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新华字典>荆组词

荆相关字典

荆[jī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荆牛[jīng niú]
      《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桓冲镇江陵,正会夕,当烹牛。牛忽孰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呪之曰:‘汝能向我跪者,当启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复谓曰:‘汝若须活,遍拜众人者直往。’牛涕殒如雨,遂拜不止。值冲醉,不得启,遂杀牛。”后用以喻乞怜仍难苟活。
  • 荆蓁[jīng zhēn]
      见“荆榛”。
  • 荆三棱[jīng sān léng]
      草名。亦称三棱草。多生沼泽地。茎柔韧可织物或造纸,块茎富含淀粉,可酿酒。中医学上以干燥块茎入药,主治症瘕积聚等症。
  • 荆榛[jīng zhēn]
      1.亦作“荆蓁”。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3.比喻艰危,困难。 4.比喻恶人。 5.芥蒂;不快。
  • 荆公[jīng gōng]
      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
  • 荆州瘿[jīng zhōu yǐng]
      古代流行于荆州一带的颈生囊状赘生物的疾病。
  • 荆关[jīng guān]
      1.柴门。 2.荆门山。泛指险要之地。 3.五代画家荆浩﹑关仝师徒以擅画山水齐名,故并称“荆关”。
  • 荆州市[jīng zhōu shì]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北岸。1949年设沙市市,1994年与江陵县合设荆沙市。1996年改称荆州市。人口145.3万(1995年)。为湖北省重要城市、长江河港和江汉平原物资集散地。工业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名胜古迹有古章华寺(楚灵王行宫遗址)、万寿宝塔、春秋阁、孙叔敖墓等。
  • 荆莽[jīng mǎng]
      荆棘草丛。
  • 荆刘拜杀[jīng liú bài shā]
      元明间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即《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个南戏剧目的合称。
  • 荆朴[jīng pǔ]
      鞭笞,杖击。
  • 荆芥[jīng jiè]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尺左右,叶对生,线形,全边,初生可食;夏日开白色略带淡红的唇形小花。茎叶可入药,能祛风散瘀,破结消肿。有姜芥﹑假苏﹑鼠蓂等异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假苏》。 一年生草本植物( Nepeta cataria ),茎高二尺左右,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开淡红色的唇形小花;全草入药
  • 荆妻[jīng qī]
      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 荆褐[jīng hè]
      颜色名。
  • 荆聂[jīng niè]
      荆轲和聂政的并称。战国时著名刺客,后亦以谓仗义行侠者。
  • 荆请[jīng qǐng]
      负荆请罪。
  • 荆扉[jīng fēi]
      柴门。
  • 荆州乐[jīng zhōu lè]
      乐府杂曲歌辞名。
  • 荆杨[jīng yáng]
      荆州和扬州。亦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 荆钗[jīng chāi]
      1.荆枝制作的髻钗。古代贫家妇女常用之。 2.借指贫家妇女。 3.指《荆钗记》。元柯丹丘作。现今流传者多为明人改本。写宋王十朋与妻钱玉莲双双拒绝权贵威逼,夫妻忠贞相爱的故事。
  • 荆笄[jīng jī]
      用荆枝制成的发簪。借指贫妇。
  • 荆高[jīng gāo]
      荆轲和高渐离的并称。后泛指任侠行义的人。
  • 荆蛮[jīng mán]
      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 荆玉[jīng yù]
      1.荆山之玉。即和氏璧。 2.喻美质贤才。
  • 荆歌[jīng gē]
      1.楚歌。指楚狂接舆之歌。见《论语.微子》。 2.指荆轲之歌。见《史记.刺客列传》。
  • 荆阮[jīng ruǎn]
      传说中的古九塞之一。
  • 荆篮[jīng lán]
      用荆条编成的篮筐。
  • 荆文王[jīng wén wáng]
      楚文王。如:荆文王恐其害己也。——《韩非子.五蠹》。
  • 荆蓝[jīng lán]
      1.荆山﹑蓝田山的并称。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相传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玉璞于此山;蓝田山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出产闻名古今中外的蓝田玉。 2.指美玉﹐用以比喻优异人才。
  • 荆鸡[jīng jī]
      1.即越鸡。体型较小的鸡。 2.比喻矮小。
  • 荆棘律[jīng jí lǜ]
      见“荆棘剌”。
  • 荆魏[jīng wèi]
      战国时楚国与魏国的并称。
  • 荆葵[jīng kuí]
      即锦葵。也称“荍”﹑“芘芣”。草本植物。
  • 荆室[jīng shì]
      1.用荆条搭建的屋舍。借指穷苦人家。 2.犹荆妇。称己妻的谦词。
  • 荆山[jīng shān]
      1.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漳水发源于此。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 2.山名。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相传禹铸鼎于此。 3.山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 4.山名。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
  • 荆条[jīng tiáo]
      荆的枝条,性柔韧,可编制筐篮、篱笆等。
  • 荆株[jīng zhū]
      指兄弟。
  • 荆舒[jīng shū]
      1.亦作“荆荼”。 2.指春秋时的楚国和舒国。舒在今安徽省庐江县境内,时为楚之与国,故连称。
