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新华字典>踏组词

踏相关字典

踏[tà]字在开头的词语

  • 踏赏[tà shǎng]
      1.亦作“蹋赏”。 2.踏青赏景。
  • 踏跶[tà da]
      1.亦作“蹋跶”。 2.犹趿拉。
  • 踏道[tà dào]
      1.犹探路。 2.台阶。
  • 踏蹻[tà qiāo]
      犹踏跷。
  • 踏鸣[tà míng]
      谓应和鸣叫。
  • 踏察[tà chá]
      勘察,探测。
  • 踏混木[tà hùn mù]
      见“踏滚木”。
  • 踏云[tà yún]
      1.亦作“蹋云”。 2.腾云,驾云。
  • 踏访[tà fǎng]
      实地察访。 实地采访
  • 踏地菘[tà dì sōng]
      蔬菜名。即今塌棵菜。
  • 踏沉船[tà chén chuán]
      比喻乘人危急之时加以陷害。
  • 踏蹙[tà cù]
      见“踏蹴”。
  • 踏凳[tà dèng]
      1.即踏脚凳。 2.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之用。
  • 踏筵[tà yán]
      以脚踏地为节拍,当宴歌舞。
  • 踏鞽[tà qiáo]
      犹踏跷。 元 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踏鞽的险不桩的头破,翻跳的争些儿跌的迸流。”
  • 踏蹂[tà róu]
      犹碰撞。
  • 踏步[tà bù]
      1.亦作“蹋步”。 2.踏罡步斗。 3.迈步。 4.散步。 5.台阶;梯档。 6.身体站直,两脚于原地交替抬起﹑着地。
  • 踏脚钳[tà jiǎo qián]
      古代刑具,以铁铸成,用以束脚,重六斤。犹脚镣之类。
  • 踏球戏[tà qiú xì]
      1.亦作“蹋球戏”。 2.古代杂技戏名。表演者踩蹬彩画大木球,使之来回走动,与今杂技节目“踩大球”相似。
  • 踏白[tà bái]
      1.见“踏白军”。 2.谓开路,打先锋。也指打先锋的人。
  • 踏曲[tà qǔ]
      犹踏歌。
  • 踏月[tà yuè]
      1.亦作“蹋月”。 2.踏着月色。 3.月下散步。 指在月下散步
  • 踏语[tà yǔ]
      谓两人谈话时相互接话。形容谈兴甚浓。
  • 踏杠[tà gàng]
      旧时一种酷刑。
  • 踏颓[tà tuí]
      1.亦作“蹋颓”。 2.谓履于险地。
  • 踏脚凳[tà jiǎo dèng]
      1.一种便于上下车﹑床用的小凳。 2.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踏伏[tà fú]
      1.亦作“蹋伏”。亦作“蹹伏”。 2.搜索敌人的伏兵。 3.倚伏。
  • 踏竿[tà gān]
      踏跷。
  • 踏壁[tà bì]
      1.亦作“蹋壁”。 2.紧挨着墙壁。 3.谓缘壁而上。
  • 踏歌词[tà gē cí]
      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张说所制。又称《缭踏歌》。《乐府诗集》卷八二“近代曲辞”录唐崔液《踏歌词》二首。
  • 踏看[tà kàn]
      实地查看。 实地查看
  • 踏高橇[tà gāo qiāo]
      1.亦作“踏高蹻”。 2.踩高跷。
  • 踏查[tà chá]
      实地查看。 实地查看在她即将结束踏查回到佳木斯市的时候,她又给他发了第十一封信
  • 踏翠[tà cuì]
      1.亦作“蹋翠”。 2.犹踏花。
  • 踏飡[tà cān]
      见“踏飧”。
  • 踏猛子[tà měng zǐ]
      扎猛子。游泳时头朝下钻到水里潜泳。
  • 踏勘[tà kān]
      到现场实地查看。
  • 踏床板[tà chuáng bǎn]
      指床前的踏脚板。
  • 踏布[tà bù]
      1.亦作“蹋布”。 2.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 踏弩[tà nǔ]
      一种用脚踩踏机括而发箭的弓。
  • 踏荒[tà huāng]
      1.实地察看灾情。 2.踏勘荒地,以便开垦。
  • 踏潮[tà cháo]
      犹沓潮。谓潮水重叠而至。
  • 踏臂[tà bì]
      1.亦作“蹋臂”。 2.连臂而歌,踏地为节。
  • 踏板[tà bǎn]
      1.跳板。 2.地板。 3.安置在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4.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5.某些器物上用足操纵的特殊装置。 6.运动场上供跳远起跳的板。
