]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 坚忍质直[jiān rěn zhì zhí]
质:品质。坚韧不拔,品格正直。
- 沽誉买直[gū yù mǎi zhí]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同“沽名卖直”。
- 平铺直叙[píng pū zhí xù]
铺:铺陈;叙:叙述。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 直而不肆[zhí ér bù sì]
直:正直;肆:放肆。虽然耿直却不放肆。
- 仗义直言[zhàng yì zhí yán]
直言:直接说出来。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 沽名卖直[gū míng mài zhí]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 尺枉寻直[chǐ wǎng xún zhí]
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 秉笔直书[bǐng bǐ zhí shū]
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急转直下[jí zhuǎn zhí xià]
形容形势或文笔等突然转变,并且很快地顺势发展下去。 事态突变,并且发展很快 局势急转直下
- 木直中绳[mù zhí zhòng shéng]
中: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中,动词,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况《劝学》
- 枉尺直寻[wǎng chǐ zhí xún]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 聪明正直[cōng míng zhèng zhí]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直[zhí]字在结尾的词语
- 下直[xià zhí]
在宫中当直结束;下班。
- 亮直[liàng zhí]
1.诚实正直。 2.诚实正直的人。
- 浅直[qiǎn zhí]
浅显直率。
- 卖直[mài zhí]
故意表示公正忠直以获取名声。
- 鲁直[lǔ zhí]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也是苏轼的朋友,诗与书法均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
- 贱直[jiàn zhí]
见“贱值”。
- 通直[tōng zhí]
笔直而不弯曲。 笔直而不弯曲大路通直
- 龙直[lóng zhí]
宫中巡夜值更者。
- 市直[shì zhí]
1.博取正直的名声。 2.市价。
- 劲直[jìng zhí]
1.刚强正直。 2.坚实挺直。 坚强正直
- 刚直[gāng zhí]
刚正:~不阿。
- 孤直[gū zhí]
1.孤高耿直。 2.形容松竹之类的姿态高而挺直。
- 溜直[liū zhí]
犹笔直。〈方〉∶非常直;笔直绳子拉得溜直
- 高直[gāo zhí]
高价。
- 懞直[méng zhí]
忠厚爽直。 《西游记》第二三回:“那獃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
- 抱直[bào zhí]
坚持正道。
- 疏直[shū zhí]
1.亦作“疎直”。亦作“踈直”。 2.正直﹐坦率;粗疏率直。
- 彊直[qiáng zhí]
亦作“强直”。 僵硬不能随意转动屈伸。彊,通“僵”。《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高世栻 注:“诸一时卒暴,筋强而直,屈伸不能。”《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运气为病歌》:“诸暴强直风所因。”注:“暴,卒也。强直,筋病,强急不柔也。”
- 受直[shòu zhí]
得到报酬。
- 伸直[shēn zhí]
1.把形状由弯曲改变成平直。如:他在长沙发椅上伸直身子躺着。2.伸开。如:交替地弯曲和伸直他的胳臂。
- 扯直[chě zhí]
两下拉平。
- 入直[rù zhí]
1.亦作“入值”。 2.谓官员入宫值班供职。
- 果直[guǒ zhí]
果敢正直。
- 洁直[jié zhí]
清白正直。
- 从马直[cóng mǎ zhí]
五代后唐时皇帝亲军。
- 谠直[dǎng zhí]
正直。亦指正直的人。