  • 荆棘剌[jīng jí là]
      1.亦作“荆棘列”。亦作“荆棘律”。 2.“紧急里”三个字的谐音。元曲中常用来形容惊慌﹑紧张。
  • 荆翼[jīng yì]
      楚国和晋国。楚本称荆;翼乃晋之别称。亦指原晋楚之地。
  • 荆楛[jīng kǔ]
      荆﹑楛皆木,材质粗窳,用以比喻粗劣之物。
  • 荆尸[jīng shī]
      春秋时楚军阵法名。
  • 荆文璧[jīng wén bì]
      即和氏璧。宝玉名。
  • 荆和[jīng hé]
      1.指春秋时楚人卞和。 2.指和氏璧。
  • 荆楚[jīng chǔ]
      1.荆为楚之旧号,略当古荆州地区,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2.木名。古时用为刑杖。
  • 荆花[jīng huā]
      1.即紫荆花。观赏植物,春天开花,花紫红色,布满全枝,连成一片,烂漫如朝霞。 2.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 荆卿[jīng qīng]
      1.即荆轲。 2.指行险之人。
  • 荆钗记[jīng chāi jì]
      南戏剧本。作者不详。清代有元人柯丹丘作一说。今存本为明人改本。叙钱玉莲拒绝富豪孙汝权的求婚,宁嫁以荆钗为聘的穷书生王十朋。王中状元后,因拒绝赘为丞相女婿,被派往潮阳。孙汝权伪造休书,玉莲投江自杀遇救。后经种种曲折,夫妻团圆。近代许多剧种有此剧目。
  • 荆璞[jīng pú]
      1.指楚人卞和从荆山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2.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 荆宝[jīng bǎo]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资质。
  • 荆妇[jīng fù]
      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 荆杞[jīng qǐ]
      1.指荆棘和枸杞,皆野生灌木,带钩刺,每视为恶木。因亦用以形容蓁莽荒秽﹑残破萧条的景象。 2.喻奸臣。
  • 荆革[jīng gé]
      荆条皮鞭。鞭笞用的刑具。
  • 荆樲[jīng èr]
      犹荆棘。
  • 荆凡[jīng fán]
      西周时代的荆国(楚国)和凡国。荆国初建于今湖北省西部荆山一带;凡国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庄子.田子方》:“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凡﹐国名﹐在汲郡共县。”后以“荆凡”比喻存亡无定。
  • 荆人[jīng rén]
      1.楚人,南人。 2.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 荆子[jīng zǐ]
      荆条。指刑杖。
  • 荆梓[jīng zǐ]
      荆地所产的梓木,质地优良,因用以喻优异人才。
  • 荆冠[jīng guān]
      用荆条编制的帽子。传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兵丁曾编棘冕,冠其首,戏称之为“犹太人的王”。

荆[jīng]字的成语

  •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背上荆条请求责罚。表示真诚地认罪赔礼 我则做小,负荆请罪。——《元曲选外编.渑池会》
  • 铜驼荆棘[tóng tuó jīng jí]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荆笔杨板[jīng bǐ yáng bǎn]
      荆:晋惠帝时权臣楚王司马玮;杨:晋惠帝时权臣杨骏;板:诏书。形容权臣专权用事。
  • 泣荆之情[qì jīng zhī qíng]
      比喻人留恋旧物,缅怀往事。
  • 鲁女泣荆[lǔ nǚ qì jīng]
      比喻留恋旧物,勾起对往事的缅怀。
  • 三田分荆[sān tián fēn jīng]
      比喻兄弟之间重新和好。
  • 荆南杞梓[jīng nán qǐ zǐ]
      荆:荆山,在今湖北省;杞梓:杞树和梓树,都是优质木材。荆南地方的杞树和梓树。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 荆人涉澭[jīng rén shè yōng]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 荆棘丛里[jīng jí cóng lǐ]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比喻境遇恶劣,坏人很多的地方。
  • 薮中荆曲[sǒu zhōng jīng qǔ]
      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 举动荆棘[jǔ dòng jīng jí]
      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 随珠荆玉[suí zhū jīng yù]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同“随珠和璧”。
  • 被苫蒙荆[pī shān méng jīng]
      苫:用草编成的帘子、垫子等草制品。披草苫,裹荆棘。泛指受尽艰难,吃尽苦头。
  • 三荆同株[sān jīng tóng zhū]
      荆树虽三杈而同一株干。比喻同胞兄弟。也指兄弟分而复合。
  • 荆钗布袄[jīng chāi bù ǎo]
      荆:灌木名;钗:妇女的发饰。荆枝为钗,粗布为衣。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
  • 蜗舍荆扉[wō shè jīng fēi]
      象蜗牛壳似的房子,用荆条编的门户。形容极简陋狭小的房屋。扉:门户。
  • 荆天棘地[jīng tiān jí dì]
      到处都是荆棘。形容困难重重,障碍极多。
  • 荆棘满腹[jīng jí mǎn fù]
      比喻内心尽是不良的念头。
  • 荆衡杞梓[jīng héng qǐ zǐ]
      荆:荆山;衡:衡山;杞梓:两种好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 穿荆度棘[chuān jīng dù jí]
      穿越荆棘丛生处。比喻多经艰难路途。
  • 荆钗布裙[jīng chāi bù qún]
      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 满目荆榛[mǎn mù jīng zhēn]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 班荆道故[bān jīng dào gù]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铺开荆草,坐于道边。指老友相逢叙旧