  • 踏莎[tà suō]
      《踏莎行》词牌的省称。
  • 踏门[tà mén]
      登门。
  • 踏雨[tà yǔ]
      1.亦作“蹋雨”。 2.冒雨而行。
  • 踏脚板[tà jiǎo bǎn]
      1.地板。 2.安置于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3.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踏鞠[tà jū]
      1.亦作“踏踘”。亦作“蹹鞠”。亦作“蹋鞠”。亦作“蹋踘”。 2.古代一种用于习武﹑健身和娱乐的踢球运动。
  • 踏游[tà yóu]
      犹游赏。
  • 踏空[tà kōng]
      1.亦作“蹋空”。 2.腾空而行。 3.踏物升空。 4.足底落空。 5.虚空,不切实。
  • 踏踏玛儿[tā tà mǎ ér]
      方言。一种保暖性很强的皮靴。
  • 踏芳[tà fāng]
      犹踏花。
  • 踏车[tà chē]
      1.踩踏车船上的轮子,使船行进。 2.踩踏水车灌排。
  • 踏槐[tà huái]
      见“踏槐花”。
  • 踏踏[tā tà]
      1.亦作“蹋蹋”。 2.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 3.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
  • 踏藕[tà ǒu]
      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烂泥并把它挑出,谓之“踏藕”。
  • 踏局[tà jú]
      1.亦作“蹋局”。 2.走绳索杂技动作之一。举起一脚,用一脚踩踏。局,局。
  • 踏橇[tà qiāo]
      犹踏跷。
  • 踏青[tà qīng]
      习俗娱乐活动。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 踏场[tà chǎng]
      按照乐调节拍在戏台上舞蹈。
  • 踏犂[tà lí]
      一种用脚踩踏的耕田农具。
  • 踏猪车[tà zhū chē]
      1.亦作“蹋猪车”。 2.见“踏虎车”。
  • 踏高蹻[tà gāo qiāo]
      见“踏高橇”。
  • 踏兽车[tà shòu chē]
      1.亦作“蹋兽车”。 2.见“踏虎车”。
  • 踏竹马[tà zhú mǎ]
      一种儿童游戏。把竹竿当马骑着玩。
  • 踏心[tà xīn]
      谓内心踏实。
  • 踏滚木[tà gǔn mù]
      1.亦称“踏混木”。 2.古代百戏杂技之一。表演者踩踏圆木,使其滚动,并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
  • 踏雷[tà léi]
      地雷的一种。踩雷即炸,故称。
  • 踏逐[tà zhú]
      1.寻访;觅求。 2.宋元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名目。由大臣访问人材,荐请朝廷辟召。
  • 踏蹀[tà dié]
      1.亦作“蹋蹀”。 2.顿足,踏地。
  • 踏浪[tà làng]
      踩踏波浪;浮跃水面。多形容游水技术高超。
  • 踏验[tà yàn]
      谓实地勘察。
  • 踏籋[tà niè]
      见“踏蹑”。
  • 踏花[tà huā]
      1.亦作“蹋花”。 2.踏青,游春。 3.佛经故事:昔有南窟仙人,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为鹿女。一日,因洞中火熄,命鹿女往北窟仙人处取火。北窟仙人见鹿女行处步迹皆有莲花,因与鹿女言:绕我舍七匝,当与汝火。鹿女如其所言,遂取火而去。参阅《杂识藏经》卷二《鹿女夫人》。后因以“踏花”谓鹿女步行,足迹状如莲花。
  • 踏行[tà xíng]
      1.亦作“蹋行”。亦作“蹹行”。 2.搜查;察看。 3.踩踏,行走。
  • 踏舞[tà wǔ]
      1.亦作“蹋舞”。 2.以足踏地为节奏,连臂而歌舞。
  • 踏步床[tà bù chuáng]
      一种床前有踏脚板的旧式床。
  • 踏子[tà zǐ]
      1.亦作“蹋子”。 2.踏床。坐时搁脚的小几。
  • 踏槐黄[tà huái huáng]
      见“踏槐花”。
  • 踏容娘[tà róng niáng]
      见“踏謡娘”。
  • 踏鼓[tà gǔ]
      1.亦作“蹋鼓”。 2.古时歌舞,着革履踏行鼓上,谓之踏鼓。
  • 踏趿[tà tā]
      1.形容不振作,不顺当。 2.迟缓貌。
  • 踏地[tà dì]
      1.亦作“蹋地”。亦作“蹹地”。 2.歌舞时以脚踩踏地面为节拍。 3.踩地,蹬脚。激愤时的动作。 4.席地而坐时两膝拱起,以足着地。