- 允直[yǔn zhí]
诚实正直。
- 侧直[cè zhí]
谓平正之处。
- 崷直[qiú zhí]
犹峻峭。
- 靳直[jìn zhí]
吝惜钱财。直,值。
- 匪直[fěi zhí]
不只。
- 秉直[bǐng zhí]
持正。 持心正直为人秉直
- 一直[yī zhí]
1.顺着一个方向。 2.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持续不变。 3.犹一程。 4.强调所指的范围。用在“到”前,后面常有“都”﹑“全”呼应。
- 限直[xiàn zhí]
按规定值宿。
- 东直[dōng zhí]
城门名,即东直门,北京城东面最北的门。 城门名,即东直门,北京城东面最北的门偕数友出东直。——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 笔直[bǐ zhí]
很直:~的马路ㄧ站得~。
- 进直[jìn zhí]
谓官员入宫值班供职。
- 例直[lì zhí]
条例简明质直。
- 矿直[kuàng zhí]
粗犷耿直。矿,通“犷”。
- 武直[wǔ zhí]
禁卫宫殿的值班武士。
- 謇直[jiǎn zhí]
正直。
- 条直[tiáo zhí]
1.笔直。 2.条畅通达。 3.直截;爽快。 4.有条理。
- 豪直[háo zhí]
犹豪放直爽。
- 抗直[kàng zhí]
1.刚强正直。 2.直言抗争。 刚直不屈天性抗直,无所回避。——《北史.柳庆传》亦抗直不谄懋卿者也。——《明史》
- 准直[zhǔn zhí]
准绳。 准绳先定准直
- 恺直[kǎi zhí]
恳切直率。
- 方直[fāng zhí]
1.指人品端方正直。 2.指形状方正。
- 两如直[liǎng rú zhí]
谓不论国家治乱,个人均象箭一样,直道而行。典出《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忠直[zhōng zhí]
忠诚正直。
- 殿直[diàn zhí]
皇帝的侍从官。五代时名殿前承旨﹐后晋改称殿直。宋熙宁以前指左右两班小使臣寄禄官。
- 南直[nán zhí]
南直隶的省称。
- 憨直[hān zhí]
憨实直爽。 忠厚直率
- 僦直[jiù zhí]
谓雇金,赁金。
- 社直[shè zhí]
元代村社迎神赛会中轮直扮演杂戏的演员。
- 廉直[lián zhí]
廉正:廉直之士。
- 友直[yǒu zhí]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
- 简直[jiǎn zhí]
副词。①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 ):屋子里热得简直呆不住ㄧ街上的汽车一辆跟着一辆,简直没个完。②〈方〉索性:雨下得那么大,你简直别回去了。
- 佣直[yōng zhí]
1.亦作“佣值”。 2.受雇的工钱。
- 元直[yuán zhí]
物品的原价。直,通“值”。
- 汲直[jí zhí]
指汉汲黯。武帝时官至主爵都尉。性刚直,敢于面折廷诤,故世称汲直。后代借指诤臣。
- 不扶自直[bù fú zì zhí]
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率直[shuài zhí]
不含蓄,坦率爽直。 不含蓄,坦率;爽直周朴心里很喜欢这小伙子的率直。—— 张抗抗《分界线》
- 资直[zī zhí]
指资财,费用。
- 横直[héng zhí]
〈方〉副词,反正;横竖(héng.shù)。〈方〉∶反正;横竖
- 夷直[yí zhí]
平直。
- 秋直[qiū zhí]
秋日值夜。
- 赐直[cì zhí]
谓由政府偿还价值相当的钱。
- 递直[dì zhí]
谓轮流值日。
- 豹直[bào zhí]
古代指御史等官吏节假值日。
- 照直[zhào zhí]
遵照实况,不绕弯子。
- 和直[hé zhí]
平和爽直;和顺正直。
- 桥直[qiáo zhí]
桔槔上的衡木。
- 侃直[kǎn zhí]
刚直;梗直:性侃直|为人侃直|持论侃直。
- 厉直[lì zhí]
严肃正直。
- 端直[duān zhí]
1.正﹐不歪斜;直﹐不弯曲。 2.正直。 3.指正直的人。
- 物直[wù zhí]
1.亦作“物值”。 2.物品的价值。
- 酒直[jiǔ zhí]
酒钱。直,通“值”。
- 从直[cóng zhí]
从实。
- 恕直[shù zhí]
宽仁正直。
- 承直[chéng zhí]
见“承值”。
- 恳直[kěn zhí]
诚挚切直。
- 赎直[shú zhí]
赎回人口或物件所付出的代价。
- 久直[jiǔ zhí]
长期当值。
- 讷直[nè zhí]
谓言语迟钝﹐品格正直。
- 班直[bān zhí]
宋代御前当值的禁卫军。分行门班﹑殿前左班﹑殿前右班﹑内殿直班﹑金枪班﹑银枪班﹑弓箭班等二十四班,总称诸班直。