  • 荆钗裙布[jīng chāi qún bù]
      荆:灌木名;钗:妇女的发饰。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
  • 荆棘载途[jīng jí zài tú]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荆棘丛生[jīng jí cóng shēng]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 劈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①砍伐荆棘。②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 斩荆披棘[zhǎn jīng pī jí]
      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同“披荆斩棘”。
  • 肉袒负荆[ròu tǎn fù jīng]
      肉袒:光着身子;负荆:背负荆条。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愿受责罚。 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表示愿受责罚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 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jī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棘荆[jí jīng]
      荆棘。泛指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 榛荆[zhēn jīng]
      犹荆棘。形容荒芜。
  • 山荆[shān jīng]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 楚荆[chǔ jīng]
      指江陵。因江陵旧为楚都,后又为荆州治所,故称。
  • 田荆[tián jīng]
      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真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 披荆[pī jīng]
      见“披荆斩棘”。
  • 成荆[chéng jīng]
      亦称“成覸”。亦称“成庆”。春秋 齐国 的勇士。
  • 存荆[cún jīng]
      存 楚。
  • 黄荆[huáng jīng]
      木名。牡荆的别称。
  • 金荆[jīn jīng]
      荆树的一种。
  • 钗荆[chāi jīng]
      荆枝代作之钗。贫苦妇女的饰物。
  • 白荆[bái jīng]
      灌木名。牡荆的一种。
  • 柴荆[chái jīng]
      1.做柴用的小木。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3.借指村舍。
  • 分荆[fēn jīng]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 人 田真 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
  • 椒举班荆[jiāo jǔ bān jīng]
      春秋时,楚国椒举与声子友善。椒举逃亡到郑国,打算去晋国,在郑郊遇到也打算去晋国的声子,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楚。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遂以“椒举班荆”为思念故国友人之典。
  • 布荆[bù jīng]
      1.布裙荆钗,古代贫家女子的服饰。 2.借指贫女。
  • 画荆[huà jīng]
      指有画饰的旗杆。
  • 负荆[fù jīng]
      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同在赵国做官。蔺相如因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想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惭愧,就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来用‘负荆’表示认错赔礼:负荆请罪。
  • 识荆[shí jīng]
      语出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荆州,指韩朝宗,当时为荆州长史,很受时人景慕。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敬辞。
  • 寒荆[hán jīng]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 蛮荆[mán jīng]
      古代称长江流域中部荆州地区﹐即春秋楚国的地方。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 问荆[wèn jīng]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很长,从根茎的节上长出直立的茎。春季长出的茎没有分枝,顶端有笔头状的穗,嫩时可以吃;夏季长出的茎有分枝,绿色,有退化的叶片。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荆[jī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紫荆山[zǐ jīng shān]
      山名。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北。1844年 冯云山 在此进行反 清 宣传工作,1851年 洪秀全 在山前 金田村 领导群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囯。
  • 桃弓荆矢[táo gōng jīng shǐ]
      同“桃弧棘矢”。
  • 伪荆卿[wěi jīng qīng]
      犹言假壮士。荆卿,即壮士荆轲,战国卫人。为燕太子丹客,受命往刺秦王。
  • 黄荆杖[huáng jīng zhàng]
      用黄荆木条制的刑杖。
  • 通荆门[tōng jīng mén]
      三国吴鼓吹曲名。韦昭制。曲共二十四句,其中十七句,每句五字;四句,每句三字;三句,每句四字。
  • 班荆馆[bān jīng guǎn]
      五代和宋时设在京郊用以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
  • 杜荆州[dù jīng zhōu]
      晋杜预曾官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