  • 踏垫[tà diàn]
      放在房室门口,用以除去鞋上尘土的垫子。
  • 踏踧[tà cù]
      1.亦作“蹋踧”。 2.见“踏蹴”。
  • 踏脚[tà jiǎo]
      1.举足,迈步。 2.踏步。两脚原地交替抬起落下。 3.踏板。安置于床前﹑车沿前便于上下的设备。 4.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转动装置中脚踩的部位。 5.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之手段。
  • 踏罡布斗[tà gāng bù dòu]
      见“踏罡步斗”。
  • 踏菜园[tà cài yuán]
      《绀珠集》卷十三引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后因以“踏菜园”形容长期素食,生活清苦。
  • 踏毬戏[tà qiú xì]
      亦作“蹋毬戏”。 古代杂技戏名。表演者踩蹬彩画大木球,使之来回走动,与今杂技节目“踩大球”相似。
  • 踏百草[tà bǎi cǎo]
      1.亦作“蹋百草”。 2.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
  • 踏张[tà zhāng]
      1.亦作“蹋张”。 2.用脚踩踏弩的机括而发箭。
  • 踏飧[tà sūn]
      饱食。踏,通“{?}”。
  • 踏摇娘[tà yáo niáng]
      1.见“踏謡娘”。 2.指歌女。
  • 踏春[tà chūn]
      踏青,游春。 游春;踏青
  • 踏踶[tà dì]
      1.亦作“蹋踶”。 2.见“踏蹄”。
  • 踏謡娘[tà yáo niáng]
      南北朝及唐代散乐。
  • 踏里彩[tà lǐ cǎi]
      锦被名。即路里彩。比喻美满的夫妻生活。
  • 踏石[tà shí]
      1.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 2.旧时陕西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 踏谣娘[tà yáo niáng]
      南北朝 及 唐 代散乐。
  • 踏碓[tà duì]
      踩踏杵杆一端使杵头起落舂米。
  • 踏缉[tà jī]
      察访搜捕。
  • 踏袭[tà xí]
      犹蹈袭。
  • 踏歌[tà gē]
      ①以脚踏地,拉手而歌:连袂踏歌。②行吟;边走边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踏罡礼斗[tà gāng lǐ dòu]
      亦作“踏罡步斗”。
  • 踏躂[tà tà]
      亦作“蹋躂”。犹趿拉。《黑籍冤魂》第二一回:“头髮结成饼,衣衫剩条筋,鞋皮蹋躂没了跟。”
  • 踏雪寻梅[tà xuě xún méi]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 踏跷[tà qiāo]
      踩高跷。表演者装扮成戏剧或传说中人物,踩在有踏脚装置的木棍上,边走边表演。
  • 踏水[tà shuǐ]
      1.亦作“蹋水”。 2.临水;傍水。 3.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 4.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 5.脚踏水车戽水。
  • 踏镫[tà dèng]
      1.立在马镫上。 2.即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3.指车沿的踏板一类装置。 4.踏灯,赏灯。
  • 踏藉[tà jiè]
      1.亦作“踏籍”。 2.践踏;踩踏。
  • 踏肩[tà jiān]
      挨肩。谓接连。
  • 踏博[tà bó]
      1.亦作“蹋博”。 2.古时踢球﹑六博一类的杂戏。
  • 踏白军[tà bái jūn]
      唐 宋 时骑兵番号。多指前锋部队。宋 岳飞《奏陈州颍昌捷状》:“据踏白军统制 董先、游奕军统制 姚政 等申:统率军马,在 潁昌府 驻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壬午,金 人攻 蔡州,侍卫马军司统制 赵撙 率诸军御之,京西制置使 吴拱 亦遣踏白军统制 焦元 来援。”亦省称“踏白”。唐 司空图《纪恩门王公宣城遗事》:“公前命 宁国 兵遮截之,生得其踏白数十骑,乃并山引退。”《旧五代史·梁书·朱珍传》:“復以踏白骑士入 陈亳 间,以邀 蔡 人,遂南至 介沟,破 淮西 石璠 之师二万,掳 璠 以献
  • 踏踢[tà tī]
      犹踩踏。
  • 踏科儿[tà kē ér]
      插科打诨。