- 爽直[shuǎng zhí]
直爽。 坦白诚恳,言行没有顾忌不过,人可真是好人,又公道,又爽直,胆量又大,说干就干。——《潘虎》
- 鄙直[bǐ zhí]
谓浅陋无文采。
- 骨朵子直[gū duǒ zǐ zhí]
宋代御前亲近卫士。因其手执骨朵﹐故称。
- 甪直[lù zhí]
镇名,在今江苏吴县东、与昆山县交界处。一称六直。古时又称甫里。唐诗人陆龟蒙曾居此,自号“甫里先生”。 镇名,在今江苏吴县东、与昆山县交界处。一称六直。古时又称甫里。唐诗人陆龟蒙曾居此,自号“甫里先生”
- 讦直[jié zhí]
指亢直敢言。语出《论语.阳货》﹕“恶讦以为直者。”
- 易直[yì zhí]
平易正直;平易质直。
- 铅直[qiān zhí]
与水平面垂直的。参见“铅垂线”。 垂直于水平面
- 十直[shí zhí]
道家指于十斋日到下界伺察人间善恶的诸神。
- 衎直[kàn zhí]
刚毅正直。
- 番直[fān zhí]
值勤。
- 旌直[jīng zhí]
表彰忠直。
- 牢直[láo zhí]
粮饷。
- 垂直[chuí zhí]
当两直线所成的角为直角时,称它们互相垂直。这一概念也可推广到两平面间或直线与平面间的情况。
- 领直[lǐng zhí]
古代宫禁中统领值宿卫士之官。
- 祗直[zhī zhí]
宋时对值班人员的称呼。
- 口直[kǒu zhí]
言语爽直。
- 雄直[xióng zhí]
雄浑刚直。
- 皇直[huáng zhí]
美好忠直。
- 实直[shí zhí]
见“实值”。
- 詶直[chóu zhí]
酬值﹐偿付所值。
- 迂直[yū zhí]
1.曲和直。 2.直率而不知权变。
- 坚直[jiān zhí]
坚毅正直。
- 检直[jiǎn zhí]
犹简直。
- 蓦直[mò zhí]
一径;笔直。
- 戇直[zhuàng zhí]
迂愚刚直。
- 恒直[héng zhí]
常价,一般的价钱。
- 三直[sān zhí]
1.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明代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 2.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清代苏廷魁﹑陈庆镛﹑朱琦。
- 迸直[bèng zhí]
犹拉紧。
- 随直[suí zhí]
当值侍从﹔跟班。
- 褊直[biǎn zhí]
褊急孤直。
- 同直[tóng zhí]
1.指朝臣一同当值。 2.指一同当值者。
- 嘴直[zuǐ zhí]
说话直爽。 说话直爽,不拐弯抹角的,不含糊其词的嘴直心快
- 长直[cháng zhí]
1.长期当值。 2.指长期当值的人。
- 弦直[xián zhí]
1.语本《后汉书.五行志一》:“顺帝之末,京都童謡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因以“弦直”指正直。 2.指挺直。
- 陗直[qiào zhí]
严峻刚正。
- 退直[tuì zhí]
1.亦作“退值”。 2.当值完毕。多指退朝。
- 雇直[gù zhí]
1.付酬﹔付费。 2.雇用夫役的钱。
- 正直[zhèng zhí]
1.公正无私;刚直坦率。 2.指正直的人。 3.纠正邪曲而使之正直。 4.不偏斜,不弯曲。
- 月直[yuè zhí]
月饷;月俸。
- 僵直[jiāng zhí]
僵硬,不能弯曲:手指冻得僵直。
- 戆直[zhuàng zhí]
迂愚刚直。 迂愚,刚直
- 遗直[yí zhí]
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
- 守直[shǒu zhí]
1.犹值班。 2.保持正直的品德。
- 轮直[lún zhí]
见“轮值”。
- 笔管条直[bǐ guǎn tiáo zhí]
笔直(多指直立着):这棵树长得~。大家~地站着等点名。
- 作直[zuò zhí]
谓以直道立身行事。
- 朝直[cháo zhí]
值宿于朝廷。
- 径直[jìng zhí]
副词。①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登山队员径直地攀登主峰ㄧ客机径直飞往昆明,不在重庆降落。②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你径直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讨论。
- 发直[fā zhí]
犹发呆。
- 引龙直[yǐn lóng zhí]
宋代皇帝出巡时前导的乐队。
- 强直[qiáng zhí]
1.强大而正直。 2.刚强正直。
- 京直[jīng zhí]
“惊蛰”的省写。“惊”又作“惊”,省左旁“忄”作京;“蛰”﹑“直”音近。
- 平直[píng zhí]
1.平与直;平而直。 2.犹言估算。 3.平正;正直。 4.平易质直。指文字和言辞。
- 趋直[qū zhí]
犹当值。
- 快直[kuài zhí]
谓诗文直叙其事而无含蓄。
- 分直[fēn zhí]
犹分际。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弟 辰 谓 輅 曰:‘大将军待君意厚,冀当富贵乎?’輅 长嘆曰:‘吾自知有分直耳,然天与我才明,不与我年寿。’”
- 清直[qīng zhí]
1.河水清澈顺流貌。语出《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直猗。” 2.清廉正直。
- 买直[mǎi zhí]
谓行贿赂以获取胜诉。
- 竟直[jìng zhí]
简直;竟然。
- 扶直[fú zhí]
把……绑到……上去...。
- 梗直[gěng zhí]
同‘耿直’。 坚强正直
- 鲠直[gěng zhí]
同‘耿直’。 刚直,正直
- 参直[cān zhí]
参验证明。
- 诚直[chéng zhí]
忠诚正直。
- 讼直[sòng zhí]
1.谓申辩是非曲直。 2.犹言打赢官司。
- 中直[zhōng zhí]
1.正直。 2.中央直属机关的省称。
- 非直[fēi zhí]
不但﹔不仅。
- 展直[zhǎn zhí]
谓将隐曲都摆明白。
- 专直[zhuān zhí]
1.专心一意。 2.一意直行。
- 亢直[kàng zhí]
刚强正直。 为人正直刚强
- 顺直[shùn zhí]
指水流顺﹑堤岸直。
- 酬直[chóu zhí]
1.酬金。 2.偿还所值价钱。
- 重直[zhòng zhí]
犹高价。直,通“值”。
- 听直[tīng zhí]
听取曲直。
- 沽直[gū zhí]
见“沽名卖直”。
- 枉直[wǎng zhí]
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
- 价直[jià zhí]
1.款额;价格。 2.买物所付之款或工费。
- 绳直[shéng zhí]
犹准绳。谓其笔直。
- 悻直[xìng zhí]
1.刚直。 2.刚愎;固执。
直[zhí]字在中间的词语
- 审美直觉[shěn měi zhí jué]
主体对事物外在审美特性的直观感知。分为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前者指对事物美丑的直接的反射;后者虽也表现为直觉的形式,但已融合进理智情感的内容,是一种理性化、情境化的直觉。两者经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绣衣直指[xiù yī zhí zhǐ]
官名。汉武帝天汉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绣衣,表示地位尊贵;直指,谓处事无私。后亦称“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王莽时改称“绣衣执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纪》﹑《元后传》﹑《后汉书.伏湛传》。
- 女直字[nǚ zhí zì]
女真 族使用的文字。
- 十直日[shí zhí rì]
指一月中规定禁止执行死刑﹑屠宰﹑渔钓的十天。此法始于唐律。
- 半直线[bàn zhí xiàn]
数学上从一给定点开始并只在一个方向上无限延伸的直线——亦称“射线”。 数学上从一给定点开始并只在一个方向上无限延伸的直线——亦称“射线”
- 垂直线[chuí zhí xiàn]
见“垂线”。
- 头直上[tóu zhí shàng]
头顶上。
- 一直声[yī zhí shēng]
谓说话呼唤声嘈杂而又接连不断。
- 垂直面[chuí zhí miàn]
与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相垂直的平面。
- 中直兵[zhōng zhí bīng]
中兵和直兵的合称。东晋末刘裕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参军。南朝因之,称中直兵。
- 垂直绿化[chuí zhí lǜ huà]
利用攀援植物(藤本植物)装饰建筑物墙面、栏杆的一种绿化形式。占地面积少,绿化速度快。可充分利用墙面、阳台、屋顶、棚架等扩大绿化面积。适宜的植物有爬山虎(地锦)、常春藤、蔷薇等。
- 东直门[dōng zhí mén]
北京内城东北城门名。元代为大都的崇仁门,明时更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