踏[tà]字的成语

  • 纷至踏来[fēn zhì tà lái]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 脚踏硬地[jiǎo tà yìng dì]
      指实打实,十分稳靠。
  • 拾翠踏青[shí cuì tà qīng]
      指春游。
  • 飞鸿踏雪[fēi hóng tà xuě]
      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羊踏菜园[yáng tà cài yuán]
      喻惯吃蔬菜的人偶食荤腥美食。
  • 柱天踏地[zhù tiān tà dì]
      指顶天立地的事物。
  • 踏破铁鞋[tà pò tiě xié]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 踏床啮鼻[tà chuáng niè bí]
      啮: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
  • 步罡踏斗[bù gāng tà dǒu]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 踏步不前[tà bù bù qián]
      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比喻事情没有进展。 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人家的产量都搞上去了,我们还是踏步不前,这怎么行?
  • 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
      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 践规踏矩[jiàn guī tà jǔ]
      犹循规蹈矩。

踏[tà]字在结尾的词语

  • 足踏[zú tà]
      踏脚。一般安放于床榻之前,供人上下时踏脚之用。
  • 迭踏[dié tà]
      古杂技名。犹今之叠罗汉。
  • 踹踏[chuài tà]
      犹踩踏。
  • 馺踏[sà tà]
      见“馺沓”。
  • 转踏[zhuǎn tà]
      宋时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队词”,大都用骈体文数句;表演结束后有“放队词”,大都是七绝一首。现存“转踏”曲词有《调笑集句》﹑郑仅《调笑》等。
  • 蹬踏[dēng tà]
      1.登;踏上高处。 2.用力踩踏。
  • 跑踏[pǎo tà]
      奔走;奔忙。
  • 踯踏[zhí tà]
      1.亦作“踯蹋”。 2.蹬踢跳跃。
  • 车踏[chē tà]
      人力车上踏脚的地方。
  • 作踏[zuò tà]
      践踏;糟蹋。
  • 颯踏[sà tà]
      盘旋貌。唐 王维《燕支行》:“麒麟锦带佩吴鉤,颯踏青驪跃紫騮。”
  • 趷踏[kē tà]
      象声词。
  • 蹉踏[cuō tà]
      1.亦作“蹉蹋”。 2.搓揉;踩踏。
  • 检踏[jiǎn tà]
      实地检查。
  • 跙踏[jū tà]
      跨步小心貌。
  • 蹧踏[zāo tà]
      见“蹧蹋”。
  • 杂踏[zá tà]
      纷杂繁多貌。踏﹐通“沓”。
  • 千人踏[qiān rén tà]
      指被行路人踏死的蚯蚓。
  • 蕃踏[fān tà]
      见“蕃踰”。
  • 行踏[xíng tà]
      行走,走动。
  • 蹅踏[chǎ tà]
      1.践踏,踩踏。 2.糟蹋;侮辱。
  • 脚踏[jiǎo tà]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

踏[tà]字在中间的词语

  • 擒生踏伏[qín shēng tà fú]
      生擒敌人﹐搜查伏兵。
  • 踢踏舞[tī tà wǔ]
      主要流行于西方的一种舞蹈,以鞋底击地及各种节奏的脚的动作为其特点,舞时发出清晰的踢踏声。
  • 原地踏步[yuán dì tà bù]
      指不离开一个地方的情况下,两只脚不断交互上抬的情况。现多用来比喻在学习或工作上没有显著成绩,没进步,也没后退。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平视前方。
  • 踢里踏拉[tī lǐ tà lā]
      象声词。
  • 一踏脚儿[yī tà jué ér]
      犹言一动脚。
  • 鹊踏枝[què tà zhī]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押平声韵。北宋时改名《蝶恋花》。②曲牌名。北曲仙吕宫、南曲商调均有。字句格律均与同名词牌不同。北曲常用于套曲《那吒令》曲牌之后。南曲用作过曲。
  • 大踏步[dà tà bù]
      迈着大步。